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 目前印刷產業大宗使用的傳統四色印刷屬於哪一種版畫製程的應用? (A)凸版 (B)凹版 (C)平版 (D)孔版。

【評論內容】四色印刷是傳統平版印刷的術語之一,也稱平版印刷。

【評論主題】10.光光國中召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議,討論學校課程。下列是校務會議發言實況,哪一項意見最不符合「學校本 位課程」的本意? (A)英語科召集人:經過學生基本能力檢測結果,本校學生英語文檢測低於新竹市

【評論內容】

學校本位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設位:九年一貫課程提到各校應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下設「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

執行:於學期上課前完成學校課程計畫之規劃、決定各年級各學習領域學習節數、審查自編教科用書及設計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並負責課程與教學評鑑。

內容: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應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合全體教師及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審慎規劃全校課程計畫。

學校本位課程就是學校教師依據學校的辦學哲學與教育理念,利用學校與社區的資源、情境,透過討論、慎思、實踐和反省的過程,對學校課程著手進行規劃、設計、實施和評鑑。課程由學校教師所設計,教學採協同教學...

【評論主題】11. 位於美國猶他州的經典地景藝術《螺旋碼頭》(Spiral Jetty, 1970)(如右圖),其創作者是?(A) 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 (B) 霍爾特(Nancy Ho

【評論內容】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 *美國著名的大地藝術家。*他是一個十足的悲觀者,認為工業文明帶來了很多負面的結果,「冷冰凍的玻璃盒子……陳腐、空洞、冰冷」這一切主宰著美國的城市。*因此他希望能與大地對話,去尋找新的藝術創作方式。*1968年在美國組織了一個名為「大地作品」的展覽,其後開始大型的戶外藝術創造活動。*代表性大地作品除了《螺旋形的防波堤》外還有《螺旋形山丘》等。*1973年,35歲的羅伯特·史密森在英國進行創作時,坐飛機考察地形,因飛機失事而遇難。

【評論主題】7. 美國畫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56)使用「滴畫法」,取消畫架,把巨大的畫布平鋪在地上滴灑作畫而聞 名(如右圖)。他的作品被歸屬在哪一個藝術流派?(A) 立體派(Cu

【評論內容】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又譯傑克森·波拉克,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 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運動、行動繪畫的主要力量。* 他以他獨特創立的滴畫而著名。

【評論主題】4.1900 年代英國主流社會對於英國藝術的認知,還停留在前拉菲爾傳統、透納的前印象派寫生藝術、亨利摩爾領軍的現代主義雕塑、大衛霍克尼的寫實畫風之際,一股青年藝術家的騷動,卻在身體、性慾望、自然與人文

【評論內容】

法蘭西斯・培根以平面繪畫著稱。非題目中所提結合新媒體、雕塑装置與現成物複合質材的創新手法。

(A) 法蘭西斯・培根以粗獷、犀利,具強烈暴力與噩夢般的圖像著稱。

Francis Bacon,(b)1909.10.28-(d)1992.04.28

*20世紀40年代英國獨特現代主義形象畫家(形象畫家,指專以畫人物肖像或人物為主),他的繪畫充滿噩夢般的暴力扭曲和粗曠,亦有人歸類於超現實主義。

*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從小患哮喘病需嗎啡來減緩症狀,導致找不到心靈歸宿,也未有正規教育。

*孩童時喜愛穿戴女性衣物,同性戀傾向使家庭關係緊張,當父親發現他穿母親衣物時被逐出家門。之後前往柏林和巴黎,過著同性戀夜生活,走訪畫廊就此對藝術產生興趣。 

1929年從事設計。直到他深受畢卡索作品的影響,他的畫家路展開。1944年《以受難為題的三張習作》(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以三聯畫形式,人形變異的野獸,大量橘色背景,流露恐怖詭譎。1940年至1960年抽象頭部和身體肖像為題,1949年《Heads in a Room》為這系列作品。40年代中以耶穌受難和半人半獸。 

*二戰後深受災難折磨,大屠殺成為培根作品視覺描述,充滿痙攣恐怖扭曲的人物形象,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陳述絕望。1953年《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的習作》是以西班牙畫家委拉士開茲的教皇肖像加以變形的作品,教皇大聲尖叫伸直著脖子,淒厲喊叫聲劃破孤寂。培根以委拉士開茲的教皇為本,改畫50多幅的畫作。*1970年培根愛人George Dyer自殺後,他開始較私人的創作。晚期培根的創作最著名為《Study for a Self Portrait –Triptych》。 

*培根說:「力圖把某種感情形象化」,誘捕真實,營造緊張、歇斯底里的氣氛。他死後知名度提高,2013年培根的畫以將近2億美元賣出,超越孟克《吶喊》。英國柴契爾夫人曾說他是「那一位畫那些可怕的畫的人」。培根的故事曾被拍成電影《Love Is the Devil》,他的畫和人生交織著激情肉慾、恐懼、真實與夢境碰撞,即使他的藝術充滿悖論,但他的作品喚醒我們真實人性,他的畫訴說著他的人生「藝術家不是生來就是藝術家,而是生活環境、人生際遇與運勢共同造就而成,絕非遺傳,謝天謝地。」

【評論主題】3,某位藝術家於 1955 年投稿於當時書報,主張以下:『一、現代國畫不要揚棄舊的題材,…,二、應實踐南齊謝赫六法論…三、六法中的"應物象形"、隨類賦彩"即今之為寫生,&

【評論內容】資料來源: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80/server/api/core/bitstreams/9084458d-4cf7-42c8-8673-5b6ecf0a24dd/content

【評論主題】21. 2020 年,新北市教育局和文化局合作推動「藝術 STEAM 教材開發計畫」,希望透過藝術STEAM 的教案開發、教師增能研習及親子的共學課程,逐步實踐新北市藝術 STEAM 的教育。關於藝術

【評論內容】

STEA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

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跨學科教學(C)-->跨域(A)方法,讓學生在數學邏輯的基礎下,藉由動手建構工程與呈現藝術美學,來學習科學和技術的內涵。(D)

