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老師處罰不適當行為幼兒時,會影響其他目睹一處罰幼兒的行為表現,這是以下哪一種效應?
(A)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B)月暈效應(Halo Effect)
(C)聽眾效應(Audience Effect)
(D)必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41971
統計:A(3068),B(89),C(60),D(40),E(0)

用户評論

【用戶】Fu Ru - G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4. 謝老師在上課時嚴厲指責班上的大明,說他沒有父母乏人管教才會這麼不乖。班上同學聽了以後對老師產生反感,也很同情大明。此一現象稱為 (A)漣漪效應(B)團體後效(C)普墨克原理(D)比馬龍效應教育心理學- 103 年 - 澎湖縣國民小學暨附設幼兒園代理教師甄試教育專業科目#19581答案:A難度:非常簡單統計: A(1809),B(81),C(24),D(1),E(0) #741781個人分析: 尚未作答書單:沒有書單,新增標籤: 編輯1Fchiehyu.t2kl 國一上 (2015/03/10 13:45):9人 1.漣漪效應美國心理學家康尼(Jacob Kounin,1970)發現老師的管教態度越明確,在其教導下的學生,就會越守規矩,而且此種效果可以擴散到其他同學身上。而老師的憤怒和威嚇並無法改變...

【用戶】Fu Ru - G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王老師上數學課時,出言制止大雄看漫畫的行為,結果發現班上其他同學也都跟著專心上課。這是下列何種心理效應的展現? (A)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B)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C)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D)月暈效應(hallo effect)教育哲學- 99 年 - 新竹縣99 學年度國中教育專業測驗#2110

【用戶】戴心仁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觀眾效應( Audience Effect ):指在一些場合,有別人在場與否,工作效率發生明顯變化的現象。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他人在場產生的“觀眾效應”,既有促進個體行為效績的一種,同時,在某種情況下,也有干擾個體活動效績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