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選項「」中那一種舉動不是表示敬重之意?
(A)「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B)禹拜「稽首」,讓于稷契暨臯陶
(C)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謹「再拜」
(D)嘗科頭「箕踞」,談禪詠古,晏如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75327
統計:A(462),B(143),C(373),D(337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水到渠成

用户評論

【用戶】劉柏良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A:伸直腰身跪著捧讀來信,信中究竟寫些什麼呢?<飲馬長程窟行>B、C:自古中國素有「禮義之邦」之稱,古人尤其重視「禮」,因此制定了許多的禮儀規範。《周禮‧春官‧大祝》有「九拜」︰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拜,在古代是行敬禮之意,九拜是按當時的跪拜動作和對象,做了嚴格的規範,也就是依不同的等級、社會身份,在不同的場合所使用的九種跪拜禮儀。所以前四種稱為「正拜」,即常用之拜禮,後五種則依附於四種正拜。不過流傳下來,比較常見使用的則為稽首和頓首。稽首是一種俯首至地的最敬禮,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書經‧舜典》︰「禹拜稽首,讓于稷契暨臯陶。」《周禮‧春官‧大祝》︰「稽是稽留之義,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所以,稽首是臣子對君王所行的隆重而恭敬的大禮,不僅施禮者要屈膝跪下,並且頭拜到地上後還要停留較長一段時間。D:箕踞ㄐ| ㄐㄩˋ兩腿舒展而坐,形如畚箕,是一種隨意不拘禮節的坐法。

【用戶】海家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 長跪解析:直身而跪,也叫「跽」。古時席地而坐,坐時兩膝据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則伸直腰股,以示莊敬。語譯:我長跪著捧讀書信,信中究竟說些什麼呢?(昭旼文選 飲馬長城窟行 無名氏)(B)稽首(ㄑ一ˇ ㄕㄡˇ)解析:指雙腿跪在地上,頭叩至地面,是古代的最敬禮。語譯:禹跪拜叩頭,讓給稷、契和皋陶。(舜典)(C)再拜解析: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先後拜兩次,表示鄭重奉上的意思。語譯:書信是不能完全表達心意的,因而只是略為陳述我愚執、淺陋的意見罷了。再次向您致敬。(兩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D)箕踞(ㄐㄧ ㄐㄩˋ)解析: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形狀像箕。這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法,比喻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語譯:曾經有一次光著頭,不戴帽子,裸露髮髻,像箕一樣張開腿盤坐著,談論佛理,吟詠古詩,十分清靜安閒。(唐才子傳 白居易)來源:搶救國文大作戰粉絲團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長跪】【素書】【稽首】【臯】【皋】【再拜】【科頭箕踞】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複選題41 古人無論尊卑高下,相見時必有儀節,下列含「跪」、「拜」儀節的選項是: (A)拱 (B)長揖 (C)頓首 (D)稽首 (E)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