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2.當一個學生因為作弊而要接受處罰時,反而抱怨班上其他同學亦常常在考試時作弊,藉機將此一不良行為
賦予別人,此一心理現象稱為
(A)補償作用
(B)投射作用
(C)退化現象
(D)轉換反應。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41086
統計:A(490),B(14648),C(65),D(36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心理防衛機轉

用户評論

【用戶】Anthony Li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補償作用:因生理或心理上缺陷而導致焦慮或不適應感時,使用種種可被接受的方法彌補缺陷。投射作用: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他人或外物的現象歷程。如指著別人說「你是同性戀」,但也許說話者自己就是。退化作用:個人將自己的行為改以較幼稚的方法表達出來,藉以暫時獲得安全與滿足,以消除焦慮與痛苦。轉換作用(是不是等於轉移作用呢?):當需求或慾念無法經由直接方式滿足時,就轉移對象以間接方式去獲得滿足的歷程。如把工作上的怒氣遷怒家人。

【用戶】Feng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投射 雖是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因為事情還沒發生啊

【用戶】★~♫~♪~✽¸.•♥♥•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我也覺得答案好奇怪,應該是合理化,怎麼會是投射?

【用戶】貝貝✨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投射跟合理化很像,但是投射的情境通常是有「群體」的,如題目中所述,抱怨其他人也作弊,所以說他覺得大家也作弊那他怎麼會他作弊被罰而已;合理化則是找藉口,就像說考試考不好卻推說是老師出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