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2 教師在促進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要清楚檢視自己的深層態度。從特殊需求幼兒在融合班與一般幼兒共同學習的角度看,以下何者為老師常見的負面態度?(A)忽略,如對特殊需求幼兒視而不見(B)幼稚化,如

【評論內容】

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與困擾問題之個案研究可參考第一頁封面簡單介紹研究發現1.學前教師剛開始接觸融合教育時,往往抱持負面的態度,但在接觸與瞭解特殊兒的能力後便能有正向的態度。

https://libap.nhu.edu.tw:8081/Ejournal/4101000103.pdf

 

 

【評論主題】32 教師在促進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要清楚檢視自己的深層態度。從特殊需求幼兒在融合班與一般幼兒共同學習的角度看,以下何者為老師常見的負面態度?(A)忽略,如對特殊需求幼兒視而不見(B)幼稚化,如

【評論內容】

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與困擾問題之個案研究可參考第一頁封面簡單介紹研究發現1.學前教師剛開始接觸融合教育時,往往抱持負面的態度,但在接觸與瞭解特殊兒的能力後便能有正向的態度。

https://libap.nhu.edu.tw:8081/Ejournal/4101000103.pdf

 

 

【評論主題】21. 有關幼兒學習環境規劃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甲、高瞻課程(High/Scope approach)強調主動和自發的學習環境乙、蒙特梭利教育(Montessori method)強調幼兒學習環境的

【評論內容】

丁、華德福課程(Waldorf approach)強調幼兒學習環境需具明亮、透視和探索等特性 

是瑞吉歐

【評論主題】8. 咪咪老師先說完《米米坐馬桶》繪本後,利用娃娃來示範,並和幼兒討論上廁所的程序,包括脫褲子、坐馬桶、拿衛生紙、擦屁股、衛生紙丟垃圾桶、穿褲子、沖馬桶及洗手等,最後並肯定自己會使用馬桶的小朋友。請問

【評論內容】利用娃娃來示範,並和幼兒討論上廁所的程序, 包括脫褲子、坐馬桶、拿衛生紙、擦屁股、衛生紙丟垃圾桶、穿褲子、沖馬桶及洗手等, 最後並肯定自己會使用馬桶的小朋友。

【評論主題】28.下列有關幼兒園室內活動室設備之敘述,何者符合現行相關法規?(A)二歲幼兒活動室設置有蹲式廁所(B)二歲幼兒使用之盥洗室設置於活動室內(C)桌面照度250勒克斯(lux),黑板照度350勒克斯(l

【評論內容】

(A)二歲幼兒活動室設置有坐式廁所(B)二歲幼兒使用之盥洗室設置於活動室內(C)桌面照度500勒克斯(lux),黑板照度500勒克斯(lux)(D)內部裝修材料及窗簾、地毯及布幕的材質皆輕柔且顏色柔和

【評論主題】46.下列有關標準化測驗的敘述,何者正確?(A)性向測驗(aptitude test)用來測量學校學習成果(B)篩檢測驗(screening test)用來測量幼兒已有的知識(C)成就測驗(achie

【評論內容】

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 test)

在學校中所實施的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 test)多為團體測驗。此類測驗依據編寫、設計的不同,可用以評量成就、興趣、能力等多面向。針對標準化測驗受試者分數之解釋,則通常需與常模(norm)比對。

【評論主題】帅托整合後擔任帅兒園園長頇同時具備下列三要件,不包含哪一項?(A)具帅兒園教師或教保員資格 (B)在帅兒園擔任帅兒園教師或教保員五年以上 (C)具備帅兒園園長專業訓練及格 (D)頇參加30小時以上帅教

【評論內容】法規名稱:幼兒園園長專業訓練辦法修正日期:民國 108 年 03 月 27 日法規類別:行政 > 教育部 > 國民及學前教育目附檔:附表 幼兒園園長專業訓練課程.PDF附表 幼兒園園長專業訓練課程.DOC所有條文條號查詢條文檢索沿革歷史法規第 1 條本辦法依教保服務人員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第六條第五項規定訂定之。第 2 條符合下列規定資格者,得參加幼兒園園長專業訓練(以下簡稱本訓練):一、具幼兒園教師或教保員資格。二、具下列各目之一之實際服務年資滿三年以上:(一)幼兒園教師或教保員。(二)幼稚園教師。(三)托兒所教保人員。(四)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科、系、所畢業之幼兒園(包括托兒所及 幼稚園)負責人。(五)中華民國一...

