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為了激起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林老師經常提醒學生學好英文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要改變自己對英文學習的看法,就能改變對自己英文學習能力的負面信念。從班度拉(A. Bandura)的自我效能論觀之,林老師是從哪一個面向提升學生的英語自我效能?
(A)楷模
(B)社會說服
(C)替代性經驗
(D)生理與情緒喚起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49664
統計:A(26),B(557),C(55),D(10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Bandura

用户評論

【用戶】106小雯幼教師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根據Bandura(1999)提出自我效能主要來源,包括精熟經驗(mastery experience)、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社會說服(social persuasion)、生理與情緒狀況(physiological and affective states)四種經驗,並透過訊息整合而表現在生活情境中如何提升學生自我效能:1. 增加學生的成功經驗,提升最影響自我效能的「直接性經驗、成敗經驗、精熟經驗、掌握經驗」。*精熟經驗(個人的直接經驗)      影響自我效能最重要的訊息來源個體過去有類似的任務成敗經驗,如成功會讓個體歸因於努力,增加自我效能;如失敗會讓個體歸因於能力,降低自我效能,減少從事該任務的意願。2. 提供成功的楷模,讓學生透過觀察,見賢思齊,得到「替代性經...

【用戶】持之以恆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林老師經常提醒

【用戶】周妤苹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自我效能論:Bandura界定個人對於自己能夠組織並執行一連串型定以產生某種成果的信念。此種信念是個人對於自己從事某項任務或表現某種行為所具備的能力,及對於工作或行為可達到何種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1.親歷的成敗經驗:指個體透過自己的親身行為所獲得的關於自身能力的直接經驗。成功的經驗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個體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反之亦然。2.替代性經驗: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和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一個人看到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獲得成功時,能夠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斷。相反,當看到與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失敗時,會降低自我效能感。3.言語說服:他人的鼓勵、評價、建議、勸告等4.情緒與生理的影響:比如生理上的疲勞、疼痛和強烈的情緒反應容易影響個體對自我能力的判斷,降低自我效能感引用自:Sharon教育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