【評論主題】49. 關於美術館教育的特質,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若典藏品是博物館的心臟,教育則是博物館的靈魂。(B)博物館的學習環境是自由開放的。(C)「教育」是博物館功能的唯一任務。(D)美術館教育補強了學校

【評論內容】

傳統博物館具有四大功能:典藏、展示、推廣以及研究,今天對博物功能要求,已經超越了以上四大功能,更強烈要求博物館並不一定非要有物質性的標本,反而是應著重於教育、資訊、傳播、休閒。

 

現代博物館強調休閒、資訊、傳播、教育功能

其中在現代博物館的經營管理中,教育不僅是博物館對社會的責任,也是首要的任務(黃淑芳,1997)

1. 依不同年齡層安排活動,使民眾終其一生參加學習

2. 把活動送上門,使民眾在各種環境中學習:傳統博物館過於精緻化的知識使得觀眾是被動上們,僅少數人使用,美國近代強調博物館必須對觀眾開放主動接近成為民眾生活一部份:

   (1) 注重行銷

   (2) 館內走向館外,如巡迴展示、支援學校教學、資訊透明化

 

3. 寓教於樂,引導民眾自我學習:過往「請勿動手」的博物館,增強很多休閒性的設備,並強調民眾參與,配合科技使民眾可依據自己的能力去探索學習

 

4. 生活化的教育,以促進民眾全人的發展:注重人性化與生活化,朝向社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的方式法發

 

參考資料:http://web2.nmns.edu.tw/PubLib/Library/quaterly/199710_7.pdf

【評論主題】40. 90年代後,藝術與觀眾的關係不再僅限於單向的傳達,互動藝術逐漸發展與普及,以下關於互動藝術的敘述哪些正確?(A)互動藝術透過控制器、觸控介面、電子科技設備等媒介連結,在有觀眾參與的情況下,作品

【評論內容】(B) 擴增實境(AR)是利用電腦建構虛擬世界,讓使用者即時且無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VR虛擬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是一種實時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螢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這種技術大約於1990年被提出。-->透過see through裝置(例如AR glasses,手機),將一些數位資訊顯示在這些裝置上,並透過視覺產生數位資訊與實境結合(例如寶可夢遊戲)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感覺彷彿身歷其境,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使用者進行位置移動時,電腦可以立即進行複雜的運算,將精確的三維世界影像傳回產生臨場感。該技術整合了電腦圖形、電腦仿真、人工智慧、感應、顯示及網路並列處理等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是一種由電腦技術輔助生成的高技術模擬系統。-->透過頭盔完全遮住視野以產生代入沉浸感(immersive),經由全虛擬畫面呈現出完全的虛擬世界(例如HTC vive的VR遊戲)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指的是結合真實和虛擬世界創造了新的環境和可視化,物理實體和數位化對象共存並能實時相互作用,以用來模擬真實物體。混合了真實環境、增強現實、增強虛擬和虛擬現實技術。資料來源:https://ictjournal.itri.org.tw/xcdoc/cont?xsmsid=0M236556470056558161&sid=0M269490599333831198(C)KAWS從街頭塗鴉發跡,文字塗鴉風格倒最經典的XX眼都是KAWS最具代表性的圖案。1974年生於紐澤西的他,在畢業後曾當過迪士尼的動畫師,像是《101忠狗系列》、《Doug and Daria》皆參與了背景製作,後來才開始他的街頭塗鴉創作。KAWS的藝術創作一路走來持續進化,這回他再次突破創作界限,以全新藝術形式作品《EXPANDED HOLIDAY》在全球亮相,一共由三個部分組成,包含一個公共藝術展覽以及兩個獨特版本。與英國藝術工作室Acute Art攜手合作打造系列AR擴增實境作品,將虛擬世界與現實連結起來,讓Companion漂浮於空中,新穎不失KAWS一直以來的俏皮幽默本色!

【評論主題】38. 50年代以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為首,摒棄傳統繪畫工具,將顏料灑滴在鋪地的畫布上,風靡當時歐美畫壇的繪畫風格稱作?(A)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 (B)抽象

【評論內容】

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又譯傑克森·波拉克,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 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運動、行動繪畫的主要力量。* 他以他獨特創立的滴畫而著名。

* 同時享有相當的盛名和惡名:他被認為是一名大部分時間隱居的畫家;他具有反覆無常的脾氣,且有嚴重的酗酒問題。

* 生於懷俄明州的科迪,1929年移居紐約,進入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在托馬斯·哈特·本頓(Thomas Hart Benton)門下學習;1938年到1942年間,為聯邦藝術工程工作;1943年開始轉向抽象藝術。1950年代到1960年代,他透過「文化自由議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受到中央情報局的支持。* 1946年徹底拋棄了現實主義,他的畫迅速發展成為激烈的情感的傾瀉。* 滴畫:他的方法是將美國產的油漆從罐中倒出, 油漆順著放在罐中的木棍流出,這樣一條不間斷的色『線』便在畫布上形成。線的特徵是由繪畫者身體上和繪畫材料上的近乎無限的變化決定的:顏料的粘度(通過減少厚度和稀釋來加以控制);傾倒的角度和由此而產生的傾倒速度; 波洛克身體特別是手腕、胳膊和肩膀所表現出的力度, 他時而急馳掠過, 時而充滿節奏韻律。* 「彩瓷漆」,金屬漆等作為顏料,以及各種材質的紙張畫布和多樣的工具。為了得到顏料滴濺、潑灑而成的線條,波洛克經常在一個鐵皮罐的底部鑽個洞來漏下顏料。* 行動繪畫:他完全擺脫了受制於手腕,肘和肩的傳統作畫模式,對於作品完成後的樣子事先並不知曉,而是通過讓整個的身體無意識性、即興、隨意的自由運動。時將顏料用「滴畫法」應用於畫布和畫紙上,這種無意識性,即興繪畫方法就是著名的「行動繪畫」。* 從對具體對象有選擇性的描繪到完全脫離物像,從對畫面形式有意識的控制到融自身行動於畫面中,他終於探尋到了這一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滴畫法」。只有這抽象無定形而又自由不羈的滴畫形式才能儘可能的展示其豐富的內心情感。因為波洛克所探求和實驗的繪畫技法,更注重線的連貫, 而傳統的筆繪作品在不斷的補充和調整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運用一些間斷不連貫的線。

