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何者並非「Response-to-Intervention,簡稱RTI」的正確作法?
(A)轉介前評估
(B)專家小組協助
(C)轉安置申請
(D)課程與教學調整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58732
統計:A(147),B(275),C(899),D(9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介入反應模式RTI、就近入學、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任務

用户評論

【用戶】鄭詠馨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RTI介入反應效果模式:Fletcher等人(2004)認為傳統上對於學習障礙的鑑定,是以「測驗與處理(test and treat)」進行,亦即學生必需先經過鑑定的程序,確認其學習障礙的資格後,才能接受特殊教育的服務。但是RTI則將測驗與處理模式改為「處理與測驗(treat and test)」模式,亦即學生可以先接受介入服務的觀察與篩選,經由這種介入歷程,來評估學生是否有具有學習障礙。有許多學生因為在普通教育的教學環境中,沒有獲得適當的教學,而須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如果能提高普通教育的品質,學習障礙學生的人數就可以減少。Fuchs等人(2002)提出RTI的鑑定學習障礙模式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評量過程:前三個階段在普通教育中進行,最後一個階段在特殊教育中實施...

【用戶】要加油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補充:

【用戶】JK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C錯的原因是申請嗎?

【用戶】蔡嘉恩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C轉安置申請是已經確定普通班介入教學無效,需提供特殊教育給學生,所以已經不算是RTI的"轉介前"介入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