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對於普立馬克原則(Premack's Principle)的敘述,何者較不正確?
(A)用較常出現的行為作為增強物,去強化較少出現的行為。
(B)所要強化的行為可能為個體喜歡,也可能不喜歡。
(C)增強物的類型,包括工作、活動、獎品等。
(D)又叫老祖母定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67844
統計:A(128),B(319),C(302),D(1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低頻率行為區別、Premack原則(老祖母原則

用户評論

【用戶】蕭榆臻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普里馬克原則是利用每個仁所有的增強階層找出排序,利用底層的誘發上層的增強階層。可以是工作活動之類的,通常不會跟物品有關聯。如果拿物品解釋的話,每個增強原則都會變成普里馬克原則了,考試換獎品、表現乖給糖果→這樣都亂了,主要是個體有關的活動

【用戶】Yi-chien Wu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老祖母法則將低頻率行為放在前,結合後者高頻率行為,即運用次級增強物(1.社會性增強物(socialreinforcer),如微笑,2.代酬(token),如金錢、獎狀,3.活動(activities),如聽音樂、自由活動等)來增強個體原本缺乏動機、不感興趣的活動。Ex.老師告知學生只要完成作業就可以出去玩。Ex.便利商店賣飲料,第一罐定價(低頻率:不會想買),第二罐半價(高頻率:很想買),為了想打折,民眾經常一次買兩罐。

【用戶】飁草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普氏原則(Premark’s principle)就是給予次級增強物類型中的活動兩種,一種是較喜歡的活動(如玩飛機),另一種是較不喜歡的活動(如讀書),利用個人較喜歡的『活動』,來增強較不喜歡的活動。 應用高頻率行為(看電視、打球...)來當做低頻率行為(做功課、寫習作...)的增強物。高頻率行為是個體真正想做的事情, 低頻率行為則是個體不想做的事情。將低頻率行為與高頻率行為予以制約聯結將會增加個體低頻率行為的出現機率。 所以答案為B

【用戶】Kai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對B有疑問...如果個體喜歡的活動還需要強化嗎?一個小朋友愛打電動,那不用刻意去強化,他也會一直打吧?所要強化的行為大概就是個體不喜歡或比較沒那麼喜歡的吧?個人淺見

【用戶】蕭榆臻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普里馬克原則是利用每個仁所有的增強階層找出排序,利用底層的誘發上層的增強階層。可以是工作活動之類的,通常不會跟物品有關.....

【用戶】飁草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普氏原則(Premark’s principle)就是給予次級增強物類型中的活動兩種,一種是較喜歡的活動(如玩飛機),另一種是較不喜歡的活動(如讀書),利用個人較喜歡的『活動』,來增強較不喜歡的活動。 應用高頻率行為(看電視、打球...)來當做低頻率行為(做功課、寫習作...)的增強物。高頻率行為是個體真正想做的事情, 低頻率行為則是個體不想做的事情。將低頻率行為與高頻率行為予以制約聯結將會增加個體低頻率行為的出現機率。 所以答案為B

【用戶】Kai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對B有疑問...如果個體喜歡的活動還需要強化嗎?一個小朋友愛打電動,那不用刻意去強化,他也會一直打吧?所要強化的行為大概就是個體不喜歡或比較沒那麼喜歡的吧?個人淺見

【用戶】Stephanie應屆考上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同樣疑問+1  喜歡的活動還需要增強?定義為利用個人較喜歡的『活動』,來增強較不喜歡的活動。不過C的錯誤更明顯~

【用戶】飁草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普氏原則(Premark’s principle)就是給予次級增強物類型中的活動兩種,一種是較喜歡的活動(如玩飛機),另一種是較不喜歡的活動(如讀書),利用個人較喜歡的『活動』,來增強較不喜歡的活動。 應用高頻率行為(看電視、打球...)來當做低頻率行為(做功課、寫習作...)的增強物。高頻率行為是個體真正想做的事情, 低頻率行為則是個體不想做的事情。將低頻率行為與高頻率行為予以制約聯結將會增加個體低頻率行為的出現機率。 所以答案為B

【用戶】Kai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對B有疑問...如果個體喜歡的活動還需要強化嗎?一個小朋友愛打電動,那不用刻意去強化,他也會一直打吧?所要強化的行為大概就是個體不喜歡或比較沒那麼喜歡的吧?個人淺見

【用戶】Stephanie應屆考上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同樣疑問+1  喜歡的活動還需要增強?定義為利用個人較喜歡的『活動』,來增強較不喜歡的活動。不過C的錯誤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