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有關身障教學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下列何者是錯誤的敘寫?(A)認為兒童的缺陷必頇先獲得補救,然後才能習得高層次的認知技巧,是神經心理學的教學理念(B)主張學習是一種建構性的歷程,係由兒童在自己先前的經驗

【評論內容】

(D)認為兒童的缺陷必預先獲得補救,而後才能習得高層次的認知技巧,主張教師要利用兒童的強勢學習通道進行學科教學,同時補救其重要的弱勢學習通道是什麼的教學理念? (A)發展心理學 (B)行為心理學 (C)認知心理學 (D)神經心理學

102學年度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初試–特殊教育

---------------------------------------------------------------------------------------------------------

四、神經心理學與基本過程訓練觀:神經心理學在學習障礙上的應用乃採行基本過程訓練觀,基本過程訓練觀的學者認為兒童的缺陷必須先獲得補救,之後才能習得高層次的技巧。主張教師要利用兒童的強勢學習通道進行學科教學,同時補救兒童重要的弱勢學習通道。摘自:《學習障礙導論》楊坤堂  P.65

【評論主題】針對各類特殊需求學生可採「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及「重整」,上述內容為何種向度的調整?(A)學習評量的調整原則與作法 (B)學習歷程的調整原則與作法(C)學習內容的調

【評論內容】【速記】             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71.徐老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撰寫了一條單元目標: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此一目標屬於情意領域的哪一層次?(A)反應 (B)接受 (C)評價 (D)組織

【評論內容】以大家考教甄為例,個人見解...休息一下唄~1.接受:考教甄(烤烤烤)

【評論主題】Bandura 主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有四個主要來源,下列何者最強而有力?(A)成就表現(B)替代學習(C)語言說服(D)情緒激發

【評論內容】成就表現(親歷的成敗經驗)是指個體通過自己的親身行為所獲得的直接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響最大。

【評論主題】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學生和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敘述,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A)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學生,在社會福利和特殊教育服務之間,只能二選一 (B)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學生,不一定是特殊教育需求學生 (

【評論內容】

衛福部-身障服務入口網

http://dpws.sfaa.gov.tw/commonch/index.jsp

身心障礙者是指下列各款身體系統結構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活動與參與社會生活,並經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

1)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2)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3)涉及聲音語言與構造及其功能。

4)循環、造血、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

5)消化、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6)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7)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8)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評論主題】記錄某位學生發生目標行為到其完成目標行為所花費的總時間,此種記錄方式稱為(A)時間取樣記錄 (B)持續時間記錄 (C)延宕時間記錄 (D)時距記錄

【評論內容】

延宕時間紀錄法Latency Recording:教師給學生指令開始~學生開始行動的時間(到底延宕多久)。

小方在林老師給予提示,要求開始做作業時,總是會出現看窗外、丟鉛筆等逃避行為。林老師為了發展介入方案,於是測量她給予指示後,小方開始做作業所花的總時間數。請問林老師使用的是那一種觀察評量的記錄方式? (A) 事件記錄 (Event Recording)     (B) 時限記錄 (DurationRecording) (C) 潛伏期記錄 (Latency Recording)(D)時距記錄 (Interval Recording)

教甄◆身心障礙組- 高雄縣99學年度國中教師甄試特殊教育類別專門科目#2062

答案:C

【評論主題】記錄某位學生發生目標行為到其完成目標行為所花費的總時間,此種記錄方式稱為(A)時間取樣記錄 (B)持續時間記錄 (C)延宕時間記錄 (D)時距記錄

【評論內容】

延宕時間紀錄法Latency Recording:教師給學生指令開始~學生開始行動的時間(到底延宕多久)。

小方在林老師給予提示,要求開始做作業時,總是會出現看窗外、丟鉛筆等逃避行為。林老師為了發展介入方案,於是測量她給予指示後,小方開始做作業所花的總時間數。請問林老師使用的是那一種觀察評量的記錄方式? (A) 事件記錄 (Event Recording)     (B) 時限記錄 (DurationRecording) (C) 潛伏期記錄 (Latency Recording)(D)時距記錄 (Interval Recording)

