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在娃娃家有二個孩子都在玩煮飯的遊戲。雙方都知道對方在做什麼,但二人之間沒有互動。根據此觀察,你會登錄在Parten/Piaget量表的哪個欄位?
(A) 單獨-功能遊戲
(B) 團體-戲劇遊戲
(C) 平行-戲劇遊戲
(D) 平行-建構遊戲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11688
統計:A(86),B(25),C(2000),D(22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幼兒遊戲階段論、Parten社會互動遊戲理論

用户評論

【用戶】柯任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皮亞傑認為遊戲是隨認知發展而變化的,他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把兒童遊戲分為感覺運動遊戲、象徵性遊戲、結構遊戲和規則遊戲等四類:1感覺運動遊戲(練習性遊戲)感覺運動遊戲是兒童最早出現的一種遊戲形式,一般處於從兒童出生到2歲這一階段。 兒童主要是通過感知和動作來認識環境、與人交往的,他們的遊戲最初是通過自己的身體作為遊戲的中心,逐漸地會擺弄與操作具體物體,並不斷反复練習已有動作,從簡單的、重複的練習中,嘗試發現、探索新的動作,從而使自身獲得發展。 在反复的成功的擺弄和練習中,獲得愉快的體驗。 遊戲的驅力就是獲得“機能性的快樂”、“動”即快樂。 該遊戲的主要表現形式為徒手游戲或重複的操作物體的遊戲...

【用戶】柯任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依據我找到的資料,本來只有三階段後來Smilansky(史密蘭斯基)根據Piaget的遊戲發展分期,將象徵性遊戲又分為「建構遊戲」與「戲劇遊戲」就變成四階段了

【用戶】Katz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如同樓上所說,Piaget將遊戲分為三類(功能、象徵、規則),後來Smilansky依據Piaget遊戲三階段修改為四階段(功能、建構、戲劇、規則)。所以所指的四階段提出者應該是Smilansky才對。

【用戶】陳宥達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皮亞傑(Piaget) #幼兒遊戲階段 # (功能-建構-社會劇-規則) 口訣:弓箭射龜功能遊戲-建構遊戲-社會戲劇(扮演遊戲)-規則遊戲Piaget將遊戲分為三類(功能、象徵、規則),後來Smilansky 將象徵性遊戲又分為「建構遊戲」與「戲劇遊戲」(功能、建構、社會戲劇、規則)。第一階段「功能性遊戲」是屬於無目的無主題的自發性活動,通常又稱為「感覺遊戲」「練習遊戲」。第二階段「象徵性遊戲」是一種虛構性的、想像性的遊戲,又稱為「戲劇性遊戲」或「想像遊戲」。第三個階段「規則性遊戲」此階段的遊戲是具有規則性的、共同合作的,例如下棋、打球等。「建構遊戲」則是透過組織物品或創造物品而獲得快樂的遊戲,通常與畫畫、積木與黏土等有關。畫畫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