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何者為康德的倫理觀?
(A)義務論
(B)效益論
(C)契約論
(D)正義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46048
統計:A(188),B(25),C(9),D(29),E(0)

用户評論

【用戶】DD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Kant康德義務論. 倫理行為不應追求任何目的,每個人應單純地盡自己的義務或本分,為義務而義務,方能顯出倫理道德的高貴與尊嚴。

【用戶】Rosemary Liou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效益論 :效益論--- 邊沁, 米爾的功利思想,係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效益論者主張一個行為的好壞或一個行為的價值係取決於其所帶來的結果,結果愈好,表示該行為的善性愈高,價值也愈大 。(C)契約論: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逐步廢除歐洲君主絕對權力的運動,以及18世紀末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帝國統治、建立民主制度的鬥爭。(D)正義論:羅爾斯(John Boardley Rawls,1921-2002)主張的正義原則是建立社會所有基本制度的指導原則,用來規範社會制度,決定個人的基本權利、義務,與分配社會合作的利益。

【用戶】DD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Kant康德義務論. 倫理行為不應追求任何目的,每個人應單純地.....

【用戶】Rosemary Liou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效益論 :效益論--- 邊沁, 米爾的功利思想,係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效益論者主張一個行為的好壞或一個行為的價值係取決於其所帶來的結果,結果愈好,表示該行為的善性愈高,價值也愈大 。(C)契約論: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逐步廢除歐洲君主絕對權力的運動,以及18世紀末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帝國統治、建立民主制度的鬥爭。(D)正義論:羅爾斯(John Boardley Rawls,1921-2002)主張的正義原則是建立社會所有基本制度的指導原則,用來規範社會制度,決定個人的基本權利、義務,與分配社會合作的利益。

【用戶】DD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Kant康德義務論. 倫理行為不應追求任何目的,每個人應單純地.....看完整詳解

【用戶】Rosemary Liou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效益論 :效益論--- 邊沁, 米爾的功利思想,係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效益論者主張一個行為的好壞或一個行為的價值係取決於其所帶來的結果,結果愈好,表示該行為的善性愈高,價值也愈大 。(C)契約論: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逐步廢除歐洲君主絕對權力的運動,以及18世紀末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帝國統治、建立民主制度的鬥爭。(D)正義論:羅爾斯(John Boardley Rawls,1921-2002)主張的正義原則是建立社會所有基本制度的指導原則,用來規範社會制度,決定個人的基本權利、義務,與分配社會合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