*藝術家女友,李·克拉斯納:在發展出他特有的技術前,因為過於專注於創作卻沒有突破,作品銷售不佳,加上個性怪辟、神經質的性格而無法靠兼職謀生,而一度須靠其兄弟及後來成為其妻的女友李·克拉斯納接濟度日。

從命名到編號

波洛克不希望觀眾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任何形象的元素,因此放棄了對作品的命名,轉而使用編號。對此,波洛克表示:「被動地接受這幅畫提供的意象,而不要先入為主地帶著主觀印象去尋找主題。」波洛克的妻子克拉斯納說波洛克「以前會給他的畫進行傳統的命名,而現在只是對他們進行編號。編號是中立的,他們使得人們把作品作為純粹的畫來對待。」

 

波洛克在1956年8月11日晚上因為酒後駕駛超速,發生交通事故而喪生。在他去世後,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於1956年為他舉辦了一場紀念回顧展,並在1967年舉辦了一場更為全面的大型展覽。1998年和1999年,MoMA和泰特不列顛分別為他舉辦了大型的回顧展覽。[1][2]

【評論主題】24. 一位十九世紀的法國畫家,主張藝術應以現實為依據,反對粉飾生活,他曾說過:「我不會畫天使,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請位此藝術家是誰?(A)達利(Salvador Dalí) (B)庫爾貝(Gu

【評論內容】

古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年6月10日-1877年12月31日)

 

*法國寫實主義畫家*創作泉源來自家鄉法國的奧南,身為農家子弟,他深深感受人與土地的連結,故鄉野景致始終是庫爾貝畫作裡重要的元素之一

*二十歲那年,他前往巴黎,並在羅浮宮內大量臨摹經典畫作,舉凡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卡拉瓦喬(Caravaggio)等,都是他學習繪畫技巧的楷模。

*當時畫壇崇尚古典與浪漫主義,並無法滿足年輕氣盛的庫爾貝。庫爾貝來自農家,他明白底層社會的苦,深知這個世界並不如藝術作品中描繪的那麼美好。庫爾貝自1848年被選入巴黎沙龍後,一改十九世紀盛行的史詩、聖經與神話主題,轉以鄉村生活情節與勞動者為主角,為創作生涯揭開新的序幕。

*作品:真實的社會寫實樣貌

「我不會畫天使,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居斯塔夫•庫爾貝

 

《採石工人》(The Stone Breakers):

寫實作品的初試啼聲。畫中身穿破舊衣裳的採石工人勞碌地工作著,遠方明亮的天空與他們所在之處的黯淡相對比,彷彿透露出無法改變現實的無奈,而他們的貧困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任何印記,就如同畫中一老一少那不被窺見的臉部與神情。

代表作:《奧南的葬禮》與《畫室裡的畫家》(The Artist' s Studio):

真實呈現資產階級、教士以及農民的生活景況,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物不再被隔離、畫中的景致不再浮誇與神聖化。

《世界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World):

被喻為「繪畫史上最大膽的作品之一」,幾世紀來因為這幅畫而引發的爭議始終不曾間斷。這幅畫如實描繪女性私處,強調人類的起源來自女性,而非上帝。此外,庫爾貝畫作裡真實的表現,大方裸露的大腿、濃密的體毛,讓人們即便到現在,在觀看這幅畫時,還是備受震撼。

*晚年投身於政治,爭取法國建立共和政體,他因為在1870年加入巴黎公社,導致其後遭逮捕並在牢獄中待了六個月。出獄後庫爾貝前往瑞士繼續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最後在異鄉終老而死。

「求知便是為了實踐。」在庫爾貝的一生中,可以感受到他將自己所感知與體悟的一切盡情宣洩在畫布上。不畏懼世俗眼光,庫爾貝用他犀利卻含有溫情的畫筆,繪出簡單卻最為重要的價值。

 

【評論主題】15. 關於版畫印製原理相關敘述,何者有誤?(A)凸版是在木材或橡膠版上,以刻刀等工具將無圖像等部分剃除,在凸起的表面覆以顏料並蓋上印刷紙施壓,早期鉛字活版印刷即一例 (B)平版是利用油水融合原理來印

【評論內容】平版是 利用油水融合原理來印刷,特點是繪畫性強,平常閱讀的雜誌大部分都是利 用此原理印製-->油水分離資料來源:https://www.mindscmyk.com/2020/06/24/printing-knowledge-7-plate-difference/

【評論主題】3. 元代畫家中其繪畫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貴有古意」和「書畫同源」,是誰呢?(A)倪瓚 (B)王蒙 (C)黃公望 (D)趙孟頫。

【評論內容】趙孟頫

* 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人,原本為宋朝的貴族,後來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成為元朝大官。他是個十分有才氣的書畫家,山水、人物、馬、花竹和書法樣樣精通。* 以書法之筆來繪畫,追求筆墨合一的風潮時尚,使元代的山水畫起了重要的變化,也將中國傳統山水畫帶進另一新的境界。* 繪畫:《松雪儒集》中主張「以雲山為師」,「作畫貴有古意」和「書畫同源」,為文人畫的創作奠定了理論基礎。「書畫同源」:書法及繪畫的原理基本上是相通的;而另一層涵義則為透過筆墨的韻味來表現畫家學養、品格操守及感情思想,因此優秀的書畫作品皆能反映出書畫家的內在修養。這種特殊的理論使得文人畫家更加有意識地去追求筆墨的情趣,進而豐富和發展了山水畫的表現方法,並創造了個人風格的多樣化。

