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何以解憂? 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在修辭上是屬於:
(A)映襯
(B)比擬
(C)摹狀
(D)借代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6847
統計:A(40),B(53),C(23),D(356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短歌行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漢末大亂,曹操又南征北討,接觸的社會面非常廣大,故多有親身經驗和體會如《蒿里行》謂漢末戰亂的慘象,見百姓悲慘之餘又見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故後人謂曹操樂府「漢末實錄,真詩史也」。曹操生於官宦,對天下具有野心,故懷有統一之雄圖,《短歌行》有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資明證。其進取之心亦可見出,如《龜雖壽》言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言己雖至晚年仍不棄雄心壯志。一代梟雄,縱風光一世,亦有星落殞滅之時。曹操對此也感到無能為力,只有作詩感歎,無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傷,《秋胡行》之低沈情緒,《陌上桑》等遊仙作品中都可見他的消極情緒。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曹操唯才是用,軍事上戰術戰略靈活多變(俗語「一說曹操,曹操就到」正是用以形容曹操用兵如神,兵貴神速)。他對東漢末年中國北方的統一,經濟生產的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維繫有著重大貢獻。在內政方面,曹操創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減輕了東漢末年戰時的糧食問題。

【用戶】紀欣儀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杜康借代酒,此句還有設問的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