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以下那一個班級經營理論是探討教師如何使用增強原則和程序,來教導與經營他們的學生在教室裡的學習活動?
(A) Assertive Discipline
(B) Behavior Modification
(C) Logical Consequences
(D) Transactional Analysis 。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62201
書單:班級經營論、班級經營理論、班級經營原理原則

用户評論

【用戶】Hsi-chia Tse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肯定訓導 (Assertive Discipline)  肯定訓練,亦可稱之為果斷訓練。以它在班級經營中的用途而言亦是屬於行為改變策略之一,但與之又有差異。它主要的對象是針對教師,培養教師對班級經營上有果斷力和自主權來管理控制教室內學生的行為,達到預期內的教學效果。其理論精神乃在於強調教師的主控權及威信 (authority),輔導教師維持他/她個人的需求,顧及本身的立場,同時又不侵犯到別人(學生)的權益 (高玫,民76;Canter, 1989; Canter, 1999; Edwards, 2000)。

【用戶】Joy :) 考上國小英語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其名著「 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 1968」、「 Disciplinewithout Tears,1972」、「Maintaining Sanity in the Classroom,1982」 是為了有效幫助教師解釋學生行為背後的動機,並提供教師處理學生不良行為的資訊。此系列著作,使得 R. Dreikurs成為教室行為領域的知名專家,其「Logical Consequences」班級經營策略,是教師進行輔導以幫助學生產生自我控制,促進合作與團隊努力的感覺,從中使學生更專心學習,並且能減少不良行為,期望能使得教室成為產生最佳學習效果的場所(Cangelosi, 1988; Charles, 1989 ;Edwards, 1993;金樹人,民83) 。

【用戶】盧天才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Behavior Modification -----行為改變技術

【用戶】Katz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 Assertive Discipline→ 肯定訓練/果斷訓練(B) Behavior Modification→ 行為改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