* 「存古意」:反對用筆纖細、色彩濃厚、風格柔媚的南宋院體畫風,力求追唐、五代、北宋遺風,並於創作過程中身體力行。《鵲華秋色圖》。此圖描繪秋天景色,地平線上矗立著現今山東省境內兩座山,右方是雙峰突起,陡峭的華不注山,而左方平緩圓平頂的即為鵲山,兩山之間是平坦的原野,散落著數間茅舍,河灘上還有張網的漁人。兩座山峰主要是以深藍色為主,與洲渚的淺淡和樹葉深淺不一的青色,成為同色系的變化,而斜坡和淺水邊則以暖色系來形成互補,這樣的色調運用的相當洽當。觀看此圖,會有平靜、淡泊之感,不像宋代的繪畫作品那樣追求形似和質感,而是以瀟灑、鬆動、乾溼相間之筆寫出,別有一番清幽淡遠的韻味。《浴馬圖卷》講求表達畫家的思想與內涵,乃是藉由千里馬的不得志,只能充作皇家禁苑點綴太平的寵物,來抒寫自己被元廷牽住、不得重用的尷尬處境。

墨竹:則表白自己的清高。山水畫含有寄趣林泉、向往自由的情感。除了使畫面寄托更多的思想,他還含蓄地題詞作跋,將文人畫的表現形式推向新的高峰,書卷氣更為濃郁。

* 趙孟頻雖極力提倡以書畫同源和存古意,但他並沒有忘記觀察對象,師法自然,也正是這樣細微、深入的觀察,使他在中國繪畫史上佔了極為重要的地位。著名的「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皆受到他最直接、最深刻的影響。

【評論主題】13. 下列臺灣藝術家與作品配對何者有誤? (A) (B) (C) (D)

【評論內容】1830,李石樵《市場口》

李石樵

*1908 年出生。1923 年考入台北師範學校,受教於當時任職該校的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

*在年少的李石樵心中,覺得老師的作品高不可攀,但石川老師對他在繪畫興趣上的啟迪卻意義深遠,加上他喜歡參加老師、學長組成的假日寫生會,使其繪畫有長足的進步。

*十九歲即以〈台北橋〉一作入選台展,使李石樵往後有興趣向藝術之路邁進。1929 年到東京,雖經三度應考才考入東京美術學校,終得一償宿願。

*因家庭遭逢變故,也使李石樵經歷許多家庭方面與經濟上的巨大壓力,但終能排除萬難,得以在日本及台灣官方展覽中一露頭角,並於 1941 年獲得第一位日方辦文展的「免審查」資格,這是台籍畫家當時無上的光榮,長久的努力終有回報。*《市場口》,是李石樵三十七歲所作,此時正是他從日本歸國後的第二年,當時他身為臺展推薦級與帝展免審查的畫家身分,自然是畫壇重心之一。描寫臺北市永樂市場出口處。身著旗袍的女子入畫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一種反映,畫面中人物各有各的神情動作,但彼此之間的位置安排,都有相互牽引與呼應的力量,前方瘦骨如柴的黑狗,是那個時代物質缺乏的象徵,而海派女子,依舊衣著光鮮,打扮摩登,形成社會對比,這是藝術家對社會以反諷的手法所作的批判。西洋美術與東洋畫之引進。

【評論主題】11. 郭雪湖自幼對繪畫展現濃厚興趣,代表作《南街殷賑》相關敘述何者有誤?(A)「殷賑」指的是繁華、富饒之意 (B)圖中郭雪湖以誇張、戲劇化手法描繪日本殖民時期的臺北永樂町(今迪化街)中秋節之盛況 (

【評論內容】(B)描寫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口節慶熱鬧景象郭雪湖   (1908 - 2012)郭雪湖生於台北大稻埕,早年曾跟隨陳英聲習國畫及水彩,又從蔡雪溪習畫,日後更跟隨鄉原古統學習。他注重寫生,尤其對台灣林木與磐石的觀察,以濃豔的膠彩設色,表達獨特的鄉土景緻,並以此在戰前官辦美展中大放異彩。1964年他移居日本,以風景、靜物為創作主題,受西洋繪畫影響,強調立體表現。之後郭雪湖移居美國,仍以風景創作為主。《南街殷賑》1930年(D)。為郭雪湖以誇張、戲劇化(B)手法描寫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口節慶熱鬧景象,廟口擁擠的市井小民忙碌紛擾,五彩繽紛的招牌遠近林立,不但有日本人回「內地」所需購買的台灣特產禮品店,也有中國的藥材店,還有寫著英文字樣的店面,由此可見當時台灣商圈的繁華多元,全圖也充滿社會現實性及視覺趣味性。「殷賑」在日語則意為熱鬧繁榮之意。(A)1983年,《南街殷賑》與色稿、底稿版本三件被納入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C),當代則定期舉辦相關展覽活動。

【評論主題】7. 國內目前實際執行「全國學生美術比賽」業務的單位是?(A)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B)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C)國立臺灣美術館(D)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評論內容】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實施要點目的:為增進學生美術創作素養,以及培養國民美術鑑賞能力並落實學校美術教育,特舉辦此項比賽。組織:設立「107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由下列單位組成之。1. 指導單位:教育部2.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3. 協辦單位: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參賽作品組別及類別  一、組別:   初賽分國小組、國中組、高中(職)組,決賽另增加大專組。   (一)國小組:包括公、私立國小學生。   (二)國中組:包括公、私立國中、國中補校、高中附設國中部、完全中學國中部學生。   (三)高中(職)組:包括公、私立高中職日夜間部與進修學校學生、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及      五專前三年學生。   (四)大專組:除社區大學(學院)外,包括公、私立大專院校日夜間部學生、進修學校學生、          推廣部學生、五專院校日夜間部後二年學生及研究生。  二、類別:   (一)國小組分繪畫類、書法類、平面設計類、漫畫類、水墨畫類、版畫類等六類。   (二)國中組、高中(職)組及大專組分西畫類、書法類、平面設計類、漫畫類、水墨畫類、      版畫類等六類。

這是考古題,大家狂刷題沒有錯的~~~

【評論主題】6. 以下關於地景藝術(Land Art)的敘述,何者為非?(A)地景藝術創作者的靈魂與身體,同時出現在創作裡,這是過去畫家並未呈現的(B)創作材料多直接取自自然環境,例如泥土、岩石、有機材料以及水等

