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司馬遷《史記》:「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下列句中的「王」字,與此句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潘岳〈藉田賦〉)
(B)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C)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孟子》)
(D)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老子》)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62016
統計:A(80),B(281),C(1966),D(253),E(0)

用户評論

【用戶】御玄玥

【年級】

【評論內容】(A)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潘岳〈藉田賦〉) :名詞,明王指賢明的君王(B)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名詞,指首領(C)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孟子》) :動詞,指統治(D)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老子》):名詞,百谷王:所有山谷的出口就是眾流匯集的地方。

【用戶】Vicky Vicky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C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君子有三種快樂,而稱王天下並不包括在內。D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何以能匯集百谷的水而成為百谷王呢?是因為它善於居下。

【用戶】Rapunzel Guo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 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孝經.孝治章第八 譯:孔子說:「從前英明的帝王以孝道來治理天下時,連那些附庸小國的臣子都不敢遺棄,何況是具有公、侯、伯、子、男爵位的諸侯呢?所以能得到各國諸侯的歡心擁護,他們愿意幫助帝王奉祀先王。 B.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譯: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 C.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