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白居易(訪陶公舊宅並序):「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不見籬下菊,但餘墟中烟。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節選)本詩作者遇到「姓陶人」而有感懷,最主要的原因是:
(A)發思古之幽情
(B)有朋自遠方來
(C)同是天涯淪落人
(D)尋訪志同道合者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44037
統計:A(2808),B(163),C(449),D(58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以何為知己(列舉)、白居易〈訪陶公舊宅並序〉釋疑、芟葉

用户評論

【用戶】葉玉琴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1122903345A 發思古之幽情解:從上面的解說,應該很清楚題目所節錄的詩句,是充滿了對陶淵明的「思古幽情」的。再從文字意象來說,「古村落」、「舊山川」、「墟中烟」,描寫的都是「舊景」;「不見籬下菊」、「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這些字眼,都是「思古幽情」。 所以(A)的選項是毫無疑問的。 B. 有朋自遠方來解:詩中完全沒有這個意思。 C. 同是天涯淪落人解:雖然此詩經查資料是作於作者白居易被貶官為「江州司馬」之時,但在本段詩句中,並無「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憐惜之意。 D. 尋訪志同道合者解:雖然此詩藉由訪陶故居表達了作者...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思古幽情】【不亦樂乎】【同是天涯淪落人】【志同道合】【道合志同】

【用戶】Chang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自在老師 2011-12-30 22:52:42 補充: 【自在老師解答】 〔題目詩句解說〕: 先來看看題目的詩句:白居易〈訪陶公舊宅並序〉:「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不見籬下菊,但餘墟中煙。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解說: 1.本詩中的「陶公」,指的是「陶淵明」。詩句許多是出自陶淵明詩文的典故:(1)「柴桑」:陶淵明是東晉潯陽柴桑人。(2)「籬下菊」:陶淵明〈飲酒詩〉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3)「墟中煙」: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一:「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陶淵明其人其事,對於白居易來說,即是古人事蹟。 2. 這首詩題目是〈訪陶公舊宅並序〉,這幾句內容寫的,即是訪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