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有關身心障礙學生在語文領域學習表現調整之敘述,下列哪一選項較為適當? 甲、將「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調整成「依提示找出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是運用減量的方式 乙、將「1-Ⅳ-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調整成「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是運用簡化的方式  丙、將「6-Ⅳ-5 主動創作、自訂題目、闡述見解,並發表自己的作品」調整成「自訂題目、以書寫或其他合宜方式表達經驗或意見」是運用簡化、替代的方式 丁、將「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調整成「認識常用國字1,200 ~1,800 字,以書寫或運用各種數位化工具的方式使用 700~1,200 字」是運用簡化、分解的方式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5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CHIN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身心障礙學生課程調整原則:可針對學習內容、歷程、環境及評量方式進行調整。學習內容:(附上調整前後的學習重點當作參考。)「簡化」:降低原本的學習重點的難度,例如:原本:能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調整後:能以正確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話。(沒有流利)調整後:能說出語意完整的話。(沒有正確發音流利)「減量」:減少學習重點的內容,例如:原本: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用1200字減量。調整: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200字。「分解」:把學習重點切分為不同的小目標,分階段完成,例如:原本: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調整後:篇章的大意。調整後:篇章的主旨。調整後:篇章的簡單結構。「替代」:用另一種方式完成原本的學習目標,例如:原本:能透過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調整:能透過報讀軟體進行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重整」:將原本的學習重點轉化成生活化或功能化的目標與學習內容,例如:原本: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調整: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故事、短劇。https://nedu.pses.ptc.edu.tw/upload/menu/20191120064923.pdf

【用戶】loveuuuuuu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甲、將「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調整成「依提示找出文本中的重要訊息 與觀點」是運用減量的方式比較接近學習歷程的調整方式:->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歷程的調整,需依學生的個別需要,善用各種能引發其學習潛能之學習策略,並適度提供各種線索及提示(如:協助學生畫重點、關鍵字、提供閱讀指引、組織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