教甄◆身心障礙組- 高雄縣99學年度國中教師甄試特殊教育類別專門科目#2062

答案:C

【評論主題】18.對於視知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改變文本字體的大小,用顏色區分不同部首的相似字,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A)學習內容的調整(B)學習歷程的調整(C)學習環境的調整(D)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論內容】【速記】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18.對於視知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改變文本字體的大小,用顏色區分不同部首的相似字,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A)學習內容的調整(B)學習歷程的調整(C)學習環境的調整(D)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論內容】【速記】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23.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屈光不正,是指進入眼睛的光線,經由角膜及 晶體的折射作用,眼軸過短,造成近視。(B)青光眼是因為房水分泌系統阻礙,房水積存,眼壓增高,壓迫視神經血管,使視神經萎縮(C

【評論內容】

特教通論第二版許天威、許享良、張勝成著p286-287.

(A)屈光不正,是指進入眼睛的光線,經由角膜及晶體的折射作用,眼軸過短,造成近視。---遠視

(C)眼球前面六分之一是透明的水晶體,有聚光的作用。---角膜

(D)眼中層為葡萄膜,除供應部分視網膜血液,另一方面是感光作用,如照相機的感光板。

---眼中層為葡萄膜,除供應部分視網膜血液,另一方面是遮光作用。眼內層為視網膜,如照相機的感光板。

【評論主題】97. 關於多元文化課程設計的原則,下列何者為非?(A)以概念為課程的組織要素 (B)聚焦文化的展演活動 (C)注重知識轉化 (D)強調科際整合

【評論內容】

多元文化課程設計的原則:

*以概念為課程組織要素

*注重深度學習

*強調科際整合

*以動態課程為主

*注重轉型知識

*避免再製刻板印象

*以所有學生為對象

*邀請原住民教師參與課程發展

【評論主題】73. 方老師將所命題的考卷,以奇偶折半方式,估算出該考卷的折半信度為0.71再透過斯布(Spearman-Brown)校正公式的計算,則校正後的信度大小為何?(A)低於0.71 (B)等於0.71

【評論內容】

折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折半信度的求法是將一份測驗的試題分成兩個部分,然後求兩個部分總分的相關係數。 

由於試題的題數越多,所估計的信度值會越高,採用折半信度以斯布(Spearman-Brown)校正公式,校正被低估的信度值。

計算: 

2*0.71除以1+(2-1)*0.71=0.83 

故0.830.71 

選 (C)

【評論主題】陳老師利用肢體動作幫助學生學會注音的五個聲調符號,請問老師運用何種調整?(A)教學組織(B)記憶策略(C)教學策略(D)動機策略。

【評論內容】

如何將「記憶策略」運用在教學上

1. 視覺心像:

依照符號的外在形狀給人的視覺感受來設計情境,例如:「ㄝ」像螃蟹、「ㄟ」像溜滑梯、「ㄩ」像魚缸。

2. 發音特色:

依照符號的特色來設計故事情境,例如:「ㄈ」是唇齒音,依此設計一個故事情境,描述兔寶寶的故事,最後教學生做出兔寶寶的嘴型,就是上齒抵下唇「ㄈ」的發音了。

3. 聽覺心像:

依照符號的聽覺感受來設計故事情境,例如「ㄡ」是複韻母,發音要訣是「ㄛ+ㄨ」,因此設計一個狼童的故事,最後強調要發出狼的叫聲,就是「ㄛ+ㄨ」。

4. 關鍵字法:

根據與注音符號連用的常用詞語為故事基礎,例如教導「ㄓ」時,設計一個「ㄓ蛛」的故事情境,...

