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0.教育部自98年辦理「98年教育部辦理學生游泳能力121計畫」,這學期建國對班上同學訂出在游泳能力需通過「捷式游泳前進15公尺(換氣三次以上)」的標準,請問這種評量的設計較符合下列何種評量的內涵?
(A)常模參照評量(norm-referenced assessment)
(B)效標參照評量(criterion-referenced assessment)
(C)虛假性評量(spurious assessment)
(D)單一評量(single assessment)。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71958
統計:A(279),B(12963),C(23),D(7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成就測驗、常模參照評量vs效標參照評量、評量(Assessment)測量(measurement)評估(evaluation)

用户評論

【用戶】Sweet girl!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解釋個別評量結果時,所參考的對象是以教師在教學前即已事先設定好的效標為依據,依其是否達到這項標準(達成者即為學習「精熟」,未達成者即為學習「非精熟」),來解釋個別評量結果的教學評量方式,即為「效標參照評量」。效標參照評量的目的,旨在找出學生已經學會和尚未學會的原因或困難所在,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和學生改進學習。

【用戶】Yi Chen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學生游泳能力121計畫:以實施游泳教學校數逐年成長10%、學生溺水死亡人數逐年下降20%、學生上游泳課人數逐年成 10%進行目標管理。

【用戶】羅晨涵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過去的評量常為虛假評量〈spurious assessments〉,使用虛假的測驗題材,並不重視題材的生活化和應用化,只注重表面技藝的習得,忽略內在深層智能與品格的發展。現今的評量強調真實評量〈authenic assessments〉,希望能夠讓學生所學與其經驗相結合,因此測驗的題材與情境力求真實,而且評量的目的在於促進內在智能與品格的發展。以前的評量可以說是單一評量〈single assessments〉,只重智育,甚至只重視智育中較為低階的死背,忽略了高層次的問題解決和創意,遑論五育中的其他四育:得、體、群、美。評量方式也僅以筆試,甚至以選擇題為限。現今的評量為多元評量〈multiple assessments〉,不僅重視問題解決和創意,同時也兼顧情意、技能等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