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0 有關共同正犯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片面共同正犯不適用刑法共同正犯之規定 (B)共同正犯間之意思聯絡,不以直接發生為必要(C)犯罪時,不在現場者亦得構成共同正犯 (D)意思聯絡發生在著手前,

【評論內容】

片面共同正犯就是幫助犯。

受幫助之正犯與幫助犯之間無意思聯絡,受暗中幫助。

(這應該是學說上的名詞,非實務上?)

【評論主題】47 關於未遂處罰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不能未遂,必減輕其刑 (B)障礙未遂,得減輕其刑(C)中止未遂,必減輕或免除其刑 (D)準中止未遂,必減輕或免除其刑

【評論內容】

回9F,可參考:

21 甲乙二人相約在山上決鬥,乙重傷倒地無法自行下山,甲下山後良心發現,告知路人,有人受傷, 即返家休息,而乙被另一名山友救下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中止未遂 (B)甲成立準中止犯 (C)甲成立障礙未遂 (D)甲不成立犯罪 地特三等◆法學知識- 106 年 -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法學知識(包括中華民國憲法、法學緒論)

答案: C 

【評論主題】21 關於行政訴訟程序進行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行政法院不得依職權調查事實關係,應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B)當事人合意停止訴訟程序時,法院不受其拘束,得續行訴訟(C)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上訴時,上

【評論內容】行政訴訟法第 183 條 

當事人得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但於公益之維護有礙者,不在此限。

前項合意,應由兩造向受訴行政法院陳明。

行政法院認第一項之合意有礙公益之維護者,應於兩造陳明後,一個月內裁定續行訴訟。

前項裁定不得聲明不服。不變期間之進行不因第一項合意停止而受影響。

【評論主題】50 甲醉倒在便利商店前,揚言自殺,員警據報將甲帶回派出所管束與保護。甲酒醒後趁警察不注意逃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員警依行政執行法執行,屬於刑法上依法令之行為(B)甲在公眾往來的便利商店前揚言自

【評論內容】

33 行政執行法有關管收與管束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管收由地方法院裁定;管束由執行機關依職權決定 (B)管收期限不得逾 24 小時;管束期限則不得逾 3 個月 (C)兩者皆須以公法上義務不履行為前提 (D)兩者執行前皆須經告戒程序 答案(A)線上測驗: /item-33+%E8%A1%8C%E6%94%BF%E5%9F%B7%E8%A1%8C%E6%B3%95%E6%9C%89%E9%97%9C%E7%AE%A1%E6%94%B6%E8%88%87%E7%AE%A1%E6%9D%9F%E4%B9%8B%E8%A6%8F%E5%AE%9A%EF%BC%8C%E4%B8%8B%E5%88%97%E6%95%98%E8%BF%B0%E4%BD%95%E8%80%85%E6%AD%A3%E7%A2%BA%EF%BC%9F+++%28A%29%E7%AE%A1%E6%94%B6%E7%94%B1%E5%9C%B0%E6%96%B9%E6%B3%95..-603291.htm#ixzz5annlwwD...

【評論主題】50 甲醉倒在便利商店前,揚言自殺,員警據報將甲帶回派出所管束與保護。甲酒醒後趁警察不注意逃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員警依行政執行法執行,屬於刑法上依法令之行為(B)甲在公眾往來的便利商店前揚言自

【評論內容】

47 關於刑法第 163 條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便利脫逃已在拘禁力解除之後者,構成本罪 (B)本罪之犯罪主體不含行政執行事件之被管收人 (C)本罪不罰過失犯 (D)若所縱放者非在其職務上逮捕拘禁之中者,不構成本罪答案(D)線上測驗: /item-47+%E9%97%9C%E6%96%BC%E5%88%91%E6%B3%95%E7%AC%AC+163+%E6%A2%9D%E5%85%AC%E5%8B%99%E5%93%A1%E7%B8%B1%E6%94%BE%E6%88%96%E4%BE%BF%E5%88%A9%E8%84%AB%E9%80%83%E7%BD%AA%EF%BC%8C%E4%B8%8B%E5%88%97%E6%95%98%E8%BF%B0%E4%BD%95%E8%80%85%E6%AD%A3%E7%A2%BA%EF%BC%9F++%28A%29..-1090013.htm#ixzz5anleey9W

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105 年 - 105年...

【評論主題】11 我國傳統法律之特色,下列何者錯誤?(A)刑法較民法發達 (B)以家族為本位 (C)重視孝道 (D)有縝密的訴訟法

【評論內容】

1. 明代: 方孝孺--瓜蔓抄;株連十族

2. 刑責: 有很多"酷刑"-- 如: 車裂

3. 孝道入律: 如: 丁憂守喪

【評論主題】47 關於刑法第 163 條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若便利脫逃已在拘禁力解除之後者,構成本罪(B)本罪之犯罪主體不含行政執行事件之被管收人(C)本罪不罰過失犯(D)若所縱放者非

【評論內容】

33 行政執行法有關管收與管束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管收由地方法院裁定;管束由執行機關依職權決定 (B)管收期限不得逾 24 小時;管束期限則不得逾 3 個月 (C)兩者皆須以公法上義務不履行為前提 (D)兩者執行前皆須經告戒程序 答案(A)線上測驗: /item-33+%E8%A1%8C%E6%94%BF%E5%9F%B7%E8%A1%8C%E6%B3%95%E6%9C%89%E9%97%9C%E7%AE%A1%E6%94%B6%E8%88%87%E7%AE%A1%E6%9D%9F%E4%B9%8B%E8%A6%8F%E5%AE%9A%EF%BC%8C%E4%B8%8B%E5%88%97%E6%95%98%E8%BF%B0%E4%BD%95%E8%80%85%E6%AD%A3%E7%A2%BA%EF%BC%9F+++%28A%29%E7%AE%A1%E6%94%B6%E7%94%B1%E5%9C%B0%E6%96%B9%E6%B3%95..-603291.htm#ixzz5annlwwD...

