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蘇洵〈辨姦論〉)
【題組】「理有固然」句中「固然」一詞的意思,下列何者正確?
(A)本來就如此
(B)堅定不動搖
(C)確實的遵守
(D)必要的條件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97778
統計:A(942),B(165),C(59),D(184),E(0)

用户評論

【用戶】劉煥明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事情有它必定要達到的地步,道理有它本該如此的規律。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靜穆的人,才能夠從微小的跡像中預知日後顯著的結果。月亮四周出現光環,預示天要刮風;柱石回潮濕潤,表示天要下雨;這是人人都知道的。至於世間人事的變化,情理形勢的因果關系,它的抽像渺茫而難以理解,千變萬化而不可預測,又怎麼能與天地陰陽的變化相比呢?而即使賢能的人對此也有不知道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就因為愛好和憎惡擾亂了他心中的主見,而利害得失又左右著他的行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