【評論主題】18.對於視知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改變文本字體的大小,用顏色區分不同部首的相似字,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A)學習內容的調整(B)學習歷程的調整(C)學習環境的調整(D)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論內容】【速記】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18.對於視知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改變文本字體的大小,用顏色區分不同部首的相似字,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A)學習內容的調整(B)學習歷程的調整(C)學習環境的調整(D)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論內容】【速記】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18.對於視知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改變文本字體的大小,用顏色區分不同部首的相似字,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A)學習內容的調整(B)學習歷程的調整(C)學習環境的調整(D)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論內容】【速記】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有關身障教學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下列何者是錯誤的敘寫?(A)認為兒童的缺陷必頇先獲得補救,然後才能習得高層次的認知技巧,是神經心理學的教學理念(B)主張學習是一種建構性的歷程,係由兒童在自己先前的經驗

【評論內容】

(D)認為兒童的缺陷必預先獲得補救,而後才能習得高層次的認知技巧,主張教師要利用兒童的強勢學習通道進行學科教學,同時補救其重要的弱勢學習通道是什麼的教學理念? (A)發展心理學 (B)行為心理學 (C)認知心理學 (D)神經心理學

102學年度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初試–特殊教育

---------------------------------------------------------------------------------------------------------

四、神經心理學與基本過程訓練觀:神經心理學在學習障礙上的應用乃採行基本過程訓練觀,基本過程訓練觀的學者認為兒童的缺陷必須先獲得補救,之後才能習得高層次的技巧。主張教師要利用兒童的強勢學習通道進行學科教學,同時補救兒童重要的弱勢學習通道。摘自:《學習障礙導論》楊坤堂  P.65

【評論主題】針對各類特殊需求學生可採「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及「重整」,上述內容為何種向度的調整?(A)學習評量的調整原則與作法 (B)學習歷程的調整原則與作法(C)學習內容的調

【評論內容】

【速記】 

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3.學習環境: 教室座位、情境佈置、同儕指導。

4.評量方式: 動態評量、檔案評量、實作評量、生態評量。

【評論主題】71.徐老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撰寫了一條單元目標: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此一目標屬於情意領域的哪一層次?(A)反應 (B)接受 (C)評價 (D)組織

【評論內容】以大家考教甄為例,個人見解...休息一下唄~1.接受:考教甄(烤烤烤)

【評論主題】Bandura 主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有四個主要來源,下列何者最強而有力?(A)成就表現(B)替代學習(C)語言說服(D)情緒激發

【評論內容】成就表現(親歷的成敗經驗)是指個體通過自己的親身行為所獲得的直接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響最大。

【評論主題】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學生和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敘述,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A)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學生,在社會福利和特殊教育服務之間,只能二選一 (B)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學生,不一定是特殊教育需求學生 (

【評論內容】

衛福部-身障服務入口網

http://dpws.sfaa.gov.tw/commonch/index.jsp

身心障礙者是指下列各款身體系統結構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活動與參與社會生活,並經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

(1)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2)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3)涉及聲音語言與構造及其功能。

(4)循環、造血、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

(5)消化、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6)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7)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8)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評論主題】記錄某位學生發生目標行為到其完成目標行為所花費的總時間,此種記錄方式稱為(A)時間取樣記錄 (B)持續時間記錄 (C)延宕時間記錄 (D)時距記錄

【評論內容】

延宕時間紀錄法Latency Recording:教師給學生指令開始~學生開始行動的時間(到底延宕多久)。

小方在林老師給予提示,要求開始做作業時,總是會出現看窗外、丟鉛筆等逃避行為。林老師為了發展介入方案,於是測量她給予指示後,小方開始做作業所花的總時間數。請問林老師使用的是那一種觀察評量的記錄方式? (A) 事件記錄 (Event Recording)   (B) 時限記錄 (DurationRecording) (C) 潛伏期記錄 (Latency Recording)(D)時距記錄 (Interval Recording)

教甄◆身心障礙組- 高雄縣99學年度國中教師甄試特殊教育類別專門科目#2062

答案:C

【評論主題】【題組】5.假設該圖比例尺為1:10000,那麼乙丙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實際上是多少公里? 5

【評論內容】

紐文英(2007)提示的層次:

手勢→口語→視覺→示範→身體。[由少至多]

【評論主題】4.對Jessica來說,在半小時內準備一餐並不難。(It's...)

