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6. 提出「學習階層」,認為任何內容的學習,都有一種最合理、最適當的學習順序,並主張教師應當評鑑學生的先備條件以決定其學習順序,其代表學者是?(A) 奧蘇貝爾(D. P. Ausubel) (B) 布

【評論內容】蓋聶認為教學活動應有合理的次序存在,因此他提倡學習階層(hierarchy of learning)。他將人類學習分八類,表示經由練習或經驗產生的學習,可有八種方式,這八類學習之間有層次之分與先後之別,居於低層的學習簡單,卻是構成複雜學習的基礎。八種由簡至繁的學習如下:1.訊號學習:由反射性反應所引發的學習。2.刺激反應聯結學習:學習者對特定刺激產生的自主性特定反應。3.反應連鎖學習:多重反應連鎖的動作技能學習。4.語文聯結學習:對所學知識以一連串語言文字來表現。5.辨別學習:在多重刺激下對不同刺激給予不同反應的歷程。6.概念學習:將具共同屬性事物用概括性的文字或符號表示。7.原則學習:兩個概念以上的連鎖學習。8.解決問題。

【評論主題】23. 重量背心、T 型凳、彈性鬆緊手環、凝膠座墊等輔具需求的評估,屬於何種專業人員的職責?(A) 臨床心理師 (B) 物理治療師 (C) 職能治療師 (D) 語言治療師

【評論內容】職能治療 :在神經生理、骨骼肌肉系統上,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關節活動度、肌力、感覺、平衡、認知、協調度及日常生活功能減退者。包括:姿態訓練、移位訓練、坐站平衡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7.依照我國現行規定,國民中小學的學年之起始日為下列何者?(A)每年的一月一日 (B)每年的七月一日(C)每年的八月一日 (D)每年的九月一日

【評論內容】第 1 條 教育部 (以下簡稱本部) 為規範各級學校學生學年學期假期,特訂定本辦 法。 第 2 條 各級學校以每年八月一日為學年之始,翌年七月三十一日為學年之終。

【評論主題】31.根據《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的內涵,「教師應能反思專業實踐,嘗試探索並解決問題」應屬於哪一項標準?(A)致力教師專業成長(B)善盡教育專業責任(C)具備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D)具備教育專業知

【評論內容】標準 9:致力教師專業成長  教師應能反思自己的專業實踐,發掘問題,探索可能的解決方 法,並能嘗試精進教師專業發展。  教師應能敏銳察覺學科內容知識、教學方法之變革趨勢及學生特 性之變化,並主動參與校內外各種教師專業進修活動,將所學應 用於實際教學情境脈絡。  教師應參與校內外專業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組織,透過共同探究 學生學習與教育問題,及分享交流教學經驗等活動,建立專業對 話與協同合作教學的機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評論主題】34.為使雙薪家庭父母安心就業,有關政府補助幼兒園辦理課後留園服務相關措施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課後留園服務可以安排相關才藝班活動(B)幼兒園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皆可擔任課後留園服務人員(C)補助

【評論內容】A課後留園服務非課後才藝班,其服務內容應符合幼兒身心發展,並兼顧生活教育。C公立幼兒園全園參與人數達十人即得開班;參與人數未達十人,且幼兒家庭確有 需求者,應酌降收費開班。非營利幼兒園得視需求開班。D非營利幼兒園: 1、 符合第三點第一款補助對象之幼兒,依各非營利幼兒園報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核准之課後留園收費,予以補助。 2、 補助基準依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之行政機關辦公日,自每日下午五時起算以 二小時為上限。但為進行環境整理、清潔消毒及課程討論而停止服務之日,不予 補助。

【評論主題】22.某生上課時不斷和鄰座同學說話,嚴重干擾老師上課。特教教師想利用 A-B-C 分析法了解其干擾行為,下列哪一項是屬於「A」的部分?(A)干擾行為的定義及目標 (B)同儕關係及教室座位安排(C)干擾

【評論內容】1.A:行為的前提事件。(事件) 2.B:個體的行為表現。(行為) 3.C:隨著行為反應而來的後果。(結果;後果)

