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交互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是由帕林卡沙(A. Palincasar)和布朗(A. Brown)提出,其目的在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下列何者不屬於這種教學方法所教的閱讀理解策略?
(A)摘要(summarizing)
(B)澄清(clarifying)
(C)瀏覽(reviewing)
(D)提問(questioning)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39869
統計:A(68),B(261),C(1132),D(69),E(0)

用户評論

【用戶】Yu-Heng Liao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交互教學法(一) 預測:要求學生就已有知識及所知道的部份內容,確認「線索」,推測下文的內容,訂出閱讀的方向。(二) 提問:自我測驗的方法,能使學生確認自己是否了解文章意義,集中注意力於重要訊息。(三) 摘要: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所理解的內容的要點,從中反思能否理解文章的要點。(四) 澄清:目的在解決疑慮或模糊的概念。口訣:欲問摘橙(要不要摘橘子呀~)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預測)側 (提問)問 (摘要)要 (澄清)輕

【用戶】ingridchu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補充:交互教學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主動進行有意義的閱讀。其策略不只是要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還能提供學生學習監控自己的學習與思維。交互教學法的「對話」結構與交互作用需要學生的參與,可以培養不同能力階層學生之間的相互關係。學生能有經驗與自信地去幫助同儕,也能刺激更深層次的思考。老師則透過交互教學法,增加評定學生進步情形的機會,有更多的時間與小組共同活動,來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李佳琪,民86)

【用戶】周妤苹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交互/相互教學法 reciprocal teaching一、定義  教師利用社會性支持的情境,提供專家鷹架逐步協助學生獲得閱讀理解策略,透過「師生對話」的歷程,在真實的閱讀情境中,教師運用放聲思考的方式先行示範摘要、提問、澄清、預測四個策略活動,而後逐步將責任釋放給學生,發展成學生之間互相支持的「同儕對話」,以培養學生從整個教學對話歷程中,學習專家(教師)的策略運用過程,以促進後設認知技能、增進閱讀理解能力,進而在任何情境中主動監控閱讀的理解。二、教學程序  (一)摘要    在閱讀歷程中進行自我回顧、刪除瑣碎多餘的資料,選擇標題作為摘要的鷹架,摘述重要、高層的概念  (二)提問    此為自我測驗的方法,能使學生確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