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1 對於諮商師的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的說法,下列何者錯誤?(A)替代性創傷的影響可能會永久改變諮商師的心理結構(B)會導致專業枯竭(burnout)的發生(

【評論內容】類似這篇報導中記者在採訪過程裡受到的衝擊,在心理學上叫做「替代性創傷」,是包含心理師、社工等等的助人工作者經常遭遇的「職業傷害」之一。

助人工作者的工作性質使得他們經常得要傾聽他所服務的對象陳述其痛苦的經驗,這些痛苦的經驗在助人工作者「感同身受」的專業訓練之下難免對助人工作者的情緒造成影響,尤其有過類似經驗的助人工作者內心的情緒波動更是強烈,如果未能妥善處理,經常演變成「專業耗竭」這樣一個更嚴重的狀態,不僅影響到助人工作者在工作上的效能、干擾助人工作者的生活,甚至造成助人工作者崩潰自殺的後果。

http://blog.xuite.net/psydanny/murmur/16981590

【評論主題】【題組】(2)請列舉該試題在命題技術上有哪些不恰當之處?(5 分)

【評論內容】

第一階段發生於危機衝擊當時和之後不久,情緒是強的,包括害怕、麻木、驚嚇、困惑。人們發現自己被要求表現出英勇的行為,以解救他們自己或其他人的生命與財產。人們表現出明顯的利他行為,合作無間以協助他人存活和復原。在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資源是家人、鄰居和各種緊急助人工作者。災難的第二個階段通常在災難之後的一個星期到數各月不等。症狀包括胃口改變、消化問題。頭痛、生氣、懷疑、激躁、可能會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淡漠和憂鬱,從家人和朋友當中退縮,對於未來的焦慮升高。另一方面,倖存者(那些失去所愛之人和財物的人們)會發展出一種強烈的想要與他人分享危險經驗的感受。在這個階段,縣(市)、省(市)和全國機構會提供各種協助...

【評論主題】【題組】 ⑷台灣目前可以使用輻射照射於食品上的項目有那些?(7 分)

【評論內容】

心理衛生

 

一 精神分析論:人格結構中本我的衝動,受到自我的壓抑至潛意識中,當這些衝動被激起時,在個人的意識層次即感受到情緒的緊張,即所謂的焦慮。

【評論主題】40. 技安因為上課對數學老師吐嘈、口出髒話,被數學老師轉介到輔導室去。技安一進門,輔導老師(起身)就說:「你是技安?我是張老師。來,請你坐下來。這一節課老師都在這裡,我們可以聊一聊,看你希望老師如何

【評論內容】

起始技術和開場白與破冰技術(打破僵局)是概念類似的●起始技術:諮商師在開始談『問題』之前,先和來談者進行一些打破僵局的對話,以緩和來談者的情緒,使來談者能自然而順利的說出自己的困難。(宋湘玲等,民74)●結構化技術:諮商師對於未來助人過程具有的本質、情境、限制及目標所作的界定。結構化國內有翻譯結構技術或者『場面構成』

起始技術與結構化技術二者不同,起始技術強調初見面時諮商師的接待方式;結構化技術強調諮商師向來談者說明諮商有關的性質。

 

http://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279289219.A.42B.html

【評論主題】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第164條規定之限制。前述規定係出自下列何者?(A)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B)國民教育法  (C)憲法增修條文  (D)教育基本法

【評論內容】第 10 條 國家應獎勵科學技術發展及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推動農漁業現代化,重視水資源之開發利用,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國家對於人民興辦之中小型經濟事業,應扶助並保護其生存與發展。國家對於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應本企業化經營之原則;其管理、人事、預算、決算及審計,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

【評論主題】「我死定了」這句話是屬於何種認知扭曲?(A)極端化的思考 (B)誇大與貶低(C)獨斷的推論 (D)標籤化與錯誤標籤化

【評論內容】1.獨斷地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 指沒有充足而相關的證據便驟下結論。  2.選擇性的偏差推論(Selective abstration)指以整個事件中的單一細節下結論,而失去整個內容的重要性。這個假定是「真正重要的事件是那些與失敗與損失有關的事」。  3.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指把某件意外事件產生的極端信念不恰當地應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環境中。  4.擴大與誇張(Magnification and exaggeration) 指過度強調負向事件的重要性。  5.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是一種使外在事件與自己發生關聯的傾向,即使沒有任何理由作這種聯結。  6.極端化的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釋事情時用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或用...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社會連帶E.Durkheim指出人與人接觸,自然產生一種和諧、平衡的關係,此即社會連帶性。E.Durkheim將之分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前者指在傳統社會中各成員具同質性,社會價值和行動一致,重視親屬關係,社會對個人束縛大。後者指現代社會中,成員具異質性,由於社會高度分工結果,使個人都具特殊性,人際間有如有機體必須相互依存及合作。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nCoqXh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有機比擬論Spencer借用Darwin進化論觀點來分析人類社會,其指出人類社會透過自然的過程淘汰弱者和不適應者,使社會進步。其提有機比擬論,以為社會和生物有機體有五點相似: (1)均是由小到大的過程(2)隨著體積增加,結構日趨複雜(3)隨著結構複雜,功能亦隨著分化(4)因著功能分化有些部分漸具自主性(5)社會整體大於社會部分,因此說社會如有機體一般,是具有生命的組織。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mxRNdX

【評論主題】11 對於諮商師的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的說法,下列何者錯誤?(A)替代性創傷的影響可能會永久改變諮商師的心理結構(B)會導致專業枯竭(burnout)的發生(

【評論內容】類似這篇報導中記者在採訪過程裡受到的衝擊,在心理學上叫做「替代性創傷」,是包含心理師、社工等等的助人工作者經常遭遇的「職業傷害」之一。

助人工作者的工作性質使得他們經常得要傾聽他所服務的對象陳述其痛苦的經驗,這些痛苦的經驗在助人工作者「感同身受」的專業訓練之下難免對助人工作者的情緒造成影響,尤其有過類似經驗的助人工作者內心的情緒波動更是強烈,如果未能妥善處理,經常演變成「專業耗竭」這樣一個更嚴重的狀態,不僅影響到助人工作者在工作上的效能、干擾助人工作者的生活,甚至造成助人工作者崩潰自殺的後果。

http://blog.xuite.net/psydanny/murmur/16981590

【評論主題】【題組】(2)請列舉該試題在命題技術上有哪些不恰當之處?(5 分)

【評論內容】

第一階段發生於危機衝擊當時和之後不久,情緒是強的,包括害怕、麻木、驚嚇、困惑。人們發現自己被要求表現出英勇的行為,以解救他們自己或其他人的生命與財產。人們表現出明顯的利他行為,合作無間以協助他人存活和復原。在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資源是家人、鄰居和各種緊急助人工作者。災難的第二個階段通常在災難之後的一個星期到數各月不等。症狀包括胃口改變、消化問題。頭痛、生氣、懷疑、激躁、可能會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淡漠和憂鬱,從家人和朋友當中退縮,對於未來的焦慮升高。另一方面,倖存者(那些失去所愛之人和財物的人們)會發展出一種強烈的想要與他人分享危險經驗的感受。在這個階段,縣(市)、省(市)和全國機構會提供各種協助...