【評論主題】14. 「教育基本法」的核心理念為何?(A)適性化(B)多元化(C)學習權(D)中立化

【評論內容】第 1 條為保障人民學習及受教育之權利,確立教育基本方針,健全教育體制,特制定本法。

【評論主題】3.依據《幼兒園及其分班基本設施設備標準》規定,室內遊戲空間的設備,自地面以上至多高以下的牆面,應採防撞材質?(A)100公分(B)110公分(C)120公分(D)130公分

【評論內容】第 22 條室內遊戲空間,應規劃玩具、器材、桌椅等收納及儲存空間;並得設置大型固定或小型移動型遊戲器材。前項室內遊戲空間之設備,自地面以上至一百二十公分以下之牆面,應採防撞材質。

【評論主題】26. 有一天,老師生氣地對著曠課率極高的小偉說:「你都不努力念書,長大以後能做什麼?」小偉回答:「有什麼關係,我爸學歷不高,光靠修理機車還不是賺很多錢。」上述對話最能呼應下列何者的觀點?(A)威里斯

【評論內容】題目中的小偉出身勞動階級,他的曠課率極高,顯現對學校教育的抗拒,他回答老師的話顯現對學校文化與價值的否定,認為學校所提供的知識技能與將來的工作無關,或自己將來要從事的工作根本無須從學校習得知識與技能。題目中對話所呈現的,比較符合威里斯(P. Willis)的抗拒文化論的論點:勞動階級青少年主動逃避學校所欲塑造的文化習性,藉以反抗學校文化與價值,並建構自己所衷心認同的文化。因此,他們的學校教育之所以失敗,有其主動形成的成分。

【評論主題】5. 依照兒童的學習速度來決定升級的辦法,此為何者有名的實驗制度?(A)文納特卡制(Winnetka Plan)(B)道爾敦制(Dalton Plan)(C)費爾霍普制(Fairhope Plan)(

【評論內容】

文那特卡制:

華需鵬(Washburne)提出,在文納特卡鎮實施

將每一個學科分成許多單元,每一單元都訂有具體目標,並編製有單元測驗。

由學生自我教學、自我校正,並依照他自己的速度逐步練習,直到熟練為止。

學生準備熟練後才參加單元測驗,測驗若未通過則需再練習、再參加考試,直到通過。

文納特卡制的特徵是打破嚴格的班級、年級限制,採用單元教學設計的方式,允許學生自我控速的學習,直到通過成就測驗為止。

*道爾頓制

海倫‧派克赫斯特(H. Parkhurst) 為代表,在道爾頓實施

學生訂定學習計畫的契約,通過才進入下一階段

強調學生的自學,教師只在必要時提供協助;

學生必須依照自己速度學習,不受其他人的干擾或影響;

不受傳統上課時間的束縛

合約制可使學生瞭解自己的作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文納特卡、道爾頓都是地方名,不是人名!!!

【評論主題】32. 造成帅兒對於自己能力表現過度樂觀的主要原因為何?(A)很少面對失敗的經驗 (B)尚不具有對於勝負的評價(C)不能參照成人對於成就的標準 (D)無法分辨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評論內容】幼兒(學齡前和幼稚園)的內在本質在此時,似乎還沒有清楚的能力概念,對失敗也沒有認知,因此,普遍認為他們對於任何失敗造成的傷害,是免疫的(Dweck & Elliott,1983; Nicholls, 1984; Stipek & Daniels, 1988),畢竟,如果失敗並沒有反映出能力的問題,自我認知就不會因此受損。

【評論主題】25. 如果你是一位心評教師,即將針對某位學前帅兒的語言問題進行診斷,你會選擇下列哪個標準化評量工具?(A)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 (B)西北語句構成測驗(C)兒童口語理解測驗 (D)圖畫式聽覺理解測

【評論內容】

台灣目前可用來評量學童口語能力的標準化工具,彙整如表二所示,並說明如下:1. 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 (陸莉,1988),主要目的為評量三至十二歲學童的詞彙理解能力。2. 西北語句構成測驗 (楊坤堂等,1992),主要目的為評量國小一、二年級學童的語法能力。3. 兒童口語表達能力測驗(陳東陞,1993),主要目的為評量幼稚園五歲至國小四年級兒童的口語或語句表達能力。4. 魏氏智力測驗語文量表部分(陳榮華,1997),主要目的為評量六歲到十六歲學生的語文智商,但也可用來決定語意能力。5. 兒童口語理解測驗(林寶貴、錡寶香,2002b),主要目的為評量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的口語理解能力。6. 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診斷測驗(楊坤堂、...

