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關於正犯與共犯,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關於共犯處罰的理論基礎,我國原則上採從屬性說,例外採獨立性說
(B)A教唆B去幫忙正犯C實行犯罪行為,A成立教唆犯
(C)正犯須知悉有幫助行為存在,幫助者始成立幫助犯
(D)我國刑法總則沒有間接正犯的明文規定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226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VIP(免費)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萬解: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成立幫助犯? (A) 教唆教唆犯 (B) .....看完整詳解

【用戶】Billy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刑法之犯罪行為類型-共犯1. 教唆犯教唆他人使之實行犯罪行為者,為教唆犯。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2. 幫助犯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C)。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3. 連鎖共犯類型(1) 以教唆犯論:教唆教唆犯。例如:甲教唆乙教唆丙犯罪。(2) 以幫助犯論:     A. 教唆幫助犯,例如:甲教唆乙幫助丙犯罪。(B)     B. 幫助教唆犯,例如:甲幫助乙教唆丙犯罪。     C. 幫助幫助犯,例如:甲幫助乙幫助丙犯罪。------(一)我國立法者及通說見解均認為,應就各個犯罪參與者對犯罪之貢獻予以區分,並加以處罰。故採取「正犯共犯區分理論」,予以架構我國刑法。(二)從「...

【用戶】PX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A) 關於共犯處罰的理論基礎,我國原則上採從屬性說,例外採獨立性說我國早期實務(94年修法前):採嚴格從屬性→從屬正犯故意不法且有責的主行為現實務(94年修法後):採限制從屬性→從屬正犯故意不法的主行為

【用戶】Catry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共犯從屬性:共犯必須從屬於正犯,如果不存在正犯,那共犯也無從成立。

【用戶】免費享解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萬解: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成立幫助犯? (A) 教唆教唆犯 (B) .....看完整詳解

【用戶】Billy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刑法之犯罪行為類型-共犯1. 教唆犯教唆他人使之實行犯罪行為者,為教唆犯。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2. 幫助犯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C)。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3. 連鎖共犯類型(1) 以教唆犯論:教唆教唆犯。例如:甲教唆乙教唆丙犯罪。(2) 以幫助犯論:     A. 教唆幫助犯,例如:甲教唆乙幫助丙犯罪。(B)     B. 幫助教唆犯,例如:甲幫助乙教唆丙犯罪。     C. 幫助幫助犯,例如:甲幫助乙幫助丙犯罪。------(一)我國立法者及通說見解均認為,應就各個犯罪參與者對犯罪之貢獻予以區分,並加以處罰。故採取「正犯共犯區分理論」,予以架構我國刑法。(二)從「...

【用戶】PX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A) 關於共犯處罰的理論基礎,我國原則上採從屬性說,例外採獨立性說我國早期實務(94年修法前):採嚴格從屬性→從屬正犯故意不法且有責的主行為現實務(94年修法後):採限制從屬性→從屬正犯故意不法的主行為

【用戶】Catry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共犯從屬性:共犯必須從屬於正犯,如果不存在正犯,那共犯也無從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