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中國《禮記.曲禮》中,所謂的「禮聞來學,不聞往教」之精神,最接近皮德思(R. S.Peters)所提出的何種「教育規準」?
(A)合實用性(Practicality)
(B)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
(C)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
(D)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83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禮聞來學,不聞往教→只聽說過學禮者要前來...

【用戶】zy

【年級】幼兒園下

【評論內容】教育的三規準為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是一種真善美的規準,分析如下:(一)合價值性──教育一種價值傳遞與創造的活動。教育活動內涵不管如何複雜分化,都應該是有價值的活動,就常識觀點而言,是有意義的、合理的、適切的、可欲的;就價值論觀點而言,是內在的,非工具性的及普偏的價值。(二)合認知性──所謂認知的活動,旨在求真,辨認事實,不僅在事實的正確認知,對認知的原理原則要能洞察與了解,才能獲得完整的知識,而非零碎的記憶和背誦。(三)合自願性──亦即自願的歷程,一方面考慮教材要合乎學生身心發展歷程,不能以強迫方式、填鴨式、灌輸式的方法揠苗助長。另一方面更應輔導學生獨立思理性判斷及道德自律才能愉快有效的學習。資料來源:皮特思(Peters, R. S.)教育的三規準為何? @ 陳穎の特教考題 :: 痞客邦 :: (pixnet.net)

【用戶】陳睿睿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記憶口訣Peter教育規準認知性(真)價值性(善)自願性(美)杜威:實用性(有用者即為真)

【用戶】變成一條魚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教檢當天在考場外發的補習班文宣上面有一模一樣的題目,看來應該是從題庫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