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
(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
(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35094
統計:A(513),B(1683),C(338),D(11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間接正犯、教唆、共犯從屬性

用户評論

【用戶】107地特五等一班行政上榜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唆犯之主觀問題教唆者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教唆故意(雙重教唆故意),除了教唆者既知且欲地喚起他人從事特定犯罪的行為決意外,還須行為人具有促使被教唆者形成違犯特定的決意,以及完成該特定犯罪行為之雙重故意。因刑法第29條第2項規定,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故教唆犯之罪名判定端視其教唆之範圍為何。例如某甲教唆某乙對丙強盜,乙強盜過程中由於遭丙強力抵抗,故砍下丙的一支手臂(重傷害),此時甲僅就強盜罪負責。然而如果甲對於乙之重傷害行為有預見可能性時,則甲須負過失重傷罪之責,而加重結果之情形也相同。(林山田,下冊,頁122、123)但有一種情形比較困難,例如甲教唆乙對丙重傷害,而乙卻殺害丙。此時甲應如何論罪?學說上有認為,傷害與殺人所侵害之法益有重疊性,換句話說,生命法益可涵蓋身體健康之法益,故甲仍成立教唆重傷罪。但亦有認為應依上述原則處理,也就是視甲有無預見可能性而構成過失致死罪。(參照96年律師第四題)http://www.paochen.com.tw/OnlinePublicationsDetail/3/108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修改成為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用戶】107地特五等一班行政上榜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唆犯之主觀問題教唆者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教唆故意(雙重教唆故意),除了教唆者既知且欲地喚起他人從事特定犯罪的行為決意外,還須行為人具有促使被教唆者形成違犯特定的決意,以及完成該特定犯罪行為之雙重故意。因刑法第29條第2項規定,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故教唆犯之罪名判定端視其教唆之範圍為何。例如某甲教唆某乙對丙強盜,乙強盜過程中由於遭丙強力抵抗,故砍下丙的一支手臂(重傷害),此時甲僅就強盜罪負責。然而如果甲對於乙之重傷害行為有預見可能性時,則甲須負過失重傷罪之責,而加重結果之情形也相同。(林山田,下冊,頁122、123)但有一種情形比較困難,例如甲教唆乙對丙重傷害,而乙卻殺害丙。此時甲應如何論罪?學說上有認為,傷害與殺人所侵害之法益有重疊性,換句話說,生命法益可涵蓋身體健康之法益,故甲仍成立教唆重傷罪。但亦有認為應依上述原則處理,也就是視甲有無預見可能性而構成過失致死罪。(參照96年律師第四題)http://www.paochen.com.tw/OnlinePublicationsDetail/3/108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修改成為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用戶】108初等一般行政上榜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唆犯之主觀問題教唆者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教唆故意(雙重教唆故意),除了教唆者既知且欲地喚起他人從事特定犯罪的行為決意外,還須行為人具有促使被教唆者形成違犯特定的決意,以及完成該特定犯罪行為之雙重故意。因刑法第29條第2項規定,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故教唆犯之罪名判定端視其教唆之範圍為何。例如某甲教唆某乙對丙強盜,乙強盜過程中由於遭丙強力抵抗,故砍下丙的一支手臂(重傷害),此時甲僅就強盜罪負責。然而如果甲對於乙之重傷害行為有預見可能性時,則甲須負過失重傷罪之責,而加重結果之情形也相同。(林山田,下冊,頁122、123)但有一種情形比較困難,例如甲教唆乙對丙重傷害,而乙卻殺害丙。此時甲應如何論罪?學說上有認為,傷害與殺人所侵害之法益有重疊性,換句話說,生命法益可涵蓋身體健康之法益,故甲仍成立教唆重傷罪。但亦有認為應依上述原則處理,也就是視甲有無預見可能性而構成過失致死罪。(參照96年律師第四題)http://www.paochen.com.tw/OnlinePublicationsDetail/3/108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修改成為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用戶】108初等一般行政上榜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唆犯之主觀問題教唆者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教唆故意(雙重教唆故意),除了教唆者既知且欲地喚起他人從事特定犯罪的行為決意外,還須行為人具有促使被教唆者形成違犯特定的決意,以及完成該特定犯罪行為之雙重故意。因刑法第29條第2項規定,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故教唆犯之罪名判定端視其教唆之範圍為何。例如某甲教唆某乙對丙強盜,乙強盜過程中由於遭丙強力抵抗,故砍下丙的一支手臂(重傷害),此時甲僅就強盜罪負責。