【評論內容】

地景藝 術並未受到工業文明國家的青睞,原因在於歐美先進國家公民對社會污染和大自然的 動植物保護觀念淡薄-->地景藝術發展於 60年代末美國、 70年代初歐洲地景藝術

定義 : 

指作品在自然風景中,或有關自然環境,並與大地產生關係。從風景及大自然中吸取靈感,並與之形成一種對話關係。大地作品(Earthworks), 指的是作品置放於風景中或有關風景之作;與大地有所接觸。

 

背景:

1. 從極限藝術裏終止裝飾的傳統這一觀念分出來,又銜接「非藝術」及「反造型」而在當代藝術裏大行其道。

2. 反對市場經濟制,也不願淪為畫廊、美術館下的附庸角色,認為這些都是人為的制度,會因官僚而僵化,在此制度之外,其他的可能性及發展會受到限制,唯有迎向自然才是生生不息的。

走進自然,並喚起生態及地理環境的意識,又重新再去發掘古老文化的傳統

 

特色 :

1.只能在某個特定景觀裏,方能實現其「理想」,但與觀念藝術大不同的是 : 後者只停留在計劃層次,而前者則需克服執行該計劃時,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2.重視自然之原貌,對其所執行作品之地點的改觀都減至較少的層面,他們亦希望喚起人們對所處環境的重新認識。

3.一般而言,他們選擇的地點是人們較不常涉足之處,如高山、沙漠、大海等。

4.地景藝術因其屬性而會產生許多短暫性的作品,而最終得依靠照片或錄影方式去紀錄,這種現象也突顯出,經由作品在風景中的符號之揭示,而與大自然產生共生之態度的特性,例如 Oppenheim在美國的首件作品,便是紀錄下大地四季

的變化,以及氣候的轉變之過程。

5.有些藝術家也同時在思考於大環境中,有關藝術功能的問題,例如R. Morris所質疑有關在工業使用過後的土壤改良問題,是必須經由公眾力量去執行的。

6.有些地景作品施展其巨大的尺寸,以取得一種塑造大地的氣勢

 

克里斯多.耶拉瑟夫(Christo Jaracheff)

*出生於西元 1935 年是保加利亞的美籍藝術家

【評論主題】2. 美國藝術家於1979年以《晚宴》(The Dinner Party)為題的展覽,整個作品以邊長46呎的正三角形餐桌構成,中間地板佈滿磁磚,並飾以999位女性簽名,成為當代女性主義藝術的代表作,請

【評論內容】

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的《晚宴》 

 

(1939~)

*生於一個左翼猶太家庭,美國女性主義藝術家,美術教育家。

*1969年首先在加州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提出女性藝術課程,除了強調女性重新自我認同之外,也以女性集體合作創作方式,取代男性競爭的模式。

*1971年,她與米蘭·夏比洛以及學生們,在校外祖一空屋,合作出引起各方關注的《女人屋》,除了展現女性生活經驗中的幻想與現實外,並且再度肯定了向來被視為女性工藝的傳統生活藝術製作,也點出女人一生為容顏所鎖,害怕失去了容顏就失去男人。

*1973至1979年間,芝加哥與數百多名支持者長籌合作而完成《晚宴》的巨型裝置,正式以女性陰戶作為女權的象徵。在這個三角形的金宇塔式平台上,記著999位在歷史上較具代表的女性金色名字,桌面上放的是,29套由女性陰戶轉型而來的陶瓷餐具,餐具下墊著39片美麗的刺繡縫綴桌巾,每一位置紀念看39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歷史人物。

 

【評論主題】3.以下何者不是臺灣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 」的創作作品 ?(A)〈聆聽花開的聲音〉(B)〈眩轉人生〉(C)〈乘風逐光〉(D)〈日光域〉

【評論內容】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 豪華朗機工由四位八零年左右出生的新銳藝術家陳志建、林昆穎、張耿豪及張耿華,因[混種概念]而成軍,作品風格以[輕鬆異境 陽光飄浮]而著稱,他們取材於自然環境,憑著狂想討論奇觀社會中的人性思維,將極度的科技整合極度的人文,利用「音樂、視覺、裝置、文本」共陳手法,使面向千變萬化,作品跨界戲劇、電影、舞蹈、建築、流行音樂、經濟行為,正因為不斷地徹底融合,豪華朗機工這個藝術品種,於焉誕生 。(A) 〈聆聽花開的聲音〉台中花博后里森林園區內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藝術與台中市政府及12個在地單位共創,結合藝術、人文與科技,以697朵火紅色機械花組成,長寬高各15公尺。伴隨晝夜光影變化、大地與...

【評論主題】49. 關於文物的配對,下列何者錯誤?(A) 宋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B) 唐三彩─胎上繪以各種高溫釉料燒成(C) 「成化鬥彩」─結合釉下彩和釉上彩(D) 「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

【評論內容】

 

 

(A)唐三彩─胎上繪以各種高溫釉料燒成--->低溫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種釉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所謂唐三彩,是指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後來也用來泛稱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種,如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但主要以黃、綠、褐(白、赭、藍)三色為主,所以稱之為「三彩」。

採用二次燒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窯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經過冷卻,再於胎上繪以各種釉料入窯進行釉燒。唐三彩是一種低溫(850℃-950℃)釉陶器,由於實用性較差,生活用器早已不存,故並無任何存世器,故唐三彩主要為出土器,即用於隨葬,即冥器和俑,但由於唐代古窰的出土,也有一些殘破不堪的生活用品、如花瓶出現。

唐三彩種類很多,主要分為人物、動物和器物三種。人物有文臣、武將、貴婦、男僮、女僕、藝人、胡人等。動物有馬、駱駝、牛、羊、獅、虎等。器物有盛器、文房用具、室內用具等。古時,唐三彩很少用作日用品和陳設品,大部分用作隨葬品,主要出產、流行於中原地區,供這一帶的大小官僚們使用。隨著唐朝陵墓的發掘,大量隨葬品唐三彩得以面世。隨葬品唐三彩主要分為器物類,如碗、壺、盤、房屋等;以及俑像類,如仕女、文吏、胡人、樂伎、武士、天王、馬、駱駝等。

