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刑事訴訟法的認罪協商制度,係屬下列何種原則的表現?
(A) 罪刑相當原則
(B) 當事人處分原則
(C) 發現實體真實原則
(D) 職權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86737
統計:A(414),B(2442),C(426),D(23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司法機關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法官根據認罪協商的條件作成的判決,原則上 ... 取得當事人雙方同意,被告願意認罪,由檢察官聲請法院改依協商程序來判決。

【用戶】蒜精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比較輕的罪→當事人處分原則比較重的罪→發現實體真實原則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職權主義:指審判機關立於主導的地位,相關程序進行均由法院依職權為之,當事人並無自由處分的權限。 當事人進行主義則是指訴訟進行相關程序,均由兩造當事人立於主導地位,法院僅基於公正第三人的立場,就當事人攻防結果為裁判。我國《刑法》第五條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即主要依據罪行決定刑罰的輕重,這一原則具體要求:(1)有罪當罰、無罪不罰;(2)輕罪輕罰、重罪重罰;(3)同罪同罰、罪刑相當;(4)刑罰的性質與犯罪的性質相適應。→罪刑相當原則

【用戶】阿不能亡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罪刑相當原則刑法酌量減輕其刑,必其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者,認科以法定最低刑度仍嫌過重者,始得為之,刑法第五十九條定有明文。又刑罰之量定,固屬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行使,惟刑事審判之量刑,旨在實現刑罰權之分配的正義,故法院對科刑判決之被告量刑,應受比例原則及公平原則之限制,並應符合罪刑相當原則,使罰當其罪,否則其判決即非適法。(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7451號判決)

【用戶】蒜精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比較輕的罪→當事人處分原則比較重的罪→發現實體真實原則

【用戶】自律自強

【年級】研二下

【評論內容】職權主義:指審判機關立於主導的地位,相關程序進行均由法院依職權為之,當事人並無自由處分的權限。 當事人進行主義則是指訴訟進行相關程序,均由兩造當事人立於主導地位,法院僅基於公正第三人的立場,就當事人攻防結果為裁判。我國《刑法》第五條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即主要依據罪行決定刑罰的輕重,這一原則具體要求:(1)有罪當罰、無罪不罰;(2)輕罪輕罰、重罪重罰;(3)同罪同罰、罪刑相當;(4)刑罰的性質與犯罪的性質相適應。→罪刑相當原則

【用戶】Lily Chiou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罪刑相當原則刑法酌量減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