【評論主題】【題組】 ⑷台灣目前可以使用輻射照射於食品上的項目有那些?(7 分)

【評論內容】

心理衛生

 

一 精神分析論:人格結構中本我的衝動,受到自我的壓抑至潛意識中,當這些衝動被激起時,在個人的意識層次即感受到情緒的緊張,即所謂的焦慮。

【評論主題】40. 技安因為上課對數學老師吐嘈、口出髒話,被數學老師轉介到輔導室去。技安一進門,輔導老師(起身)就說:「你是技安?我是張老師。來,請你坐下來。這一節課老師都在這裡,我們可以聊一聊,看你希望老師如何

【評論內容】

起始技術和開場白與破冰技術(打破僵局)是概念類似的●起始技術:諮商師在開始談『問題』之前,先和來談者進行一些打破僵局的對話,以緩和來談者的情緒,使來談者能自然而順利的說出自己的困難。(宋湘玲等,民74)●結構化技術:諮商師對於未來助人過程具有的本質、情境、限制及目標所作的界定。結構化國內有翻譯結構技術或者『場面構成』

起始技術與結構化技術二者不同,起始技術強調初見面時諮商師的接待方式;結構化技術強調諮商師向來談者說明諮商有關的性質。

 

http://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279289219.A.42B.html

【評論主題】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第164條規定之限制。前述規定係出自下列何者?(A)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B)國民教育法  (C)憲法增修條文  (D)教育基本法

【評論內容】第 10 條 國家應獎勵科學技術發展及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推動農漁業現代化,重視水資源之開發利用,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國家對於人民興辦之中小型經濟事業,應扶助並保護其生存與發展。國家對於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應本企業化經營之原則;其管理、人事、預算、決算及審計,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

【評論主題】「我死定了」這句話是屬於何種認知扭曲?(A)極端化的思考 (B)誇大與貶低(C)獨斷的推論 (D)標籤化與錯誤標籤化

【評論內容】1.獨斷地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 指沒有充足而相關的證據便驟下結論。  2.選擇性的偏差推論(Selective abstration)指以整個事件中的單一細節下結論,而失去整個內容的重要性。這個假定是「真正重要的事件是那些與失敗與損失有關的事」。  3.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指把某件意外事件產生的極端信念不恰當地應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環境中。  4.擴大與誇張(Magnification and exaggeration) 指過度強調負向事件的重要性。  5.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是一種使外在事件與自己發生關聯的傾向,即使沒有任何理由作這種聯結。  6.極端化的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釋事情時用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或用...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社會連帶E.Durkheim指出人與人接觸,自然產生一種和諧、平衡的關係,此即社會連帶性。E.Durkheim將之分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前者指在傳統社會中各成員具同質性,社會價值和行動一致,重視親屬關係,社會對個人束縛大。後者指現代社會中,成員具異質性,由於社會高度分工結果,使個人都具特殊性,人際間有如有機體必須相互依存及合作。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nCoqXh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有機比擬論Spencer借用Darwin進化論觀點來分析人類社會,其指出人類社會透過自然的過程淘汰弱者和不適應者,使社會進步。其提有機比擬論,以為社會和生物有機體有五點相似: (1)均是由小到大的過程(2)隨著體積增加,結構日趨複雜(3)隨著結構複雜,功能亦隨著分化(4)因著功能分化有些部分漸具自主性(5)社會整體大於社會部分,因此說社會如有機體一般,是具有生命的組織。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mxRNdX

【評論主題】11 對於諮商師的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的說法,下列何者錯誤?(A)替代性創傷的影響可能會永久改變諮商師的心理結構(B)會導致專業枯竭(burnout)的發生(

【評論內容】類似這篇報導中記者在採訪過程裡受到的衝擊,在心理學上叫做「替代性創傷」,是包含心理師、社工等等的助人工作者經常遭遇的「職業傷害」之一。

助人工作者的工作性質使得他們經常得要傾聽他所服務的對象陳述其痛苦的經驗,這些痛苦的經驗在助人工作者「感同身受」的專業訓練之下難免對助人工作者的情緒造成影響,尤其有過類似經驗的助人工作者內心的情緒波動更是強烈,如果未能妥善處理,經常演變成「專業耗竭」這樣一個更嚴重的狀態,不僅影響到助人工作者在工作上的效能、干擾助人工作者的生活,甚至造成助人工作者崩潰自殺的後果。

http://blog.xuite.net/psydanny/murmur/16981590

【評論主題】【題組】(2)請列舉該試題在命題技術上有哪些不恰當之處?(5 分)

【評論內容】

第一階段發生於危機衝擊當時和之後不久,情緒是強的,包括害怕、麻木、驚嚇、困惑。人們發現自己被要求表現出英勇的行為,以解救他們自己或其他人的生命與財產。人們表現出明顯的利他行為,合作無間以協助他人存活和復原。在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資源是家人、鄰居和各種緊急助人工作者。災難的第二個階段通常在災難之後的一個星期到數各月不等。症狀包括胃口改變、消化問題。頭痛、生氣、懷疑、激躁、可能會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淡漠和憂鬱,從家人和朋友當中退縮,對於未來的焦慮升高。另一方面,倖存者(那些失去所愛之人和財物的人們)會發展出一種強烈的想要與他人分享危險經驗的感受。在這個階段,縣(市)、省(市)和全國機構會提供各種協助...

【評論主題】【題組】 ⑷台灣目前可以使用輻射照射於食品上的項目有那些?(7 分)

【評論內容】

心理衛生

 

一 精神分析論:人格結構中本我的衝動,受到自我的壓抑至潛意識中,當這些衝動被激起時,在個人的意識層次即感受到情緒的緊張,即所謂的焦慮。

【評論主題】40. 技安因為上課對數學老師吐嘈、口出髒話,被數學老師轉介到輔導室去。技安一進門,輔導老師(起身)就說:「你是技安?我是張老師。來,請你坐下來。這一節課老師都在這裡,我們可以聊一聊,看你希望老師如何

【評論內容】

起始技術和開場白與破冰技術(打破僵局)是概念類似的●起始技術:諮商師在開始談『問題』之前,先和來談者進行一些打破僵局的對話,以緩和來談者的情緒,使來談者能自然而順利的說出自己的困難。(宋湘玲等,民74)●結構化技術:諮商師對於未來助人過程具有的本質、情境、限制及目標所作的界定。結構化國內有翻譯結構技術或者『場面構成』

起始技術與結構化技術二者不同,起始技術強調初見面時諮商師的接待方式;結構化技術強調諮商師向來談者說明諮商有關的性質。

 

http://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279289219.A.42B.html

【評論主題】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第164條規定之限制。前述規定係出自下列何者?(A)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B)國民教育法  (C)憲法增修條文  (D)教育基本法

