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假如老師想監控學生的學習狀況,作為補救教學或改進教學的參考。此時老師可以運用以下何種評量?
(A)安置性評量
(B)形成性評量
(C)預備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12417
統計:A(916),B(15835),C(196),D(407),E(1)

用户評論

【用戶】黃柏欽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會選形成性評量的主要原因在於教師"監控"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時候學生有可能會有學習狀況出現,也有可能沒有,如果學習狀況持續出現且越來越嚴重就改用診斷性

【用戶】Tzu Mei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強調學習結果應該是總結性評量診斷性評量是指在形成性評量後發現學生問題進而一步用診斷性評量來瞭解學生問題在哪才能對症下藥

【用戶】Ricardo Chen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摘錄  戴帥 主題式教育專業科目安置性評量:瞭解學生精熟預定教學內容程度,以安置學生到較適合其程度學習組別中之實施評量。如:編班、分組。預備性評量:教學前實施,預估是否具有未來學習之必備行為能力,對所學知多少,以提供教學起點參考。形成性評量:教學過程中,觀察與記錄教師教學狀況及學生學習表現,以評定量表進行非正式評量。提供學生進步回饋,指出教學結構缺陷,以實施補救教學。診斷性評量:教學過程中或教學活動之末,發現學生學習產生困難用以診斷,瞭解學生學習困難之所在,以實施補救教學或個別輔導。總結性評量:教學活動之末或結束後,以定期考試或測驗考察教師教學成果與學生學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