唐三彩的藝術造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時代特徵。強壯有力、神態瀟灑的武士俑、天王俑和肥壯豐滿的馬、駱駝等,充分表現了唐初國力的強盛;從臉部稍胖、體態豐滿的女俑,可以看出唐朝人是以胖為美的。

**中國五大名窯,也稱宋代(北宋)五大名窯,是指中國宋朝建立的五個燒製瓷器的大窯。它們分別是:

汝窯:主要產青瓷,有「雨過天青雲破處」的美譽。語出周世宗柴榮。鈞窯:利用鐵、銅呈色的不同特點,出藍中帶紅、紫斑或純天青、純月白等多種釉色,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而不透明的效果。官窯:分南北。北在汴京,南在杭州鳳凰山下。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始燒於晚唐、五代,盛燒於北宋,金、元。以出產白瓷著稱,色澤潔白,不太透明。哥窯:哥窯瓷土脈微紫,質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種瓷釉彩,表面滿裂紋。此窯和弟窯是章氏兄弟兩人所建。

【評論主題】5.臺灣寺廟建築中,位於樑與柱交叉處,雕刻樣式有龍、鳳、花鳥等,有穩定並強化結構及裝飾的功能,稱為什麼?(A)員光(B)豎材(C)吊筒(D)雀替

【評論內容】

*吊筒=垂花/台灣習俗稱花筒-是懸吊在樑下的短柱(不落地的柱子),可將屋頂的重量以槓桿平衡原理分擔後,再傳到柱子上。

-造型:蓮花、花籃等,裝飾效果強。

*員光-「步通」下的雕刻板-功能:穩定樑柱使保持呈九十度角 **補充步通為出口廊大柱間較短的通樑,兩端插入柱中,通常多施以彩繪。* 托木=雀替(北方稱)=插角-增加通樑與柱子間直角的穩定性。-龍、鳳、鰲魚、花鳥等形式表現。鰲魚造形為獨占鰲頭之意,且龍首鯉魚身的鰲魚,能鎮火神、防火災。 

【評論主題】6.虛擬實境(Visual Reality)的 3I 特徵,不包含下列何者?(A)Imagination(B)Interaction(C)invisibilization(D)Immersion

【評論內容】虛擬實境的英文應為 Virtual Reality(VR)利用電腦模擬進而產生三度空間虛擬世界3I特徵:沉浸(Immersion)、互動(Interaction)、構想(Imagination)提供使用者視覺、聽覺及觸覺等感官方面的模擬,在使用者進行移動時,電腦可立即進行運算,回傳3D臨場感,VR整合電腦圖形、電腦模擬、人工智慧、感測、顯示及網路並列處理等技術,係由電腦輔助生成的高技術模擬系統。虛擬實境的使用者在體驗過程中是無法看到現實環境的。

【評論主題】4.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是南臺灣第一座國際級表演藝術場館,為_____建築師所設計,其設計靈感來源為_____。(A) Manfredi Nicoletti、螺旋貝殼(B) Francine Hou

【評論內容】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英語: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全銜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位於臺灣高雄市鳳山區,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文化設施、全球最大單一屋頂綜合劇院,也是南臺灣第一座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由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負責籌備規劃興建,完工後納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為該中心轄下場館[荷蘭建築師法蘭韾.侯班(Francine Houben)以衛武營榕樹群為靈感,設計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基地面積9.9公頃,建物面積3.3公頃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47公頃的衛武營都會公園為鄰,在大片綠意環繞下,場館以極具流線的外觀,流暢的弧度滑入地面,與周圍環境巧妙結合,來自各方的民眾都能肆意的進出,展現劇場與生活零距離的態度。資料來源:衛武營官網

【評論主題】48. 普普藝術作品(右圖)為下列哪一位作者的作品? (A) 安迪·沃荷(Andy Warhol)(B) 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C) 理察·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

【評論內容】(D) 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喜歡把漫畫等現成影像 (Ready Madelmage)放大,而用類似印刷效果的網點或條紋表現出

普普藝術(Pop art)

*命名: 

1954 :首先由英國藝術家阿羅威 (Lawrence Allowey) 所創用,是對大眾傳播媒體所創造出來的「大眾藝術」(Popular Art)的一便捷稱呼。

1962 :阿羅威再把其內涵擴大,包括了利用大眾影像做為美術內容的那些藝術家的活動。當然初創時尚有其他名稱,如「新達達」、「大眾寫實」、「新寫實」等,但最後仍由「普普藝術」獲勝。*作品:第一件普普藝術作品是漢彌頓(C) (Richard Hamilton) 所作。

用拼貼 (Collage) 的技法《是什麼使今日的家庭變成如此的不同、如此的有魅力?》(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於1956年-在白色教堂藝廊所舉行的「明日」(This isTomorrow) 美展。其大小不到一尺四方,天花板是以月球表面的照片黏貼而成。階梯上有一女工用吸塵器正在掃地,沙發上躺著一個裸婦,牆壁上有一古肖像畫和現代化的海報並貼在一起,房間裏充滿了電視機、錄音機等美國式家具。室內中央站了一位健美先生,右手執了一巨大的棒棒糖,上面貼了「PoP」三個字,因此有人總以為普普藝術之名是從這裏來的。

(A)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喜歡把海報或雜誌的廣告放大,直接印刷在畫布上。

【評論主題】1.下列何者非 Video Art 之代表藝術家?(A)Bill Viola(B)Eduardo Kac(C)Nam June Paik(D)Tony Oursler

【評論內容】

Video Art影像藝術★★★★★★★★★★★...