【評論內容】第 10 條 國家應獎勵科學技術發展及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推動農漁業現代化,重視水資源之開發利用,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國家對於人民興辦之中小型經濟事業,應扶助並保護其生存與發展。國家對於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應本企業化經營之原則;其管理、人事、預算、決算及審計,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

【評論主題】「我死定了」這句話是屬於何種認知扭曲?(A)極端化的思考 (B)誇大與貶低(C)獨斷的推論 (D)標籤化與錯誤標籤化

【評論內容】1.獨斷地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 指沒有充足而相關的證據便驟下結論。  2.選擇性的偏差推論(Selective abstration)指以整個事件中的單一細節下結論,而失去整個內容的重要性。這個假定是「真正重要的事件是那些與失敗與損失有關的事」。  3.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指把某件意外事件產生的極端信念不恰當地應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環境中。  4.擴大與誇張(Magnification and exaggeration) 指過度強調負向事件的重要性。  5.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是一種使外在事件與自己發生關聯的傾向,即使沒有任何理由作這種聯結。  6.極端化的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釋事情時用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或用...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社會連帶E.Durkheim指出人與人接觸,自然產生一種和諧、平衡的關係,此即社會連帶性。E.Durkheim將之分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前者指在傳統社會中各成員具同質性,社會價值和行動一致,重視親屬關係,社會對個人束縛大。後者指現代社會中,成員具異質性,由於社會高度分工結果,使個人都具特殊性,人際間有如有機體必須相互依存及合作。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nCoqXh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有機比擬論Spencer借用Darwin進化論觀點來分析人類社會,其指出人類社會透過自然的過程淘汰弱者和不適應者,使社會進步。其提有機比擬論,以為社會和生物有機體有五點相似: (1)均是由小到大的過程(2)隨著體積增加,結構日趨複雜(3)隨著結構複雜,功能亦隨著分化(4)因著功能分化有些部分漸具自主性(5)社會整體大於社會部分,因此說社會如有機體一般,是具有生命的組織。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mxRNdX

【評論主題】【題組】(2)請列舉該試題在命題技術上有哪些不恰當之處?(5 分)

【評論內容】

第一階段發生於危機衝擊當時和之後不久,情緒是強的,包括害怕、麻木、驚嚇、困惑。人們發現自己被要求表現出英勇的行為,以解救他們自己或其他人的生命與財產。人們表現出明顯的利他行為,合作無間以協助他人存活和復原。在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資源是家人、鄰居和各種緊急助人工作者。災難的第二個階段通常在災難之後的一個星期到數各月不等。症狀包括胃口改變、消化問題。頭痛、生氣、懷疑、激躁、可能會出現,也可能會出現淡漠和憂鬱,從家人和朋友當中退縮,對於未來的焦慮升高。另一方面,倖存者(那些失去所愛之人和財物的人們)會發展出一種強烈的想要與他人分享危險經驗的感受。在這個階段,縣(市)、省(市)和全國機構會提供各種協助...

【評論主題】【題組】 ⑷台灣目前可以使用輻射照射於食品上的項目有那些?(7 分)

【評論內容】

心理衛生

 

一 精神分析論:人格結構中本我的衝動,受到自我的壓抑至潛意識中,當這些衝動被激起時,在個人的意識層次即感受到情緒的緊張,即所謂的焦慮。

【評論主題】40. 技安因為上課對數學老師吐嘈、口出髒話,被數學老師轉介到輔導室去。技安一進門,輔導老師(起身)就說:「你是技安?我是張老師。來,請你坐下來。這一節課老師都在這裡,我們可以聊一聊,看你希望老師如何

【評論內容】

起始技術和開場白與破冰技術(打破僵局)是概念類似的●起始技術:諮商師在開始談『問題』之前,先和來談者進行一些打破僵局的對話,以緩和來談者的情緒,使來談者能自然而順利的說出自己的困難。(宋湘玲等,民74)●結構化技術:諮商師對於未來助人過程具有的本質、情境、限制及目標所作的界定。結構化國內有翻譯結構技術或者『場面構成』

起始技術與結構化技術二者不同,起始技術強調初見面時諮商師的接待方式;結構化技術強調諮商師向來談者說明諮商有關的性質。

 

http://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279289219.A.42B.html

【評論主題】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第164條規定之限制。前述規定係出自下列何者?(A)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B)國民教育法  (C)憲法增修條文  (D)教育基本法

【評論內容】第 10 條 國家應獎勵科學技術發展及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推動農漁業現代化,重視水資源之開發利用,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國家對於人民興辦之中小型經濟事業,應扶助並保護其生存與發展。國家對於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應本企業化經營之原則;其管理、人事、預算、決算及審計,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

【評論主題】「我死定了」這句話是屬於何種認知扭曲?(A)極端化的思考 (B)誇大與貶低(C)獨斷的推論 (D)標籤化與錯誤標籤化

【評論內容】1.獨斷地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 指沒有充足而相關的證據便驟下結論。  2.選擇性的偏差推論(Selective abstration)指以整個事件中的單一細節下結論,而失去整個內容的重要性。這個假定是「真正重要的事件是那些與失敗與損失有關的事」。  3.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指把某件意外事件產生的極端信念不恰當地應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環境中。  4.擴大與誇張(Magnification and exaggeration) 指過度強調負向事件的重要性。  5.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是一種使外在事件與自己發生關聯的傾向,即使沒有任何理由作這種聯結。  6.極端化的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釋事情時用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或用...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社會連帶E.Durkheim指出人與人接觸,自然產生一種和諧、平衡的關係,此即社會連帶性。E.Durkheim將之分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前者指在傳統社會中各成員具同質性,社會價值和行動一致,重視親屬關係,社會對個人束縛大。後者指現代社會中,成員具異質性,由於社會高度分工結果,使個人都具特殊性,人際間有如有機體必須相互依存及合作。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nCoqXh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有機比擬論Spencer借用Darwin進化論觀點來分析人類社會,其指出人類社會透過自然的過程淘汰弱者和不適應者,使社會進步。其提有機比擬論,以為社會和生物有機體有五點相似: (1)均是由小到大的過程(2)隨著體積增加,結構日趨複雜(3)隨著結構複雜,功能亦隨著分化(4)因著功能分化有些部分漸具自主性(5)社會整體大於社會部分,因此說社會如有機體一般,是具有生命的組織。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mxRNdX

【評論主題】【題組】 ⑷台灣目前可以使用輻射照射於食品上的項目有那些?(7 分)

【評論內容】

心理衛生

 

一 精神分析論:人格結構中本我的衝動,受到自我的壓抑至潛意識中,當這些衝動被激起時,在個人的意識層次即感受到情緒的緊張,即所謂的焦慮。

【評論主題】40. 技安因為上課對數學老師吐嘈、口出髒話,被數學老師轉介到輔導室去。技安一進門,輔導老師(起身)就說:「你是技安?我是張老師。來,請你坐下來。這一節課老師都在這裡,我們可以聊一聊,看你希望老師如何

