問題詳情

27.「循道而不貣,則天不能禍」一句中,「不貣」的意思為何?
(A)不容寬待
(B)沒有差失
(C)不能放鬆
(D)不可偏離。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29255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Sig Ma Liu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循道而不貣(ㄊㄜˋ同忒,差錯)---天論篇第17 荀子

【用戶】Wen-Shan Gao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遵循常規而且堅定專一,那麼天就不能帶來禍患

【用戶】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天行(大自然的運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增加農業生產)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養生之道完備)而動時(動作適合時宜),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貣(ㄊㄜˋ同忒,差錯),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寒暑不能使之疾,祅(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ㄔˇ),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欠缺)而動罕(逆),則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逼)而疾,祅怪未至而凶。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所受的天時與治世相同,而所遭到的災禍卻與治世代不同),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大自然的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不因堯的賢聖而存在,也不因桀的暴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