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李老師為瞭解教學過程中,班上每位學生及全班整體學生真正投入課堂學習的時間比率,以作為改進教學和班級管理的參考。他邀請王老師協助進行教學觀察,王老師該採用何種觀察技術方能提供李老師客觀的資訊呢?
(A)佛蘭德互動分析
(B)語言流動
(C)在工作中
(D)選擇性逐字記錄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99587
統計:A(632),B(128),C(2033),D(113),E(0)

用户評論

【用戶】我可以!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最佳解!Yu Min Chiu(感謝) 大二上 (2016/05/31 17:29):71人 教室觀察技術:一、有關質性工具技術約略如下(一)軼事紀錄(依教學觀察時間的順序,將教學過程中與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有關的事件加以紀錄)、(二)選擇性逐字紀錄(觀察記錄教學歷程中的特定口語事件等,並將之逐字做記錄,以便分析)、(三)省思札記(對教學經驗與教學問題做日記式的記錄與省思)、(四)錄音錄影(以錄影或錄音設備來大量捕捉教室中教學互動的真實狀況)二、量化的工具技術大多需藉助較結構化的工具技術來完成,常用的如下(一)在工作中(以學生座位為基礎來了解班級學生學習過程中投入的狀況)、(二)語言流動(以學生座位為基礎來紀錄班級教學...

【用戶】Zhou Jia-Li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社會互動分析法Social-Interaction Analysis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弗蘭德斯(N.A. Flanders)發展了「社會互動分析法」,以客觀的方法來研究班級內的師生互動情形。弗蘭德斯將教師在班級內與學生的語言溝通行為歸納如下所示的十種類別。在分析時,讓經訓練的觀察者將教師及學生在上課時所說的話加以記錄並判斷其所屬類別,並由觀察及分類的結果,來分析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言語互動的類型。以社會互動分析法可了解該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言語互動是否偏重在那一方面,教師可以由這些回饋做為改進自己教學的依據。   弗蘭德斯將這十類語言分為教師的說話和學生的說話兩部分。教師的說話又分為「間接影響」和「直接影響」兩大類。學生的說話也分為「反應性...

【用戶】努力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26. 下列何項觀察技術實施時,觀察者的位置要坐在教室的前方? (A)佛蘭德斯(Flanders)的互動分析 (B)選擇性逐字記錄 (C)在工作中 (D)語言流動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