【評論內容】

起始技術和開場白與破冰技術(打破僵局)是概念類似的●起始技術:諮商師在開始談『問題』之前,先和來談者進行一些打破僵局的對話,以緩和來談者的情緒,使來談者能自然而順利的說出自己的困難。(宋湘玲等,民74)●結構化技術:諮商師對於未來助人過程具有的本質、情境、限制及目標所作的界定。結構化國內有翻譯結構技術或者『場面構成』

起始技術與結構化技術二者不同,起始技術強調初見面時諮商師的接待方式;結構化技術強調諮商師向來談者說明諮商有關的性質。

 

http://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279289219.A.42B.html

【評論主題】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第164條規定之限制。前述規定係出自下列何者?(A)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B)國民教育法  (C)憲法增修條文  (D)教育基本法

【評論內容】第 10 條 國家應獎勵科學技術發展及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推動農漁業現代化,重視水資源之開發利用,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國家對於人民興辦之中小型經濟事業,應扶助並保護其生存與發展。國家對於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應本企業化經營之原則;其管理、人事、預算、決算及審計,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

【評論主題】「我死定了」這句話是屬於何種認知扭曲?(A)極端化的思考 (B)誇大與貶低(C)獨斷的推論 (D)標籤化與錯誤標籤化

【評論內容】1.獨斷地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 指沒有充足而相關的證據便驟下結論。  2.選擇性的偏差推論(Selective abstration)指以整個事件中的單一細節下結論,而失去整個內容的重要性。這個假定是「真正重要的事件是那些與失敗與損失有關的事」。  3.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指把某件意外事件產生的極端信念不恰當地應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環境中。  4.擴大與誇張(Magnification and exaggeration) 指過度強調負向事件的重要性。  5.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是一種使外在事件與自己發生關聯的傾向,即使沒有任何理由作這種聯結。  6.極端化的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釋事情時用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或用...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社會連帶E.Durkheim指出人與人接觸,自然產生一種和諧、平衡的關係,此即社會連帶性。E.Durkheim將之分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前者指在傳統社會中各成員具同質性,社會價值和行動一致,重視親屬關係,社會對個人束縛大。後者指現代社會中,成員具異質性,由於社會高度分工結果,使個人都具特殊性,人際間有如有機體必須相互依存及合作。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nCoqXh

【評論主題】80.社會的有機比擬論代表人物(A)Spencer(B)Durkheim(C)Parsons(D)Merton

【評論內容】有機比擬論Spencer借用Darwin進化論觀點來分析人類社會,其指出人類社會透過自然的過程淘汰弱者和不適應者,使社會進步。其提有機比擬論,以為社會和生物有機體有五點相似: (1)均是由小到大的過程(2)隨著體積增加,結構日趨複雜(3)隨著結構複雜,功能亦隨著分化(4)因著功能分化有些部分漸具自主性(5)社會整體大於社會部分,因此說社會如有機體一般,是具有生命的組織。出處: 教育社會學解釋名詞 - 愛給特的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get/4456536#ixzz1brmxRNdX

【評論主題】在記憶的策略中,將所要記憶的材料想像成某一系列熟悉的位置的事物,以幫助記憶,此種策略為?(A) 關鍵字法 (B) 關聯法 (C) 軌跡法 (D) 字鉤法

【評論內容】

軌跡法(method of loci):可以用帶有空間順序關係材料的學習與記憶方法。軌跡法一般用於事後回溯的. 記憶訊息,使得再提取訊息時較容易循軌跡找到貯存的資料。

[PDF]

【評論主題】情意領域的評量,如果以兩極的形容詞來測量學生對某一特定事物或概念的知覺,以了解學生對該事物或概念的情感反應,此種測量方法稱之為什麼?(A) 強迫選擇法 (B) Q技術 (C) 語意差別法 (D) 投射

【評論內容】

語意差別法是由Osgood等人所發展的態度測量技術

針對某一個評定的對象,要求受測者在一組極端對立的配對形容詞,進行評定.

在評定的尺度上,語意差別法與Likert量尺的原理類似,分數越高者代表受測者在該題意見強度越高,而

Likert是以完整的陳述句來說明測量的內容,

語意差別法以兩極化形容詞(bipolar adjecrtive scale)來表示.

語意差別法的主要目的在區辨兩個極端的概念,

對於兩極化形容詞的評分,除了使用類似於Likert

量表的尺度之外,另一種替代的方法是以一段開放

的數據,讓受測者自由點出其意見頃向.再以點選處

的距離來代表受測者的強度,稱為視覺類比測量

(visual analog).優點以開放的線段代替特定的數定,

可以去除因為特定數值的錨定效果(anc...

【評論主題】有關吉爾福特(J. P. Guiford)的智力結構理論,下列哪一個不是思考運作的項目?(A) 聚歛性思考 (B) 認知 (C) 評價 (D) 語意

【評論內容】思維內容: 視覺、聽覺、符號、語意、行動

思維運作: 評價、聚歛思維、擴散思維、記憶保存、記憶收錄、認知

思維產物: 單元、類別、關係、系統、轉換、涵意

【評論主題】行政決定的內容或行為的結果合乎法、理或正義。此係屬下列何者?(A) 社會正義 (B) 程序正義 (C) 實質正義 (D) 決定正義

【評論內容】

所謂實質正義指決定的內容或行為的結果合乎法.理或正義.

所謂行政程序指所有行政作用之遂行所應遵守之一定程序,包括單方面的立法.決定.措施及雙方面締結契約等行為之程序.

所謂程序正義指行政程序合乎正義的精神,亦即行政的決定過程合理,以確保做出來的決定合理且經得起考驗,達到實質正義.

第18章行政程序與實質正義@ 廣興部落格:: 隨意窩Xuite日誌

【評論主題】依國民教育法第20條之2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家長會之組織、任務、委員產生方式、任期、經費來源、財務管理、運作及其他相關事項之法規,由下列何者與家長團體會商後定之?(A) 行政院(B) 中央主管

【評論內容】第 20-2 條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為維護其子女之權益,應相對承擔輔導子女及參與家長會之責任,並為保障學生學習權及人格權,有參與教育事務之權利;其參與方式、內容、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家長應組成家長會;其組織、任務、委員產生方式、任期、經費來源、財務管理、運作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自治法規,由學校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會商家長團體後定之。

【評論主題】小美上次當著全班念課文,卻因念錯幾個字而被同學取笑,之後老師每次一叫她站起來回答問題,她就覺得全班同學可能會盯著她看並嘲笑她,所以令她很緊張。請問小美這種想法是屬於哪一種不合理的信念?(A)非黑即白

【評論內容】

過度誇大、災難性思考:一個有情緒困擾的個體經常會將事情的嚴重性加以誇大,例如「考試考不好一生的前途就完蛋了」、「我竟然沒有注意到這個缺失,這下子一定會被炒魷魚的」、「在公眾場合說錯話是非常丟臉的事情」等等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psydanny/handout/6_2.htm#nagative

