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特教班怡如總愛自得其樂地用手指敲打自己的額頭,老師於是設計一系列的手工活動(包括:摺紙盒、原子筆組合、作業單黏貼等)企圖轉移怡如的習癖行為。前述的教學措施最有可能是應用下列哪一種行為改變原理?
(A)DRA
(B)DRL
(C)DRI
(D)DRO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2695
統計:A(296),B(52),C(743),D(13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教育心理學:P.8 赫爾巴特五段學習法

用户評論

【用戶】陳嘉弘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區分性增強不相容行為(DRI):增強適當行為來替代不適當行為的發生但兩行為必不相容。 如:去游泳替代去吃冰淇淋,不可能在游泳時,同時吃冰淇淋。區分性增強替代性行為(DRA):增強適當行為來替代不適當行為的發生。但不考慮相不相容。�X�B:行為改變技術的名詞解釋 - dominics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dominics/1646823#ixzz1yTlficCH

【用戶】踢缺樣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6F的概念真清楚!!

【用戶】李國瑄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DRA所指的區分性增強替代性行為應該著重在替代行為「功能」要與原本的行為問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