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張老師在進行圓周長教學時,未直接告訴學生圓周長公式,而是提供學生不同大小的圓形實物,請學生分組運用棉線、尺等工具量測各種圓形實物的圓周長以及半徑,填入學習單中,最後請各組學生共同歸納出圓周長、半徑、圓周率之間的關係,並以一個等式表徵這三個變數之間的關係,再用這個等式估算出籃球場上罰球區的圓周長。張老師的教學設計較接近哪一種理論觀點?
(A)探究學習(inquiry learning)
(B)精熟學習(mastery learning)
(C)情境學習(situational learning)
(D)內隱學習(implicit learning)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21964
統計:A(1699),B(32),C(320),D(16),E(0)

用户評論

【用戶】BerryCat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探究式教學法,又稱發現法、研究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是給他們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它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研究客觀事物的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內部的聯繫,從中找出規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見,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強。資料來源:http://wiki.mbalib.com/zh-tw/%E6%8E%A2%E7%A9%B6%E5%BC%8F%E6%95%99%E5%AD%A6%E6%B3%95

【用戶】MinFan Hsieh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探究導向學習是先要發掘問題,再蒐集有關觀察資料,處理這些客觀資料,發現可能的答案,或作試探性解釋,再設計實驗以驗證假設或推論。來源: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719/若依照以上說明,則本題的教學流程是符合的。相較之下,無論是測量各種圓形實物的周長與半徑,或者是計算罰球區的圓周長,都不是生活中的真實問題。

【用戶】Laura Lee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回12F 我的想法是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情境學習:整體而言,情境認知強調知識是在情境中建構出來的,不能夠與情境脈絡(context)分開。情境學習認為促進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讓學生在一個能夠反映出他們的知識存未來會有多種用途的環境裡,完成功課與解決問題。強調盡量在真實生活中讓學生學習,也就是希望學生解數學是為了生活上的問題,這一題題目並沒有強解決了生活上的問題~給您參考看看!

【用戶】Kyle Zho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在題目中有關鍵字:共同歸納歸納=發現學習=探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