【評論主題】我們通常會運用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來取得何種權力?(A)關係權 (B)參照權 (C)專家權 (D)情感權

【評論內容】 謝文全將學者論述綜合如下:

1、 法職權:依法取得之權力。包含強制及獎賞權力。

2、 強制權:藉強迫或懲罰而取得的權力。

3、 獎賞權:藉獎賞鼓勵而取得的權力。

4、 參照權:藉高尚人格使人認同而取得的權力。

5、 專家權:藉專門知識而取得的權力。

6、 情感權:因受人喜歡而取得的權力。

7、 關係權:因擁有某種關係而取得的權力。如裙帶關係、狐假虎威等。

 

第八部分組織文化與氣氛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項行政程序原則,強調行政行為不得逾越必要的程度,需適當拿捏,又稱為過度禁止原則:(A)明確性原則 (B)平等原則 (C) 比例原則 (D)信賴保護原則

【評論內容】

所謂「比例原則」,係就國家一切措施之目的和為達到目的所採取手段產生對人民負擔兩者之間的考量。在比例原則下,嚴格禁止一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國家行為。所以,比例原則是一種「目的─手段」的關係。目前在公法上廣泛被使用,並且承認其具有憲法位階,對國家權力包括行政、立法及司法等之行使,都適用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了三個次要概念:適當性原則、必要性原則、及過度禁止[1]原則。此種分法是源自於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一九五八年六月十一日判決的「藥房案」(Apothekenurteil)[2]。在藥房案中,法院對於人民自由權利(本案是營業權)之侵犯的合法性問題,提出了所謂「三階理論」─就是手段的「適當性」、「必要性」及「衡量性」原則。以後的法院審判實務也就將這「三階理論」成為「比例原則」的內容[3]。後來,學界附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見解,逐漸形成比例原則的通說。

比例原則- 無為- Yahoo!奇摩部落格

【評論主題】29.清清國小之領導者非常重視績效,但卻忽略為教職員工謀福利,此屬於下列哪一種領導型態?(A) 高關懷、高倡導 (B) 高關懷、低倡導 (C) 低關懷、低倡導 (D) 低關懷、高倡導

【評論內容】

以倡導與關懷兩因素分類無為型(低倡導、低關懷):領導者對目標與員工的關懷極不注意,只要不出事,他是不會有任何行動的。任務型(高倡導、低關懷):領導者重視目標是否達成,對員工的感覺較少注意。中庸型:領導者對員工與團體目標都有中等程度的關注,希望兩者能取得平衡。鄉村俱樂部型(低倡導、高關懷):領導者認為只要關懷部屬,他們自然會心存感謝而有好的產出。團隊型(高倡導、高關懷):領導者認為只要給員工適當關懷,並導之以理,必定會使其發揮潛力,進而造成最大成就。此為最理想的領導方式。

教育行政領導理論@ 被貓撿到的幸福:: 痞客邦PIXNET ::

【評論主題】25.依據國民 中小學 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 之規定 ,下列何者 非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 必要 成員?(A) 學者專家 (B) 家長及社區代表 (C) 學校行政人員代表 (D) 年級及 學習 領域教師代

【評論內容】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成員應包括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年級及領域教師代表、家長及社區代表等,

必要時得聘請學者專家列席諮詢。

【評論主題】23.目前教育部 所推動 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計畫 中,規定 自願參與之教師應接受校內評鑑。下列 哪兩項 做法 是校內 評鑑 較常採用 的方式?(A) 教學觀察、 教學檔案 (B) 教學觀察、

【評論內容】

1.教師自我評鑑(自評):由受評教師根據學校自行發展之自評程序及評鑑表格,依序檢核,以瞭解自我教學工作表現。2.校內評鑑(他評):(1)由評鑑推動小組安排評鑑人員進行正式評鑑,必要時得依受評教師之需要進行非正式評鑑。(2)評鑑實施應兼重過程及結果,其評鑑實施方式,以教學觀察為主,並得依學校實際發展需求,兼採教學檔案、晤談教師及蒐集學生或家長教學反應等多元途徑。

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修正發布〈全文〉

【評論主題】3.綜合活動能力指標「a-b-c-d」中,哪一個是代表學習階段的編號?(A)a (B)b(C)c (D)d

【評論內容】

能力指標調整與應用的編碼方式以 a-b-c-d 表示之:1.第一碼<a>為主題軸序號:綜合活動領域能力指標的內容共分為 4 大主題軸,第一主題軸「自我發展」包含自我探索、自我管理及尊重生命三大核心素養,第二主題軸「生活經營」包含生活管理、生活適應與創新及資源運用與開發三大核心素養,第三主題軸「社會參與」包含人際互動、社會關懷與服務及尊重多元文化三大核心素養,第四主題軸「保護自我與環境」包含危機辨識與處理、戶外生活及環境保護三大核心素養。這些主題軸的序號分別以 1~4 代表。2.第二碼<b>為學習階段序號:九年一貫課程安排自小學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將其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

【評論主題】50.「人只有一樣東西不能被拿走的:那就是在任何環境下,選擇自己態度和方法的自由」是哪一位學者提出的?(A)Rollo May(B)Carl Rogers (C)Victor Frankl (D)Fr

【評論內容】「態度性價值」,是指人可以在成敗苦樂經驗及困境抉擇中學習,亦即Frankl在集中營時所發現的,「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的最終自由──也就是在任何環境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http://www.tschurch.org/news/news020127_2.htm

【評論主題】42. Frankl 建立意義治療,對於具有困苦經驗的案主,此一學派會協助案主從受苦經驗及困境抉擇中學習並找尋 意義。試問此一作法符合 Frankl 何種價值追尋?(A)創造性價值(B)態度性價值(C

【評論內容】Frankl認為,人生的意義是建立在價值感的獲得,也因此,Frankl積極地幫助人們尋求三種價值,包括:「創造性價值」、「經驗性價值」和「態度性價值」。

一、創造性價值-工作的價值「創造性價值」即藉由創作、發明、工作中獲得成就感。

二、經驗性價值-愛的價值「經驗性價值」,是藉由「美醜」及「愛與被愛」的生活經驗中獲得。

三、態度性價值-抉擇的價值「態度性價值」,是指人可以在成敗苦樂經驗及困境抉擇中學習,亦即Frankl在集中營時所發現的,「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的最終自由──也就是在任何環境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http://www.tschurch.org/news/news020127_2.htm

【評論主題】依國民教育法第8條之1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設備基準,由下列何者定之?(A) 行政院(B) 中央主管機關(C)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D) 學校所在之鄉(鎮、市、區)公所

【評論內容】第 8-1 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設備基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亦得視實際需要,另定適用於該地方之基準,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應設置圖書館(室)並訂定閱讀課程,獎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

