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4.在心理防衛機制中,將自己不為社會所接納的慾念加諸他人,藉以減輕自己缺點所產生的焦慮,此為:
(A)投射作用
(B)否認作用
(C)轉移作用
(D)反向作用。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80376
書單:心理防衛機轉、自我防衛機制、投射作用(Projection)

用户評論

【用戶】Li-ya Wa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舉例如下:當學生考試考差時...1. 投射:因為昨天鄰居太吵沒辦法讀書。(推諉責任)2.合理化:因為題目出得太爛所以我考差。                 又不是只有我考差,他也考差阿!(找一個合理的理由)3.轉移(替代):考試差被師長責難,不能頂嘴,於是遷怒同學。(轉移發洩情緒的對象)大概是如此。感謝大家協助更正建議!

【用戶】yu81emma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1. 投射:又不是只有我考差,他也考差阿!(別人跟我一樣)

【用戶】yu81emma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補充合理化(Rationalisation)又稱『文飾作用』將自己不好或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隱藏起來,並另外再找一個比較正當的理由,來解釋自己所做的行為或後果。通常可分為四種情況: 『酸葡萄』作用:凡事自己想要的東西,而能力無法取得時,就加以破壞。如同預言故事中的狐狸抓不到葡萄時就說:「那葡萄是酸的,我原本就不要吃它。」『甜檸檬』作用:得不到原來所需求的,而對非原本想要的東西加以讚賞。如檸檬原本是酸的,但自己花了很多力氣得來的只是個酸檸檬,是很丟臉的事。因此就自己直誇『檸檬』多麼的甜。『推諉』作用:遇到過失的時候,很快的將過錯推到別人的身上。例如:兩個兄弟在搶一件玩具時,不小心將火車頭拉斷了,這時...

【用戶】lidaben2001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加諸他人<----到底怎麼翻譯呢??  有別人也跟我一樣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