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這篇文章的基調為何?
(A)悲涼的
(B)淡泊的
(C)歡樂的
(D)消沉的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30914
統計:A(394),B(1727),C(6424),D(24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蹉跎:虛度光陰、大塊假我以「文章、《金谷酒數》出處(典故)

用户評論

【用戶】Farah Tsai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語譯:  天地好像是萬物的旅館,光陰如同百代的過客。而虛浮短促的人生就像做夢一般,真正歡樂的日子能能有多少?古人拿著點亮的蠟燭在夜裡遊玩,的確是很有道理的啊!何況溫暖的春天,用迷濛煙霧般美好的景色召喚我們,大自然把錦繡般美麗的風光供給我們。我們聚會在桃李爭妍的花園哩,父子兄弟同歡同飲,享受著天倫樂趣。諸弟都有謝惠運般傑出的才華,而我賦的詩卻自愧不如謝康樂。幽閒地賞玩景色還沒有停止,高談闊論已轉入了清雅。大家同坐在花叢間,擺設著珍美的筵席,不停地傳杯弄盞,一起醉臥在月色下。此情此景若沒有好詩,哪能表達自己高雅的情懷呢?假如有人作詩不成,就根據金谷園的前例罰酒三杯。

【用戶】edmundedmund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群季俊秀,~季~,指的是兄弟的弟

【用戶】AdzukiP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該篇文章首句至「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乃全文開頭,重點在說明「及時行樂」之理由。往下展開的三分之二篇幅,才是本文主要中心思想「及時行樂」;且其內容與筆法,展現的皆為歡樂的基調(主要色調),應無疑義,故應以原答案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