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開始上課時,教師採取某些措施,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以儘快進入學習狀態。這是何種原則在教學情境的應用?
(A)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B)心向作用(mental set)
(C)平衡作用(equilibration)
(D)自動化作用(automaticity)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21599
統計:A(193),B(2404),C(123),D(206),E(0)

用户評論

【用戶】kelly2ankara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心向作用是指在某種學習之前已完成心理上的準備。在此目標之下,又因心向程度的不同,分為三個層次:(1)心理傾向,指只在心理上完成準備狀態。(2)動作傾向,指在身體上完成準備狀態。(3)情緒傾向,指在情緒上已進入樂於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狀態。(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http://163.24.143.141/edu_term/view.php?ID=130

【用戶】吳家慶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心向作用VS功能固著---各家版本整理心向作用功能固著1.指因當事人的心向所產生的作用;心向指心之所向,對於一件事的做法,常採用同一方法,久之成為習慣。2. 指刺激尚未出現時,心裡所具有的準備反應或適應傾向,係長期學習而得到的經驗累積,可縮短個人的思維歷程。3. 指個體在種情境下習慣性的反應傾向。4.不管怎樣,就是套公式。不去探討問題解決的方向,用既定成見處理。5. 習慣性傾向。使用過去解決類似問題獲得成功的方式解決當前的問題。6. 不管其他方法是否有效,人會用特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即是人針對事情解決的功能固著)7. 個人面對問題時, 無論客觀條件為何,總是以其主觀經驗或習慣去處理問題1.指解決問題時,因個人在知覺上...

【用戶】Yani Chou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統整各樓心向作用有兩個概念:1.(習慣的)心向作用:指因當事人的心向所產生的作用;心向指心之所向,對於一件事的做法,常採用同一方法,久之成為習慣。如:之前考試不會的都猜B,下次考試也會繼續猜B。2.(準備的)心向作用:指在某種學習之前已完成心理上的準備。在此目標之下,又因心向程度的不同,分為三個層次:(1)心理傾向,指只在心理上完成準備狀態。(2)動作傾向,指在身體上完成準備狀態。(3)情緒傾向,指在情緒上已進入樂於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