然而如果甲對於乙之重傷害行為有預見可能性時,則甲須負過失重傷罪之責,而加重結果之情形也相同。(林山田,下冊,頁122、123)但有一種情形比較困難,例如甲教唆乙對丙重傷害,而乙卻殺害丙。此時甲應如何論罪?學說上有認為,傷害與殺人所侵害之法益有重疊性,換句話說,生命法益可涵蓋身體健康之法益,故甲仍成立教唆重傷罪。但亦有認為應依上述原則處理,也就是視甲有無預見可能性而構成過失致死罪。(參照96年律師第四題)http://www.paochen.com.tw/OnlinePublicationsDetail/3/108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修改成為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用戶】108初等一般行政上榜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唆犯之主觀問題教唆者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教唆故意(雙重教唆故意),除了教唆者既知且欲地喚起他人從事特定犯罪的行為決意外,還須行為人具有促使被教唆者形成違犯特定的決意,以及完成該特定犯罪行為之雙重故意。因刑法第29條第2項規定,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故教唆犯之罪名判定端視其教唆之範圍為何。例如某甲教唆某乙對丙強盜,乙強盜過程中由於遭丙強力抵抗,故砍下丙的一支手臂(重傷害),此時甲僅就強盜罪負責。然而如果甲對於乙之重傷害行為有預見可能性時,則甲須負過失重傷罪之責,而加重結果之情形也相同。(林山田,下冊,頁122、123)但有一種情形比較困難,例如甲教唆乙對丙重傷害,而乙卻殺害丙。此時甲應如何論罪?學說上有認為,傷害與殺人所侵害之法益有重疊性,換句話說,生命法益可涵蓋身體健康之法益,故甲仍成立教唆重傷罪。但亦有認為應依上述原則處理,也就是視甲有無預見可能性而構成過失致死罪。(參照96年律師第四題)http://www.paochen.com.tw/OnlinePublicationsDetail/3/108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修改成為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用戶】108初等一般行政上榜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唆犯之主觀問題教唆者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教唆故意(雙重教唆故意),除了教唆者既知且欲地喚起他人從事特定犯罪的行為決意外,還須行為人具有促使被教唆者形成違犯特定的決意,以及完成該特定犯罪行為之雙重故意。因刑法第29條第2項規定,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故教唆犯之罪名判定端視其教唆之範圍為何。例如某甲教唆某乙對丙強盜,乙強盜過程中由於遭丙強力抵抗,故砍下丙的一支手臂(重傷害),此時甲僅就強盜罪負責。然而如果甲對於乙之重傷害行為有預見可能性時,則甲須負過失重傷罪之責,而加重結果之情形也相同。(林山田,下冊,頁122、123)但有一種情形比較困難,例如甲教唆乙對丙重傷害,而乙卻殺害丙。此時甲應如何論罪?學說上有認為,傷害與殺人所侵害之法益有重疊性,換句話說,生命法益可涵蓋身體健康之法益,故甲仍成立教唆重傷罪。但亦有認為應依上述原則處理,也就是視甲有無預見可能性而構成過失致死罪。(參照96年律師第四題)http://www.paochen.com.tw/OnlinePublicationsDetail/3/108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修改成為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用戶】Never give up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教唆者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教唆故意(雙重教唆...

【用戶】Never give up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教唆者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教唆故意(雙重教唆...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修改成為下列有關教唆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犯係屬正犯  (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用戶】一定要考上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教唆犯係屬正犯  共犯(B)教唆犯主觀上須有雙重故意  正確(C)教唆犯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依所教唆之罪處罰之(D)刑法亦處罰未遂教唆犯  無教唆未遂犯

【用戶】Ryan Hwang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教唆犯之雙重故意教唆犯之成立,除客觀上要有教唆行 為之外,其主觀上必須具備雙重的教唆故意(兩者必須同時具有):1. 有教唆故意:即行為人不僅須認識其所為,乃是足使他人產生犯罪決意。2. 構成要件故意:使被教唆人實現既遂罪構成要件之故意。 只有教唆故意,而沒有構成要件故意,乃「虛偽教唆」或「假教唆」,不成立教唆犯。Ex. 丁明知 乙已死,仍教唆甲 去殺乙,縱使 甲因而形成殺人之故意,丁仍不成立教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