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課程即目標,依課程目標選擇、組織教材,有效地評鑑課程目標
(A)泰勒的課程理論
(B)派納的課程理論
(C)艾波的課程理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84891
統計:A(11473),B(80),C(80),D(1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運輸系統管理

用户評論

【用戶】Ishin Lo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引用網址:http://irs.lib.ksu.edu.tw/NKNUIR/handle/987654321/349William Pinar提出的課程理解典範有別於以設計、程序、實施、評鑑為要的課程發展典範,崇尚理論思維所帶來的學術自由及心智自由,其不以技術取向為依歸,而以知識基礎作為突破外在壓迫環境的平台,除重視個體性外,也重視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脈絡因素對個體的綜合影響。「概念重建」、「課程即文本」、「課程即複雜對話」是Pinar自1970年代演變至今的重要概念,其中「課程即複雜對話」可代表課程理解典範的真諦。 本研究旨在探討William Pinar所構思的課程理解典範在課程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為了達成此目的,本研究採取理論、歷史、詮釋、批判探究來進行文獻的蒐集、分析和...

【用戶】小兔美娟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也想知道(B)派納的課程理論(C)艾波的課程在說什麼 謝謝

【用戶】Wendy Li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艾波認為學校的知識形式,不管是顯著或潛在的,都包含了權力、經濟資源和控制間之相互關係的問題美國籍的課程與教學領域大師艾波教授專題演講指出,政治力量影響教育及意識形態,學校所教、學生所學,很多都由政治力量以及經濟地位較高的族群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