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國際水協會以各國所公布用水 200 立方公尺(度)的自來水費用,代表每年家戶平均自來水費用,以該費用除以該國人均 GDP,所得數值稱為「水費負擔率」。西元 2020 年,臺灣水費負擔率名列世界倒數第二,臺灣的水費明顯偏低。臺灣雖然降水量充沛,但在水資源調配仍有困難,下列措施何者有助於臺灣水資源做最大利用?
(A)集水區做好水土保持,防止邊坡坍塌
(B)政府實施低水費政策
(C)盡量增加地表人工覆蓋物的面積
(D)興修大範圍水泥步道,以減少入滲。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chi chi Green

【年級】

【評論內容】集水區顧名思義就是水最多處 -下游泥沙淤積問題是最大問題,每年水庫容量減少現在水庫蓄水量跌破10%, ,所以防止此問題才是應變之道聽得懂嗎其實要延續水庫壽命才是最重要的

【用戶】布萊特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 當雨水從天空中掉落到地面時,有一部份會經由土壤表面的孔隙往下滲透,其餘的部份則在地面上順著地表的高低起伏,逐漸由高處往低處流動。最初這些留在地表上的雨水會累積在山坡上的凹窪處,後來繼續降落的雨水會溢出這些窪地而在山坡上到處亂流,然後慢慢地匯聚成非常細小的涓涓細流。接著這些沒有固定流路的小細流進一步匯聚成較固定的的溪流,許多溪流再繼續集合成大的河流往下流動,最後到達海洋。因此在河流的任何一段河道中流動的河水,都是來自比它高的地方。對於地表上任何一個地點而言,凡是落在它鄰近某個區域內的雨水,經過不斷匯聚和流動都會流到這個地點,這個雨水降落和匯流的區域就稱為該地點的「集水區」。落在這個集水區邊界以外的雨水,不論怎樣流動,都不會經過這個地點,而是流到其他的溪流當中,因此我們把這些將雨水分到相鄰兩個不同的集水區的山嶺線稱為「分水嶺」。在靠近分水嶺的小溪流的集水區通常很小,幾乎所有的流水都是直接來自它周圍的地區。這些小溪流是一些大河流的上游部份,當它們繼續往下流動時,逐漸與其他許多小溪流匯聚而形成大的河流。因此在大河流中流動的河水,通常包含來自各個不同小溪流的流水,它的集水區也因而包含所有這些小溪流的集水區,而有很大的面積。當河流由山區順著地形往下流到平原,並繼續往前流動,就在它流進海洋之前的一段稱為河流的下游部份,這時候所涵蓋的集水區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