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82.若想要增進幼兒操作性動作技能,下列哪些動作有幫助? 甲、運球 乙、攀爬 丙、投擲 丁、側併步(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以上皆非。

【評論內容】

根據美國學者Gallahue的觀點,基本動作技能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非常的重要。舉凡蹲、彎、扭、揮、擺等「穩定性技能」;跑、跳、前併、跨跳、側併、爬行等「移動性技能」;以及投、接、擊、踢、運、盤等「操作性技能」,以上三大類皆屬於基本動作技能。乙丁皆為「移動性技能」,故選(C)甲丙

【評論主題】69.在班級經營的九大管教策略中,教師使用的獎勵制度指的是哪一種策略?(A)指導 (B)行為改變 (C)團體程序 (D)自我控制。

【評論內容】行為改變術是指透過系統,有計畫地運用教育學原理,使用增強(reinforcement)的方法,幫助行為有問題的學生減少或消除不良行為的教育過程,是心理學,行為科學和教育學長期發展並相互結合的產物。行為改變術主要包括:正面加強法,即獎勵,鼓勵,樹立榜樣;逆向加強法,即懲罰,取消獎勵;及正反結合加強法,即鼓勵積極行為,批評不良表現。

【評論主題】61.美美老師在進行主題課程時,先從內容與活動開始,重視整體教學的過程與幼兒學習過程中的經驗,給予幼兒自由創造的機會,請問美美老師採用的課程發展模式是屬於下列那一個模式?(A)寫實模式 (B)情境模式

【評論內容】目標模式:重學生的「產出、結果」,是被動學習的教育觀。代表人物:巴比特(J. Franklin Bobbit)、泰勒 (Ralph Winfred Tyler),重視講述法、精熟學習法、電腦輔助教學法歷程模式:此課程模式,強調的是教育的方式與教學的過程,並不是教育的內容,且重視學習者的主動學習教師的專業思考。重學生的過程、投入程度,強調教師與學生在教室情境中教與學的互動歷程,認為課程是由師生所共同建構的,是主動學習的教育觀。 代表人物:赫斯特(P. H. Hirst)史點豪斯(L. Stenhouse),重視發現或探究式的教學法,包含討論學習法、發現學習法、價值澄清法、問題解決法、批判思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情境模式:又稱情境分析模式文化分析模式,基本假定是以個別的學校及其教師作為課程發展的焦點,即「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促進學校真正改變的最有效方法,代表人物:史克北(M.Skilbeck)羅通(Denis Lawton),重視潛在課程、非正式課程、空白課程、兼採目標模式與歷程模式教學法,例如:學校本位課程 依據題幹所示,故選(C)歷程模式資料來源:http://edu-exam-note.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_13.html

【評論主題】58.蒙特梭利教室中教具與環境的擺設及教具的設計,以課程內容的組織原則來說,大部分屬於哪一類原則?(A)統整性原則 (B)關聯性原則 (C)程序性或順序性原則 (D)均衡性原則。

【評論內容】

教材組織原則:(前三個由泰勒提出)

1.繼續性:重複舊經驗或討論已有的經驗,以利幼兒學習。

2.程序性:以舊經驗為基礎,再加深新經驗,引導新經驗學習。

3.統整性:各教材間互相連貫。

4.相關性:不同領域的課程或科目呈現相關主題。

5.均衡性:各領域之間的均衡,不可以偏重某領域

依據題幹,蒙式教具其使用方法,是先由教師做正確的示範,並設法引發兒童的學習意願,兒童再依循自己的內在需求,自由的選擇教具。因為教具本身具有間接預備的創造性與控制錯誤的秩序感。

故答案應選(C)程序性或順序性原則

【評論主題】21.王老師想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哪一個策略不適合?(A)問開放式問題 (B)給幼兒充足時間實現創意 (C)提供獎賞鼓勵幼兒的創造性成品 (D)給幼兒充分的安全感。

【評論內容】(二)人格特質根據 Kneller(1965)綜合各項研究的結果判斷,從若干證明中可見創造性的人格具有較多的自主力,自我滿足,有獨立的判斷能力,當其發現多數人的意見錯誤時,不惜挺身提出異議。資料來源: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80/server/api/core/bitstreams/56139f06-f6ee-4637-ba9b-ffc72254f4b7/content依題幹選項,(C)提供獎賞鼓勵幼兒的創造性成品,剛開始孩子或許會有成就感,但長期下來,孩子很難從自己的成品中感到自我滿足,就很難有創造力,故此策略不適合培養創造力。

【評論主題】1.某位幼兒因為不喜歡幼兒園每天的大肌肉活動,偶然因為肚子痛晚點到幼兒園,使其得以避開大肌肉活動時間,日後便常稱其肚子痛而晚點到幼兒園。這是由於什麼作用的產生的結果?(A)正增強 (B)負增強 (C)

【評論內容】

 

喜歡的增強物

不喜歡的增強物

給予

正增強

懲罰

撤走

削弱

負增強

題幹顯示:大肌肉為幼兒不喜歡的活動→不喜歡的增強物

                  晚點到學校就可以不用參加大肌肉→撤走

                  參考以上表格,故選“負增強”

【評論主題】8. 小亮第一次段考各科目之成績如下:國語 z = 1.2、數學 T = 61、社會 PR = 84、自然跟全班平均數一樣。請問小亮哪一個科目在全班中之相對地位最高(考得最好)?(A) 國語 (B)

【評論內容】

一目瞭然的圖片

國語z=1.2

數學T=61  -›    T=10z+50  -›   z=1.1

社會PR=84  -›    對照圖表   -›   z大約=1

自然全班平均   -›    對照圖表   -›   z=0

分數高低   -›   國語  ›  數學  ›  社會  ›  自然

國語考得最好

【評論主題】5.下列何種教學活動較不符合全語文的觀點?(A)引導幼兒觀察記錄豆芽的成長(B)引導幼兒為扮演角的餐廳命名(C)引導幼兒為英文字母排序並著色(D)引導幼兒設計海報說明照顧班上烏龜的方式

【評論內容】

全語言課程的基本理念:

1.全語言不是一種教學法,而是一種「閱讀教學觀」,兒童應在有意義的真實情境中,使用語言而學習語言,以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像語文教科書、習作本、邊緒化的技巧教學,以及練習簿的教材,都不符合全語言的觀念。

2.教導語言時,不該將語言分割成不同的技能分別教授,而應視語言為完整的溝通系統,讓學習者透過親身經驗來學習。

3.兒童有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兒童沉浸於一個有意義使用語文情境下,會自然發現音與符號間的關係。

故(C)選項不符合,引導幼兒為英文字母排序並著色,已經將語言分割了,並未能使兒童自然發現。

出處參考:王立杰  幼稚教育 考試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