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 朵朵進入青春期之後,乳房逐漸發育,因為走在路上覺得大家都在注意她「豐滿的胸部」,所以總是駝著背走路。根據艾爾肯(D. Elkind)的觀點,這是由朵朵的何種想法所導致的?
(A)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
(B)觀點取替(perspective taking)
(C)想像觀眾(imaginary audience)
(D)認同混淆(identity confusion)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93254
統計:A(34),B(37),C(1205),D(12),E(0)

用户評論

【用戶】Howlan(107上岸!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艾爾楷(Elkind)認為青少年自我中心有下列四大特徵:(1)想像觀眾(imaginary audience):由於過高的自我意識會使青少年一直以為自己是被觀賞的對象;(2)個人神話(personalfable):青少年過度強調自己情感與獨特性;(3)假裝愚蠢(pseudo):大智若愚的表現;(4)明顯的偽善(apparentnhypocrisy)。(一)想像的觀眾:青少年過度專注於自己,他們認為別人也會特別專注於他(她)的外表以及行為,n青少年一直想像自己是演員,而有一群「觀眾」在注意著他們的儀表和行為,他們是觀眾注意的焦點,由於這是憑空想像的情況,因此青少年就好像是魚缸中的金魚成為大家欣賞的對象。n「想像的觀眾」此種自我中心主義的產生與青少年對思想的思考能力有關。他們除了能思考自己...

【用戶】Caiti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賽爾門(Selman)角色取替論賽爾們認為當兒童能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時,就能瞭解自己與他人觀點的不同。賽爾門主張角色取替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關,呈階段性,是漸進發展的,其角色取替論發展階段共分5階段: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6歲):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別人想的。第1階段─主觀期(6~8歲):發現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但自己無從瞭解。第2階段─自我反省期(8~10歲):具第二者的觀點。發覺自己與他人想法間有關係,故會嘗試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斷他人的想法。又稱第二人觀點期。第3階段─相互觀點期(10~12歲):具第三者的觀點,能以第三者的角色分析他人的事情,屬]層層包裹式思考。又稱第三人觀點期。第4階段─深層社會觀點期(12~15歲):體認到社會上的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經約定俗成後形成社會規範,全體共同遵守。公德心為一例。

【用戶】Caiti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艾力克森(Erikson)指出青少年面對自我認定及認同混淆的衝突時,是處於心理的延期償付時期馬西亞(Marcia)則進一步依自我統合的不同程度將青少年自我認定發展統合狀態做了四種分類:1、認定擴散/角色混淆/迷失型統合:指青少年逃避自我探索也逃避生命的承諾與決定。2、過早認同/認定喪失主動權/早閉型統合:青少年沒有經歷充分的自我探索過程而輕率的決定自己的角色。3、延遲認同/認定延期償付/未定型統合:個人雖尚未做出肯定的決定,但是仍在持續的探索自己。4、達到認同/認定達成/定向型統合:在經過充分的自我探索後,青少年對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做出肯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