【評論主題】47 關於刑法第 163 條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若便利脫逃已在拘禁力解除之後者,構成本罪(B)本罪之犯罪主體不含行政執行事件之被管收人(C)本罪不罰過失犯(D)若所縱放者非

【評論內容】

50 甲醉倒在便利商店前,揚言自殺,員警據報將甲帶回派出所管束與保護。甲酒醒後趁警察不注意逃離,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員警依行政執行法執行,屬於刑法上依法令之行為 (B)甲在公眾往來的便利商店前揚言自殺,構成刑法第 151 條恐嚇公眾罪 (C)員警管束不力,構成刑法第 163 條公務員便利脫逃罪 (D)甲不法脫逃,構成刑法第 161 條脫逃罪 答案(A)線上測驗: /item-50+%E7%94%B2%E9%86%89%E5%80%92%E5%9C%A8%E4%BE%BF%E5%88%A9%E5%95%86%E5%BA%97%E5%89%8D%EF%BC%8C%E6%8F%9A%E8%A8%80%E8%87%AA%E6%AE%BA%EF%BC%8C%E5%93%A1%E8%AD%A6%E6%93%9A%E5%A0%B1%E5%B0%87%E7%94%B2%E5%B8%B6%E5%9B%9E%E6%B4%BE%E5%87%BA%E6%...

【評論主題】30 我國國號中的「民國」二字,在憲法學上係指中華民國是一個:(A)民主國 (B)共和國 (C)法治國 (D)社會國

【評論內容】

我想是這樣,君主立憲國最典型的國家為英國與日本

他們在20世紀上半葉,都以"帝國"為稱,比如大英帝國、大日本帝國;

而中華民國則是民主共和國,故以"民國"為稱。

並且,與袁世凱的"中華帝國"與之對照,意思就明白得多

也就是說,民、帝是國體的意思

【評論主題】37 有關公務員行為責任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公務員須服從上級命令,縱使明知命令違法,仍可作為阻卻違法事由(B)公務員之行為已獲不起訴處分者,機關仍得為懲戒(C)公務員違法行為已受懲戒者,即無須

【評論內容】

公務員懲戒法22條: 

同一行為,不受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二次懲戒。 同一行為已受刑罰或行政罰之處罰者,仍得予以懲戒。其同一行為不受刑 罰或行政罰之處罰者,亦同。

(也就是說: 可能有刑法上或行政法上的不法情事,但最後不受刑罰或行政罰,仍得為懲戒處分;而如果非因刑法或行政法上之不法情事,而受懲戒,不受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二次懲戒嗎?)

國家賠償法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謂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nn

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

nn

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

nn

受損害者亦同。

nn

前項情形,公務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

D選項,分兩層看

1. ...

【評論主題】42 檢察官於何種情形應為不起訴處分?(A)甲在外國傷害乙,乙回國後向檢察官提出傷害告訴(B)非告訴乃論之罪,被告與被害人已達成和解(C)另案已受重刑判決確定,起訴無實益(D)被告受死亡宣告

【評論內容】

死亡宣告:  是私法上的制度,不會發生公法上的效果。

-所以D選項就是說,假設A失蹤七年,受死亡宣告;第八年在某市犯案,檢察官還是會對A上訴。

【評論主題】39 19 歲的甲不具有下列何種能力?(A) 權利能力(B) 納稅能力(C) 訴訟能力(D) 責任能力

【評論內容】

補充:

刑法第19條: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

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n減低者,得減輕其刑。n前二項規定,於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者,不適用之。

 

【評論主題】H. 依提示作答 (5題,第41-45題,每題2分,共10分)【題組】41. This eraser is for Betty and Olive. (依畫線部分造原問句)

【評論內容】

內分泌系統的溝通,像是台北捷運車站告示牌,緩慢而精確。

神經系統的溝通,像是用同頻率的二人用無線電對談,即時又確實。

如果用在組織溝通做比喻的話,或許還是神經系統比較貼切。

【評論主題】四、某新製推進柴油主機缸徑 750 mm,額定轉速 100 RPM,試回答下列問題:【題組】⑴氣缸蓋冷卻空間(cylinder cover cooling space)與氣缸水套冷卻空間(cylind

【評論內容】

(A)《刑事訴訟法》第228條第1項:  檢察官因告訴、告發、自首或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偵查。

【評論主題】一、面對高齡化少子化時代變遷,WHO 在 2002 年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觀念,主張從健康、社會參與以及安全三個面向,提昇高齡者之生活品質。高齡友善城市的面向指標為何?試述都市

【評論內容】

組織的"界限",就像是細胞的"半透膜",只允許需要的東西進入。

進而想想,細胞膜上有被動運輸通道、主動運輸通道等等,都是為了

阻隔不需要的物質,輸入需要的物質。

又比如植物的"卡氏帶"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