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在教師進行學生功能性評量過程所使用的A-B-C分析表,最適合以下列何種方式完成資料蒐集?
(A)家長晤談
(B)直接觀察
(C)功能分析
(D)舊有學習資料(如:IEP)檢視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73928
統計:A(15),B(436),C(625),D(1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社區模擬教學(CSI)、社區參照教學(CRS)、社區本位教學(CBI)、生態課程、功能性評量

用户評論

【用戶】Moon Lin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直接觀察"最常用的是A-B-C 行為分析法,A 係Antecedent,指行為事件發生前的情境或事件,B 係Behavior,指發生的行為事件本身,C 則是Consequence,就是行為事件帶來的後果。A-B-C 行為分析法能夠透過觀察前因、行為本身後果三者之間的連結而找出問題行為本身的功能及目的為何。

【用戶】小王子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C選項坑人啊!

【用戶】cindy81129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資料蒐集!

【用戶】107已上岸特教教師雙榜啦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蒐集報導者提供的資料(晤談諸多資料)--直接觀察(ABC法則)--功能性分析 (實驗操弄的方式了解和驗證問題行為的功能,其目的在於確認環境事件(前因或結果)和行為問題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