【評論主題】3. Hersey 與 Blanchard 的情境領導觀點認為,當被領導者的準備度為「無能力但有意願」 時,則採取下述何種領導行為較適當?(A)告知型(B)銷售型(C)參與型(D)授權型

【評論內容】

情境領導理論是Hersey和Blanchard提出

提出"員工成熟度"

分成四種型式

a.授權型---員工有能力有意願

b.參與型---員工有能力無意願

c.銷售型---員工無能力有意願

d.告知型---員工無能力無意願

由a~~b的順序代表員工成熟度越來越低

【評論主題】19 依照Prochaska, Norcross, & DiClemente(1994)所主張當事人改變之觀點,當當事人覺察到而且接受問題的責任,開始想改變,但還未能做成改變的決定,是屬於下列那一個階

【評論內容】

◎個案做改變的準備度

² Prochaska、Norcross和DiClement(1994)指出6個改變階段:

1醞釀前期、2醞釀期、3準備期、4行動期、5維持期、與6終止期。

1醞釀前期

個案還未能覺察其改變的需求,或還未想要做改變,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對他們的問題缺乏訊息,他們否認問題的存在,而且常常責怪他人或這個社會造成他們的問題。

是其行為而不是人的問題。

2醞釀期

個案覺察到而且接受問題的責任,他們開始想改變,但還未能作成改變的決定,害怕失敗通常讓個案裏足不前。

3準備期

個案願意承諾作改變,並且準備好要開始真的做改變。

4行動期

個案主動改變其行為以及所處的環境。

5維持期

個案已經做了改變,現在要試著維持其改變,並處理失效的問題。

大概...

【評論主題】35 以下何者為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分類系統中A 群性格疾患的特性?(A)古怪、自我中心的思考、離群(B)情緒不穩定、行為較衝動(C)易焦慮、害怕的(D)自我統合不完整、不喜歡親近人群

【評論內容】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人格疾患可分為三大群:

A群 (奇怪型或異常型疾患)

妄想型人格違常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分裂病型人格違常

B群 (戲劇型或情感型疾患)

反社會人格違常邊緣型人格違常戲劇化人格違常自戀型人格違常

C群 (焦慮型或恐懼型疾患)

畏懼型人格違常依賴型人格違常強迫型人格違常

【評論主題】21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92.5.28)第65 條之規定,監護人、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有遺棄或有身心虐待之情事,得令其接受多久之親職教育輔導,並收取必要之費用?(A)4 小時以上,30

【評論內容】第 102 條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經主管機關依第九十五條第一項、第九十六條第一項或第九十九條處罰,其情節嚴重者,並得命其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親職教育輔導。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依第九十一條第一項、前條或前項規定應接受親職教育輔導,如有正當理由無法如期參加,得申請延期。不接受親職教育輔導或拒不完成其時數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經再通知仍不接受者,得按次處罰至其參加為止。

【評論主題】19 依照Prochaska, Norcross, & DiClemente(1994)所主張當事人改變之觀點,當當事人覺察到而且接受問題的責任,開始想改變,但還未能做成改變的決定,是屬於下列那一個階

【評論內容】

依據案主面對問題的態度之轉變,諮商歷程可分為以下階段:

1. 醞釀前期:案主不承認自己有問題

2. 醞釀期:案主開始懷疑自己,並意識問題嚴重性

3. 準備期:案主產生想要改變的想法

4. 行動期:主動採取行動

5. 維持期:對於自己採取正面態度,維持改變狀態

6. 終止期:最終解決問題

【評論主題】15 家庭暴力防治法(87.6.24)所規定之家庭成員,不包含下列那一種人?(A)配偶或前配偶(B)現有或曾有事實上之夫妻關係、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係(C)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D)現為或曾為五

【評論內容】第 3 條本法所定家庭成員,包括下列各員及其未成年子女:一、配偶或前配偶。二、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係者。三、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四、現為或曾為四親等以內之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

【評論主題】14 依據「性侵害犯罪加害人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辦法」之規定,對加害人實施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之期間為何?(A)不得少於一年,最長不得逾兩年,但必要時得延長一年(B)不得少於半年,最長不得逾一年,但必要時

【評論內容】第 8 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評估小組作成之再犯危險評估報告及處遇建議,決定加害人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實施期間及內容。實施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期間不得少於三個月,每月不得少於二小時。前項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於實施期間,經評估已無實施必要時,得終止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第一項決定時,無須徵詢加害人意見。

【評論主題】29 以下那一項不是判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準則?(A)持續性有警覺度增加的症狀(B)持續性逃避與此創傷有關的刺激,並有一般反應性麻木(C)完全症狀持續表現兩週(D)壓力源的本質必須極為嚴重

【評論內容】

並非每一位受創的人都會得到完整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者經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只有其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時,才會被診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一個複雜的情況,它是由一項可怕的事件發

【評論主題】8 就Gelatt(1989)所提的「積極的不確定(positive uncertainty)」觀點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強調以線性、客觀的、科學的方法做出較不一致的決定(B)做決定時要充

【評論內容】

Gelatt(1989)亦提出生涯的積極不確定(Positive uncertainty)。積極不確定(positive uncertainty)是指應尊重人類的獨特本質,因此,個體於生涯發展中被視為積極的參與者與意義建構者(Gelatt, 1991)。當個體能夠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相關生涯經驗,抱持以正向樂觀的態度,彈性是指有創意的去實踐,就能夠回應生涯中的不確定。生涯彈性亦是Gelatt的積極不確定論中,被視為生涯適應行為。

大專學生自我實現的生涯規劃 - 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

【評論主題】28 以下那一種精神疾患的診斷,個案必須至少年滿18 歲?(A)反社會性人格疾患(B)性別認同疾患(C)情感性疾患(D)焦慮性疾患

【評論內容】反社會型人格異常,是病態人格的一種,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歸類於第二軸發育障礙/人格異常的類別B裡,而且必須超過18歲才能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

【評論主題】4 當事人主訴其婚姻關係十年來都很美滿,但是近一個月來,當事人不斷認為自己的配偶不忠,與他人有染。此時諮商師可能會懷疑當事人有下列那種思想的障礙?(A)身體妄想 (B)嫉妒妄想 (C)迫害妄想 (D)

【評論內容】

「奧賽羅症候群」又稱為「嫉妒妄想」或「病態性嫉妒」,主要是指認為配偶或性伴侶不貞的妄想,往往會伴隨著激動情緒,甚至攻擊行為。臨床上以男性較多,經常出現在四十歲左右,過去沒有精神疾病的人。症狀的發生往往沒有先兆,常常是丈夫突然地懷疑太太不貞,然後尋找身邊許多蛛絲馬跡,這些蛛絲馬跡往往又增強丈夫的妄想程度;病人會竭盡所能地測試太太的一舉一動,不斷的檢查、再檢查。例如有一位個案每日下班回家後,會立即檢查房間衣櫥內衣服的次序,若衣服放置的位置有任何改變,就會認為有人趁他不在家,在家裡與他太太發生姦情。

http://www.kmu.edu.tw/~kmcj/data/8706/4014.htm

【評論主題】21 有關生涯猶豫者(career indecisiveness)的未定向狀態,以下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A)是一種輕微的人格異常現象(B)與錯誤的後設認知有關(C)與家庭中的互動系統有關(D)屬於多