【評論內容】69. 下列哪位學者曾以「瘋癲」為例,嘗試說明稱某些人「癲瘋」只不過是反映了主流對「他者」的壓迫而已:(A)德希達(J.Derrida) (B)傅柯(M.Foucault) (C)羅逖(R.Rorty) (D)季胡(H. Giroux)教甄◆教育哲學- 97學年度南臺灣國中教師甄選教育專業科目試題#377

【評論主題】5. She is a good student. (改成複數句)

【評論內容】

舊名: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 102/09/03己廢止)

新名: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102/09/24)

C 第 4 條 “各級主管機關”應督導所屬學校設置專業團隊,並提供專業團隊運作所需之人力、經費等資源,且定期考核執行成果。

【評論主題】【題組】10、策略事業單位(SBU)

【評論內容】

視覺敏銳度是人眼分辨物體細節的能力(在臨床醫學上,稱為視力)。

功能性視覺評量(Funtional Vision Assessment) 最主要目的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去瞭解視障者剩餘視力的使用情形,

藉此訂定適合學生的個別化教學計劃,以符合其能力及學習特性,並針對學生能力不足的地方加以補強。

【評論主題】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14)  ,長我育我,顧我復我。欲報之德,  (15)  !【題組】14

【評論內容】

舊名: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 102/09/03己廢止)

新名: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102/09/24)

C 第 4 條 “各級主管機關”應督導所屬學校設置專業團隊,並提供專業團隊運作所需之人力、經費等資源,且定期考核執行成果。

【評論主題】34.對於視知覺有困難的學障學生,教師採取改變文本字體的大小,用顏色區分不同部首的相似字,請問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 (A)學習內容的調整 (B)學習歷程的調整 (C)學習評量的調整 (D)學習

【評論內容】【速記】   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9、關於專業團隊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包含教育、衛生醫療、就業服務、社會福利等不同專業人員(B)每校均應設置專業團隊組織,並隸屬於各縣巿特殊教育資源中心(C)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的訂定

【評論內容】

舊名: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 102/09/03己廢止)

新名: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102/09/24)

C 第 4 條 “各級主管機關”應督導所屬學校設置專業團隊,並提供專業團隊運作所需之人力、經費等資源,且定期考核執行成果。

【評論主題】對於有視知覺困難的學生,教師改變文本字體的大小,用顏色區分不同部首的相似字,這是屬於下列何種課程調整方式?(A)評量方式的調整(B)學習歷程的調整(C)學習環境的調整(D)學習內容的調整

【評論內容】【速記】   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19.下列敘述何者是錯誤的(A)帕森士(Parsons)認為教育的主要功能為有二,即社會化功能及選擇功能。(B)斯巴達城邦實施獨裁制政治,只有自由民的子弟,才有接受一般教育的權利與機會;雅典城邦則無奴

【評論內容】

斯巴達: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軍國民教育、重視女子教育。雅    典:不實施全民教育(奴隸、女子不能參加教育)。http://yamol.tw/note_book.php?bsid=1724&noteid=11187

【評論主題】11、資賦優異學生之全部學科程度,超越同年級學生一個年級以上,於學期結束時,超越一個年級就讀,這是何種縮短修業年限的方式?(A)全部學科跳級(B)各科同時加速(C)逐科加速(D)提早選修高一年級以上的

【評論內容】教育部於101.6.11修正「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升學辦法」名稱為「特殊教育學生調整入學年齡及修業年限實施辦法」並修正全文第 5 條

【評論主題】18.對於視知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改變文本字體的大小,用顏色區分不同部首的相似字,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A)學習內容的調整(B)學習歷程的調整(C)學習環境的調整(D)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論內容】【速記】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19.對於喜歡圖像式思考的學生,教師多提供圖像式的教材內容,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A)學習內容的調整(B)學習歷程的調整(C)學習環境的調整(D)評量方式的調整

【評論內容】【速記】   1.學習內容: 加深、加廣、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2.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策略、多感官教學、活化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