【評論主題】對人的期望,常常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應驗。請問這是何種心理現象? (A)月暈效應(Halo effect)(B)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C)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

【評論內容】畢馬龍效應:也可稱為期待效應,通常使用在老師對學生的期望,並期待他們會表現得更好的一種現象,例如甲生體育科目表現良好,且分數高於班上每位同學,此時,教師告訴學生:你將來一定是位體育選手;此後,因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每天放學都去練體能,並且在十年後,成為台灣體育選手。

【評論主題】87. 四至六歲幼兒語言發展的特徵,下列何者正確? (A)已經大致能夠表達出完整的句子(B)開始學會使用「你」、「我」、「我們」(C)以「媽媽水水」表示「媽媽,我要喝水」(D)以動物的聲音,例如「汪汪

【評論內容】

兒童的語言發展可分爲6期,如下:

1﹒發音時期:從出生至一歲左右,是幼兒出生後發音的預備期。笑聲、哭聲甚至發出『嗚嗚』、『呀呀』等聲音,均是此期兒童的語言。嬰兒的語言發展可說是從哭聲開始,約從三個月到一歲爲止。嬰兒偶然會牙牙學語,重復發出一些無意義的聲音﹝如『da da da』﹞以吸引別人的注意。至九個月大,嬰兒會開始對簡單的命令有反應。此時期的幼兒語言發展,可說是從無意義到有意義,由無目的到有目的,由生理需求的滿足到心理需求的滿足。

2﹒單字句期:從一歲到一歲半開始說話,幼兒己學到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字,能發出重的單音,如『爸』、『媽』等,但這些單字己表示整句的意思,同時幼兒亦會以『聲音』的妤征代稱物品,...

【評論主題】43、語文表達常有因不忍直講而改用「委婉的說法」,請問下列「」中的語詞何者與「死亡」無關?(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C)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 (

【評論內容】

(A)見背:背離我,離我而去。這是死的委婉說法。指棄我而死去。

(D)山陵崩:比喻帝王死亡。《戰國策.趙策四》:「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評論主題】對人的期望,常常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應驗。請問這是何種心理現象? (A)月暈效應(Halo effect)(B)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C)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

【評論內容】畢馬龍效應:也可稱為期待效應,通常使用在老師對學生的期望,並期待他們會表現得更好的一種現象,例如甲生體育科目表現良好,且分數高於班上每位同學,此時,教師告訴學生:你將來一定是位體育選手;此後,因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每天放學都去練體能,並且在十年後,成為台灣體育選手。

【評論主題】87. 四至六歲幼兒語言發展的特徵,下列何者正確? (A)已經大致能夠表達出完整的句子(B)開始學會使用「你」、「我」、「我們」(C)以「媽媽水水」表示「媽媽,我要喝水」(D)以動物的聲音,例如「汪汪

【評論內容】

兒童的語言發展可分爲6期,如下:

1﹒發音時期:從出生至一歲左右,是幼兒出生後發音的預備期。笑聲、哭聲甚至發出『嗚嗚』、『呀呀』等聲音,均是此期兒童的語言。嬰兒的語言發展可說是從哭聲開始,約從三個月到一歲爲止。嬰兒偶然會牙牙學語,重復發出一些無意義的聲音﹝如『da da da』﹞以吸引別人的注意。至九個月大,嬰兒會開始對簡單的命令有反應。此時期的幼兒語言發展,可說是從無意義到有意義,由無目的到有目的,由生理需求的滿足到心理需求的滿足。

2﹒單字句期:從一歲到一歲半開始說話,幼兒己學到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字,能發出重的單音,如『爸』、『媽』等,但這些單字己表示整句的意思,同時幼兒亦會以『聲音』的妤征代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