【評論內容】

1、生涯已決定者(career decided):一位生涯已決定者大致的狀況是:經過了價值澄清的階段,準備開始執行,或已經開始執行;對自己的能力興趣都很清楚,對選項的性質,相關的資訊,都蒐集的相當仔細;對重要他人的意見也都納入考慮。橫權輕重,在幾個選項中擇一而行。

2、未決定者:(1)探索性的未定向,適合納入生涯輔導的範圍,透過適當的活動設計,增加對自我以及職業世界的瞭解,隨著年齡的成長,未定向的現象會逐漸緩和。

(2)多重選擇的未定向。

3、生涯猶豫者:又稱為焦慮性未定向,與人格狀態有關或因錯誤的後設認知,受困於一些認知上的障礙。對於這一類的個案,較適合的諮詢方法有認知重建法,其基本原理係源自於認知行為學派的治療觀點;也可能與家庭中的互動系統有關。

4、生涯適應不良者

第四部份生涯規劃技巧

【評論主題】15 以下的敘述何者正確?(A)對 Freud 而言,夢是通往意識之路(B)對 Perls 而言,夢是通往人格統整之路(C)對 Glasser 而言,夢是通往現實之路(D)對 Jung 而言,夢是通往

【評論內容】

Freud宣稱夢是通往潛意識的羅馬大道,但是對Perls(1969)而言,夢是「通往統整的羅馬大道」。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1/51-38.htm

【評論主題】13 「詳細列出夢中細節的清單,記住夢中的每一個人、事及其中的心情,藉由轉換自己成為夢中的每一個部分,盡可能的引出對話」是那一個理論處理「夢」的作法?(A)精神分析(B)完形治療(C)現實治療(D)敘

【評論內容】

在精神分析中,夢是被詮釋的,是強調智性的頓悟,以自由聯想來探索夢的潛意識意涵。完形取向則不詮釋夢,也不分析夢。相反的是傾向於把夢帶回到現實生活中,就像是此刻真實發生般的賦予生命。當下真實地演出夢境,夢者成為他夢中的部份。劇中小孩幻影、和八歲相遇詳列出夢幻細節的清單,記住夢幻中的每一個人、事及其中的心情,以及藉由轉換洛斯自己成為夢幻中的每一個部份,儘可能地引出對話。夢幻的每一個部份都是洛斯自我的投射,由洛斯所創造出的腳本中,讓不同的特質或是部份相互觸動。所有在夢幻中不同的部份皆是洛斯與自己相對立,及不一致的部份,藉由洛斯相對立部份之間的對話,漸漸更能覺察自已的情緒本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1/51-38.htm

【評論主題】28 以下有關「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91.6.12)」之相關規定,何者為正確的?(A)各縣市政府應設立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掌管相關業務(B)性侵害防治中心的業務範圍之一是提供24 小時之電話專線服務(

【評論內容】第 15 條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不適用之。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評論主題】33 某一案主最近因不幸身陷街頭槍戰,事後出現焦慮、做惡夢、不敢上街等現象。這個案主最有可能被診斷為下列何種症狀?(A)急性壓力症候反應(Acute Stress Disorder)(B)創傷後壓力症

【評論內容】

急性壓力症候群診斷標準

A. 病人經歷過創傷性事件, 且出現下列兩種情形:(1)病人經歷目睹或遭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事件, 且事件引起自己或他人實際上或威脅性的死亡, 嚴重受傷, 或威脅到自己或他人身體的完整性(2)病人之反應包括強烈的害怕, 無助, 或驚慌B. 在創傷性事件發生當時或事後, 出現以下三種以上的解離症狀(1)主觀感覺麻木, 疏離, 或缺乏情緒反應(2)對週遭環境知覺反應降低(如呈現恍惚狀)(3)失真感(4)自我感消失(5)解離型失憶(無法回憶起創傷性事件的重要部分)

C.此創傷性事件以一種以上下列方式持續再度被體驗反覆的影像, 思考, 夢境,錯覺, 發生瞬間重返過去經驗的解離經驗或在面臨與事件有關的提醒時感到痛苦

D.努力避免會引起創傷事件回...

【評論主題】31 依據中國輔導學會的倫理守則2.6,轉介時機不包括下列那一項?(A)諮商師判斷案主的問題超越其專業能力時,應予轉介(B)雙重關係的介入時,應予轉介(C)當諮商師不符合案主的需要和利益,在徵得案主同

【評論內容】2.6.1. 轉介時機:因故不能繼續給當事人諮商時,應予轉介。 a. 當事人自動要求結束諮商:若當事人自動要求結束諮商,而諮商師研判其需要繼續諮商時,諮商師應協調其他輔助資源,予以轉介。 b. 專業知能限制:若當事人的問題超越諮商師的專業能力,不能給予諮商時,應予轉介。(參看2.2.4.a) c. 雙重關係的介入:若因雙重關係的介入而有影響諮商師的客觀判斷或對當事人有傷害之虞時,應予轉介。

【評論主題】35 一般而言,在助人歷程的探索、洞察與行動階段中,下列那一項是洞察階段的主要目的?(A)讓個案有機會去表達他們的感受,以及思考其複雜的問題(B)讓諮商師更有機會站在個案的觀點來瞭解個案(C)讓個案能

【評論內容】

二、洞察階段

(一)與案主一起建構新的洞察

(二)鼓勵案主決定其在想法、感覺、行動上所扮演的角色

(三)與案主討論助人關係的課題(例如:依附、誤解等)

洞察階段,助人者與個案一起致力於產生新的洞察,或瞭解內在的動力,使其對問題的來源能有所覺察,並處理治療關係的課題,使個案擁有適當的責任感和控制感。洞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可以幫助個案從嶄新的觀點來看問題,所以我們相信洞察能提昇個案自我瞭解的程度,從不同的觀點提供新的想法和回饋,讓個案得以發展出較深層次的覺察與瞭解。

不同與探索階段只做傾聽之類的反應,洞察階段的助人者會對個案的觀點加以挑戰,助人者會提供他們的想法,並運用他們親身的經驗來幫助個案從新的角度看事情,助人者在洞察階段是積極主動的與個案一起建構意義和經驗。洞察階段助人者和個案關係是把焦點放在學習和改變。

Hill和O'Brien 的探索、洞察及行動三個階段助人歷程模式@ 教育行政 ...

