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說苑.反質》:「公明宣學於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曰:『宣,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學?宣見夫子居宮庭,親在,叱吒之聲未嘗至於犬馬,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毀傷,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說此三者學而未能,宣安敢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依上文所述,下列何者最接近公明宣對「學」的看法?
(A)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B)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C)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D)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95316
統計:A(407),B(309),C(585),D(296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解釋、對各輩分的應酬語、歌詠的對象

用户評論

【用戶】劉柏良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公明宣向曾子學習,可是三年來卻不讀書。  曾子說:「公明宣,你在我的門下三年,可是卻不學習,這是為甚麼呢?」 公明宣說:「我哪裡敢不學習?我看見老師在宮殿庭院,只要父母親在時,你從來都不會把情緒與怒氣發在畜生身上,我很喜歡您這樣的修養,但想學卻學不會;我看到您在接待賓客時,恭敬樸實卻不怠惰,我很喜歡您這樣的修養,但想學卻學不會;我看到您在朝廷時,嚴格對待屬下卻不傷害他們,我很喜歡您這樣的修養,但想學卻學不會。我欣賞您的『親德、友德、君臣德』,卻學不會,我怎敢居老師門下卻不知學習呢?」曾子聽了公明宣的話後就離席而起,向他道歉說:「我比不上你,應該就是在學習這件事上了。」D:尊重賢能的人超過愛美麗的女人;侍奉父母能盡心竭力;侍奉君王能鞠躬盡瘁;與朋友交往說話守信用。這倦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什麼,我也一定要說他是學習過的了。

【用戶】oukumo199375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賢賢易色跟從聖賢的人能端正自己的態度第一個『賢』是動詞 第二個『賢』代表正人君子『易』應該解釋為端正『色』描述的是動態或是心態https://kknews.cc/culture/p49qkep.html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國學詞語總彙【公明】【曾子】【曾參】【叱吒】【恭儉】【默識】【誨人不倦】【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賢賢易色】【言而有信】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此說明為學所重在: (A)選擇良師益友 (B)實踐人倫之道 (C)強調里仁為美 (D)講究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