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 「槺榔伯公坐落於實驗中學的北側,清朝時期該處地名為隘路坪,當時所設的伯公廟稱為隘寮伯公。廟後方有槺榔樹、相思樹及樟樹,以槺榔樹最為粗壯,日治後當地居民改稱為槺榔伯公。光復後,依傍在廟後的三棵老樹,有兩種相繼枯死,目前只剩下老樟樹。往昔槺榔伯公是金山面的地標,從竹北六家可以看到這座位於小山丘上的伯公廟,如今○○○○的高樓擋住視線。」根據上文的敘述,請問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A) 「隘」是險要之處,當年設隘寮是為了防範閩客衝突
(B) 伯公」一詞是客家人對關公廟的稱呼
(C) 「○○○○」可填入「鱗次櫛比」
(D) 槺榔伯公已改稱為樟樹伯公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69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應屆上岸~台北台中台南都正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 「隘」是險要之處,當年設隘寮是...

【用戶】Hsu Wei-Ta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A) 「隘」為險要之處:隘寮防範原住民出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