【評論主題】34 諮商中有關摘要的技巧,下列原則何者不適用?(A)通常不超過個案所說的(B)通常不會去挖掘個案行為的原因所在(C)重點在於談話的意義與內容(D)重點包含探究個案的情緒感受

【評論內容】「摘要」技術是輔導員對當事人所談過的內容,或所表達出來的想法、情感及經驗做一個整理,並把相類似的訊息歸納在一起,再以簡單、明瞭及確實的方式反應給當事人。資料來源:陳清泉,民84http://tw.myblog.yahoo.com/jw!mU4DFGyBABjNJKCn5a4-/article?mid=320&prev=321&l=f&fid=14

【評論主題】30 依照Rogers (1957) 的觀點,個案改變之所以會發生的充分且必要條件不包括下列那一項?(A)個案及諮商師必須有心理上的接觸(B)個案的認知與行為之間是處於不一致的狀態(C)個案在關係中必

【評論內容】發生人格改變所需要的充分必要條件:

  兩個人有心理上的接觸。

  當事人正感到不一致(incongruency)或焦慮。

  治療者在這個關係之中是一致的,或說是統整的。

  治療者能夠對當事人無條件的接納與關懷。

  治療者對當事人的內在參考架構感到同理性的了解,並努力把這樣的感受傳達給當事人。

  治療者對當事人同理性的了解和接納,傳遞給當事人達到了最低的要求標準。

輔導與心理諮商:個人中心治療- 向陽的藍玫瑰- Yahoo!奇摩部落...

【評論主題】28 以下有關「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91.6.12)」之相關規定,何者為正確的?(A)各縣市政府應設立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掌管相關業務(B)性侵害防治中心的業務範圍之一是提供24 小時之電話專線服務(

【評論內容】第 7 條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三、性別平等之教育。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第一項教育課程,學校應運用多元方式進行教學。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數達三十人以上,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人員參與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

【評論主題】26 當諮商師對個案說:「自從你的女兒受到性侵害之後,你一直過得很痛苦,我在想你是不是覺得她發生這件事,都是你的錯?」諮商師的這段話是運用什麼諮商技巧?(A)闡釋 (interpretation) (

【評論內容】

•解釋 interpretation

這個技術,超越了個案所陳述的內容,並且為個案的行為、想法,或感覺,提供新的意義、原因、或詮釋,讓個案能夠用新的看法來看他的問題。

「男朋友遲到,是因為塞車,並不是他不愛你。」

「你媽媽說,你的病是來自樹林中有髒東西入侵。現在看起來,會不會是來自於考試的焦慮。」

「你會愛上教授,是因為他擁有你所欣賞的特質,包括自信、肯定,與智慧。而這些特質,也是你感到不足,渴望擁有的特質。」

諮商會談技術

【評論主題】10 有關解釋(interpretation)的定義,不可能是下列那一項描述?(A)解釋是超越案主所描述或承認的陳述,藉此給案主在行為、想法上一個新的定義(B)解釋是將看起來獨立的陳述或事件作一聯結,

【評論內容】(C)澄清是針對某件案主陳述不清或語意模糊的部分,作進一步的澄清,藉此幫助案主能出現自我覺察

【評論主題】21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92.05.28) 之規定,對於兒童及少年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多久?(A)十二小時(B)二十四小時(C)四十八小時(D)七十二小時

【評論內容】第 57 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繼續安置之聲請,得以電訊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為之。

【評論主題】18 「個案有接受或拒絕諮商的權利,諮商師在諮商前應告知諮商關係的性質、目的、過程、技術的運用、限制及損益等,以幫助個案做決定。」上述之原則是屬於個案的那一項權益?(A)自由選擇權(B)公平待遇權(C

【評論內容】2.2.1.自主權:諮商師應尊重當事人的自由決定權。a. 諮商同意權: 當事人有接受或拒絕諮商的權利,諮商師在諮商前應告知諮商關係的性質、目的、過程、技術的運用、限制及損益等,以幫助當事人做決定。 b. 自由選擇權: 在個別或團體諮商關係中,當事人有選擇參與或拒絕參與諮商師所安排的技術演練或活動、退出或結束諮商的權利,諮商師不得予以強制。 c. 未成年當事人:為未成年人諮商時,諮商師應以未成年當事人的最佳利益著想,並尊重父母或監護人的合法監護權,需要時,應徵求其同意。 d. 無能力做決定者:若當事人因身心障礙而無能力做決定時,諮商師應以當事人最佳利益著想,並應尊重其合法監護人或第三責任者的意見。

【評論主題】13 針對生涯困擾問題有關職業知識層面的衡鑑歷程,若要瞭解個案對於職業的知識結構,最適合的是下列那種方式?(A)畫出生命線(B)運用幻想技術(C)運用職業組合卡(D)運用生涯建構系統

【評論內容】職業組合卡的發展背景與價值

(二)提供一種結構化而又有效的生涯晤談技術

就形式結構看,職業組合卡是一種非標準化的評量工具。然而,長期浸淫此

法的學者們比較喜歡把它當成是一種結構化的晤談技術(Dolliver 1967; Goldman,,1983)。

這個諮商技術遵循著一定的步驟,諮商師與當事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幾張

小卡片上,一步一步的進入當事人的內心世界。

【評論主題】2 Prochaska, Norcross 和DiClemente(1994)指出案主六個改變階段,分別是醞釀前期、醞釀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和終止期。下列描述只有一個不符合醞釀前期的案主狀況,請

【評論內容】

◎個案做改變的準備度

² Prochaska、Norcross和DiClement(1994)指出6個改變階段:

1醞釀前期、2醞釀期、3準備期、4行動期、5維持期、與6終止期。

1醞釀前期

個案還未能覺察其改變的需求,或還未想要做改變,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對他們的問題缺乏訊息,他們否認問題的存在,而且常常責怪他人或這個社會造成他們的問題。

是其行為而不是人的問題。

2醞釀期

個案覺察到而且接受問題的責任,他們開始想改變,但還未能作成改變的決定,害怕失敗通常讓個案裏足不前。

3準備期

個案願意承諾作改變,並且準備好要開始真的做改變。

4行動期

個案主動改變其行為以及所處的環境。

5維持期

個案已經做了改變,現在要試著維持其改變,並處理失效的問題。

大概...

【評論主題】9. 以下何者是屬於個人中心治療法的一部份?(A) 系統減敏(B) 會心團體(C) 社交技巧訓練(D) 米蘭團體

【評論內容】

米蘭/系統取向的理論此理論以「循環認識論」為基礎,在處理精神病及厭食症患者上相當成功;

他們認為失功能之家庭,往往源自「破壞的心理遊戲」,這些遊戲與真實生活並不相容。米蘭治療者認為:家庭遊戲規則界定並維持關係,非個人之力量;為了

維持家庭恆定,每個家庭成員之行為皆與發病之症狀行為有關。米蘭/系統家族治療之目標,乃賦予家庭生活模式新的意義,以打破此一家庭的「心理遊戲」,同時強調家庭獲得新意義、新價值重於對療效的洞察與行動。其治療理論與技術包括:

(一) 假設形成(hypothesizing)此為米蘭取向的核心,也是此種治療的第一步。假設形成是指治療團隊

在與家庭會談之前積極地討論,並提出導致家庭問題的可能成因,來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