【評論主題】21. 依據民國 100 年「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所採用 ICF 的分類概念,此分類方式是強調哪一種理念?(A) 個人模式 (B) 醫學模式 (C) 生理模式 (D) 社會模式

【評論內容】ICF取代了以往只關心個人的醫學診斷結果,整合了個人健康狀態在醫學與社會方面的觀點,並且把一個人其生活世界的所有層面(發展、參與、環境…等)都表現在ICF分類當中。雖然診斷對於定義疾病原因、決定醫療處遇來說相當重要,但功能性狀態的侷限,往往才是用來規劃或執行適當處遇的最佳資訊(Lollar & Simeonsson, 2005)。一旦復健小組意識到服務對象每天所需的日常活動參與,便能利用ICF策劃出解決問題的先後順序。(維基百科)

【評論主題】32.張老師負責擬定該校九十八會計年度設備補助計畫,該計畫為期一年,且必須以會計年度為起迄日期。下列何者是張老師在該計畫中所應填入的實施期間?(A)98 年 01 月 01 日 至 98 年 12 月

【評論內容】財政年度,又稱會計年度,是指公司或國家每年制定預算或計算收入的統計時間。但每個國家或其法例所轄的組織各有不同,大抵分成兩類:一是曆年制,一是跨年制。曆年制即是由1月1日起,使用曆年制有中國、德國、法國、波蘭、奧地利、匈牙利、北朝鮮、南斯拉夫、中華民國等。

【評論主題】46. 課程設計模式中,泰勒(R. W. Tyler)提出目標模式,其主張課程設計三大基本原則為何?(A)啟思性、行動性和人文性 (B)學校本位、學生中心和文化性 (C)目的性、系統性和效率性 (D)

【評論內容】目標模式乃依循泰勒(Tyler, 1949)所主張的課程設計三大基本原則為之,此三大原則分別是(1)目的性、(2)系統性、(3)效率性。如同工廠生產線上的input(學生)、process(課程與教學)、output(產品—學習結束)一樣,強調整齊畫一的標準作業流程(SOP),故其優點在於容易設計執行,也容易評量其成效:缺點則是過於工具理性,也忽視人的個別差異和班級氣氛和文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目標模式很容易淪為國家、學校或教師掌控學生學習內容和進度的工具,並沒有關照教育的倫理性與人文性。

【評論主題】33. 伊利希(I. Illich)於「非學校化社會」一書中提出的主要觀點為:(A)實施多元文化教育 (B)建立學習網絡社會 (C)反對任何一種學校制度 (D)支持義務教育。

【評論內容】非學校(deschooling)的真正涵義乃是不要將個人的學習活動,過分地依附於社會機構或社會組織或學校。讓生活在社會中的個人,重新建立起個人與環境間的新教育關係。伊利希主張,今後的社會,應該將學生的學習活動,分散到社會中的其他組織或個人身上,而不要太依賴於學校的教育。伊利希的構想是減少人們對正規學校教育的依賴性,藉此喚醒人們一個應有的認識:即自動、自發的學習,遠勝過學校教師強迫的教學方式。

【評論主題】34.幾位家長小孩即將參與 103 年開跑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他們正在針對此次新實施的「入學管道」進行討論。下列何者正確?(A)黃伯伯:我那金孫小英超會讀書的,只要在「會考」時考取 PR98,她鐵定

【評論內容】(A)教育會考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學力表現。透過事先制定的標準,各科將評量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個等級。 非PR值。