【評論主題】6. 我們通常⽤「斜槓」來形容「不滿⾜於專⼀職業的⽣活⽅式,選擇以擁有多重職業和⾝分的多元⽣活」的⼈。⽇治時期的顏⽔⿓先⽣,同時具有畫家、⼯藝家與設計家⾝分,下列關於他的事蹟何者有誤?(A)曾考察臺灣

【評論內容】

(C) 曾經擔任《民俗臺灣》的美術編輯,繪製了「臺灣民俗圖繪」專欄,介紹了如沙卡⾥巴的⽶糕、永樂市場的排⾻酥等 美⾷,簡直是臺灣早期的美⾷節⽬寫⼿。--->立石鐵臣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獻給台灣的愛。在享譽至今的《民俗台灣》雜誌以專欄及封面形態連載推出,膾炙人口。本書蒐集了八十張珍貴的台灣風土版畫**這些版畫從生活器物到庭園草木,及至於原住民家居,無不刻繪,普遍而深入地描繪了四0年代台灣的素樸風格,也顯印了台灣文化的可貴形象。顏水龍-臺灣工藝之父

*在台灣前輩畫家當中,顏水龍可謂是具備多方位才能的一位藝術家。除了繪畫本身的造詣之外*對於台灣的美術教育、工藝美術的推動,都有相當程度不可磨滅的貢獻。*早年留學日本、...

【評論主題】5. 請按照時間先後排列下列作品的順序,正確者為: (A)ㄅㄆㄇㄈ (B)ㄆㄅㄇㄈ (C)ㄇㄆㄅㄈ (D)ㄅㄇㄆㄈ

【評論內容】1830,李石樵《市場口》

★★★

*1908 ...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不是「 荷蘭⾵格派 (De Stijl) 」成員的作品?(A) (B) (C) (D)

【評論內容】(B)馬歇爾.拉尤斯.布勞耶 瓦西里椅子(...

【評論主題】20. 1855 年巨幅寓意油畫《畫室》(L'Atelier du peintre) (如右圖),畫中人物有來自不同階級的人,代表學院藝術的裸體擬人像,以及包括詩人波德萊爾在內的巴黎社會精英

【評論內容】

古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年6月10日-1877年12月31日)

 

*法國寫實主義畫家*創作泉源來自家鄉法國的奧南,身為農家子弟,他深深感受人與土地的連結,故鄉野景致始終是庫爾貝畫作裡重要的元素之一

*二十歲那年,他前往巴黎,並在羅浮宮內大量臨摹經典畫作,舉凡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卡拉瓦喬(Caravaggio)等,都是他學習繪畫技巧的楷模。

*當時畫壇崇尚古典與浪漫主義,並無法滿足年輕氣盛的庫爾貝。庫爾貝來自農家,他明白底層社會的苦,深知這個世界並不如藝術作品中描繪的那麼美好。庫爾貝自1848年被選入巴黎沙龍後,一改十九世紀盛行的史詩、聖經與神話主題,轉以鄉村生活情節與勞動者為主角,為創作生涯揭開新的序幕。

*作品:真實的社會寫實樣貌

「我不會畫天使,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居斯塔夫•庫爾貝

《採石工人》(The Stone Breakers):

寫實作品的初試啼聲。畫中身穿破舊衣裳的採石工人勞碌地工作著,遠方明亮的天空與他們所在之處的黯淡相對比,彷彿透露出無法改變現實的無奈,而他們的貧困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任何印記,就如同畫中一老一少那不被窺見的臉部與神情。

代表作:《奧南的葬禮》與《畫室裡的畫家》(The Artist' s Studio):

真實呈現資產階級、教士以及農民的生活景況,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物不再被隔離、畫中的景致不再浮誇與神聖化。

《世界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World):

被喻為「繪畫史上最大膽的作品之一」,幾世紀來因為這幅畫而引發的爭議始終不曾間斷。這幅畫如實描繪女性私處,強調人類的起源來自女性,而非上帝。此外,庫爾貝畫作裡真實的表現,大方裸露的大腿、濃密的體毛,讓人們即便到現在,在觀看這幅畫時,還是備受震撼。

*晚年投身於政治,爭取法國建立共和政體,他因為在1870年加入巴黎公社,導致其後遭逮捕並在牢獄中待了六個月。出獄後庫爾貝前往瑞士繼續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最後在異鄉終老而死。

 

「求知便是為了實踐。」在庫爾貝的一生中,可以感受到他將自己所感知與體悟的一切盡情宣洩在畫布上。不畏懼世俗眼光,庫爾貝用他犀利卻含有溫情的畫筆,繪出簡單卻最為重要的價值。

 

 

 資料來源:非池中藝術網

【評論主題】1. 1926 年的《釋迦出山像》木雕(如右圖),其複製品被列為中華民國重要古物,原件今僅存石膏原模、鑄銅複製品。是哪一位臺灣藝術家的作品? (A) 朱銘 (B) 蒲添生(C) 楊英風 (D) 黃土水

【評論內容】藝術家-黃土水   (1895 - 1930)黃土水生於台北艋舺木匠的家庭,自小就展露了木雕的天份,12歲跟鄰近佛像雕師學習佛像木雕,接觸福州系神像雕刻,自然醞釀了對雕刻藝術的興趣。1905年台北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畢業獲勤學獎之後,黃土水返回大稻埕公學校任教。1915年獲保送進東京美術學校木雕科,成為第一位留學日本學美術的台灣青年。1920年以(山童吹笛)一作初次入選第二屆帝展,是第一個入選帝展的台灣人。黃氏雕塑的造詣與成就,除木雕,石雕外,並觀摩各家所長塑造出自我風格,展現驚人的才華。黃氏自1920年以後,作品就連續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在當時的台灣藝壇造成震撼,並對當時愛好藝術的台灣學子,產生極大的鼓舞。黃氏的創作,首先由民間傳統藝術入手,之後融合學院紮實的訓練,並吸收法國羅丹的雕塑觀念,終而造就純熟的雕塑功力,而其創作題材特別以探索台灣鄉土風物的表現,特別是「水牛」系列作品最吸引人心。1930年黃氏因積勞成疾病逝日本,享年36歲。

資料來源:臺北藝術美術館重要作品:

Taiwan Buffalos 水牛群像

【評論主題】4.1900 年代英國主流社會對於英國藝術的認知,還停留在前拉菲爾傳統、透納的前印象派寫生藝術、亨利摩爾領軍的現代主義雕塑、大衛霍克尼的寫實畫風之際,一股青年藝術家的騷動,卻在身體、性慾望、自然與人文

【評論內容】

法蘭西斯・培根以平面繪畫著稱。非題目中所提結合新媒體、雕塑装置與現成物複合質材的創新手法。

(A) 法蘭西斯・培根以粗獷、犀利,具強烈暴力與噩夢般的圖像著稱。

Francis Bacon,(b)1909.10.28-(d)1992.04.28

*20世紀40年代英國獨特現代主義形象畫家(形象畫家,指專以畫人物肖像或人物為主),他的繪畫充滿噩夢般的暴力扭曲和粗曠,亦有人歸類於超現實主義。

*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從小患哮喘病需嗎啡來減緩症狀,導致找不到心靈歸宿,也未有正規教育。

*孩童時喜愛穿戴女性衣物,同性戀傾向使家庭關係緊張,當父親發現他穿母親衣物時被逐出家門。之後前往柏林和巴黎,過著同性戀夜生活,走訪畫廊就此對藝術產生興趣。 

1929年從事設計。直到他深受畢卡索作品的影響,他的畫家路展開。1944年《以受難為題的三張習作》(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以三聯畫形式,人形變異的野獸,大量橘色背景,流露恐怖詭譎。1940年至1960年抽象頭部和身體肖像為題,1949年《Heads in a Room》為這系列作品。40年代中以耶穌受難和半人半獸。 

*二戰後深受災難折磨,大屠殺成為培根作品視覺描述,充滿痙攣恐怖扭曲的人物形象,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陳述絕望。1953年《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的習作》是以西班牙畫家委拉士開茲的教皇肖像加以變形的作品,教皇大聲尖叫伸直著脖子,淒厲喊叫聲劃破孤寂。培根以委拉士開茲的教皇為本,改畫50多幅的畫作。*1970年培根愛人George Dyer自殺後,他開始較私人的創作。晚期培根的創作最著名為《Study for a Self Portrait –Triptych》。 

*培根說:「力圖把某種感情形象化」,誘捕真實,營造緊張、歇斯底里的氣氛。他死後知名度提高,2013年培根的畫以將近2億美元賣出,超越孟克《吶喊》。英國柴契爾夫人曾說他是「那一位畫那些可怕的畫的人」。培根的故事曾被拍成電影《Love Is the Devil》,他的畫和人生交織著激情肉慾、恐懼、真實與夢境碰撞,即使他的藝術充滿悖論,但他的作品喚醒我們真實人性,他的畫訴說著他的人生「藝術家不是生來就是藝術家,而是生活環境、人生際遇與運勢共同造就而成,絕非遺傳,謝天謝地。」

【評論主題】2.下列對於書法字體的流變何者敘述錯誤:(A)隸書始於秦代,為漢代通行文字。(B)「解散隸法 ,用以赴急」使書寫速度加快,指的是行書。(C)楷書在唐代為官定文字。(D)宋四大家皆為行書著名。

【評論內容】

(B) 「解散隸法 ,用以赴急」使書寫速度加快,指的是行書。--->草書《書品論》所言:「草勢起於漢時,解散隸法,用以赴急。」-->章草源出於隸,是將隸書速寫而成的。補充:宋,書法四家

宋朝書法四大家

宋朝書法四大家中,蔡襄最長,再來是蘇東坡、黃庭堅、米芾。但時人常以蘇東坡居首,因此稱四大家時,以蘇、黃、米、蔡論列。

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謨,是北宋仁宗朝時的進士,以直言敢諫聞名,對經濟政策與地方建設貢獻很大。但他最受人推崇的,仍是他的書藝。蔡襄的書風由於相當典雅而又極具法度,且善寫各類書體,在當時深受到皇帝的喜愛。

蘇軾

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因文字獄被貶黃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術卻有不朽之地。中國北宋文豪,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遊並稱蘇陸;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寒食帖/天下第三行書,收於臺北故宮

【評論主題】3,某位藝術家於 1955 年投稿於當時書報,主張以下:『一、現代國畫不要揚棄舊的題材,…,二、應實踐南齊謝赫六法論…三、六法中的"應物象形"、隨類賦彩"即今之為寫生,&

【評論內容】資料來源: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80/server/api/core/bitstreams/9084458d-4cf7-42c8-8673-5b6ecf0a24dd/content

【評論主題】21. 2020 年,新北市教育局和文化局合作推動「藝術 STEAM 教材開發計畫」,希望透過藝術STEAM 的教案開發、教師增能研習及親子的共學課程,逐步實踐新北市藝術 STEAM 的教育。關於藝術

【評論內容】

STEA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

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跨學科教學(C)-->跨域(A)方法,讓學生在數學邏輯的基礎下,藉由動手建構工程與呈現藝術美學,來學習科學和技術的內涵。(D)

【評論主題】49. 關於美術館教育的特質,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若典藏品是博物館的心臟,教育則是博物館的靈魂。(B)博物館的學習環境是自由開放的。(C)「教育」是博物館功能的唯一任務。(D)美術館教育補強了學校

【評論內容】

傳統博物館具有四大功能:典藏、展示、推廣以及研究,今天對博物功能要求,已經超越了以上四大功能,更強烈要求博物館並不一定非要有物質性的標本,反而是應著重於教育、資訊、傳播、休閒。

 

現代博物館強調休閒、資訊、傳播、教育功能

其中在現代博物館的經營管理中,教育不僅是博物館對社會的責任,也是首要的任務(黃淑芳,1997)

1. 依不同年齡層安排活動,使民眾終其一生參加學習

2. 把活動送上門,使民眾在各種環境中學習:傳統博物館過於精緻化的知識使得觀眾是被動上們,僅少數人使用,美國近代強調博物館必須對觀眾開放主動接近成為民眾生活一部份:

   (1) 注重行銷

   (2) 館內走向館外,如巡迴展示、支援學校教學、資訊透明化

 

3. 寓教於樂,引導民眾自我學習:過往「請勿動手」的博物館,增強很多休閒性的設備,並強調民眾參與,配合科技使民眾可依據自己的能力去探索學習

 

4. 生活化的教育,以促進民眾全人的發展:注重人性化與生活化,朝向社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的方式法發

 

參考資料:http://web2.nmns.edu.tw/PubLib/Library/quaterly/199710_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