【評論主題】23. 重量背心、T 型凳、彈性鬆緊手環、凝膠座墊等輔具需求的評估,屬於何種專業人員的職責?(A) 臨床心理師 (B) 物理治療師 (C) 職能治療師 (D) 語言治療師

【評論內容】職能治療 :

在神經生理、骨骼肌肉系統上,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關節活動度、肌力、感覺、平衡、認知、協調度及日常生活功能減退者。

包括:姿態訓練、移位訓練、坐站平衡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上肢肌力訓練、上肢功能訓練、手部功能訓練、日常生活功能訓練、感覺功能訓練、知覺認知訓練、協調度訓練、副木製作、輔具諮詢。

T型椅︰提供平衡訓練

重量背心︰提供上身重量感覺,並增加穩定性

【評論主題】19. 針對信度和效度的關係而言,下列陳述何者最為正確?(A) 某一測驗有信度,不一定就會有效度(B) 某一測驗有效度,不一定有信度(C) 某一測驗信度高,效度一定高(D) 某一測驗信度低,效度不一定

【評論內容】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關於這句話的意涵如果懂一點統計,就可 以從「變異」的角度來理解。在此我們就先省略此觀點,先依簡茂發的觀點來說明:(一)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即一個工具得先有好的信度,才有必要探討其效度,好的信度是一個測量工具的最基本條件。(二) 信度是效度的非充分條件:即一個工具就算有高的信度,也未必會有好的效度。所以,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信度低,效度必 低;(其實當信度低,也就沒必要探討效度了,因為沒意義。)效度高,信度必高;效度低,信度未必低。

【評論主題】6. 提出「學習階層」,認為任何內容的學習,都有一種最合理、最適當的學習順序,並主張教師應當評鑑學生的先備條件以決定其學習順序,其代表學者是?(A) 奧蘇貝爾(D. P. Ausubel) (B) 布

【評論內容】蓋聶認為教學活動應有合理的次序存在,因此他提倡學習階層(hierarchy of learning)。他將人類學習分八類,表示經由練習或經驗產生的學習,可有八種方式,這八類學習之間有層次之分與先後之別,居於低層的學習簡單,卻是構成複雜學習的基礎。八種由簡至繁的學習如下:1.訊號學習:由反射性反應所引發的學習。2.刺激反應聯結學習:學習者對特定刺激產生的自主性特定反應。3.反應連鎖學習:多重反應連鎖的動作技能學習。4.語文聯結學習:對所學知識以一連串語言文字來表現。5.辨別學習:在多重刺激下對不同刺激給予不同反應的歷程。6.概念學習:將具共同屬性事物用概括性的文字或符號表示。7.原則學習:兩個概念以上的連鎖學習。8.解決問題。

【評論主題】【題組】8. 右圖中,ABCD 為梯形,其中,則cos(∠ADB )  = ___(I)___

【評論內容】答案是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評論主題】四、海岸巡防機關遇有危機發生,應立即應變處理,在應變處理期間,其處理要領為何?(25 分)

【評論內容】統整一下 寫題目寫出的經驗..歪曲音: (1)ㄓ ㄔ ㄕ→ㄗ ㄘ ㄙ

【評論主題】33. 在史塔夫賓(Stufflebeam,1971)所提出的 CIPP 整體評鑑模式中,下列何種不是其評鑑方式?(A)脈絡評鑑(B)輸入評鑑(C)過程評鑑(D)對抗式評鑑。

【評論內容】

CIPP評鑑模式是由史塔佛賓(Dr.Daniel Stufflebeam)所建構,史塔佛賓致力於領導評鑑學門理論的建構過程逾40年,他與其學生所定義、思辨及實踐重要的評鑑理論與方法論,包括:評鑑、後設評鑑、評鑑專業標準等,其傑出學術貢獻亦豐富方案評鑑、人員評鑑、後設評鑑等理論的內涵。

 

CIPP模式可分為四大部分:

(一)背景評鑑(context evaluation)

(二)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

(三)過程評鑑(process evaluation)

(四)成果評鑑(product evaluation)

CIPP→背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