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司馬遷〈酷吏列傳〉)根據上文,太史公認為天下大治、清除弊端的根本方法為何?
(A)政令
(B)道德
(C)刑法
(D)禮教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37734
統計:A(75),B(1654),C(124),D(38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國考101

用户評論

【用戶】Lin Hou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孔子說:「使用政令去引導人民,用刑罰來約束人民,人民只會求得免於犯罪受罰,卻不會有知恥之心。使用道德來教化引導人民,用禮制來約束人民,人民不但會有知恥之心,也會改正錯誤返回正道。」老子說:「具備崇高道德的人,並不表現在形式上的德,因此實際上才有德;道德低下之人,表現為堅守形式上的德,所以實際上是沒有德。法令越是嚴苛,盜賊越是不斷增加。」太史公說:這些話是可信啊!法令是政治的工具,不是管理吏治清濁的根源。

【用戶】e0801704

【年級】

【評論內容】老子比較注重精神層面,而不是制度層面.

【用戶】linlin鐵佐事務已上榜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孔子說:「用政令來引導百姓,用刑法來整治百姓,百姓雖能免於犯罪,但無羞恥之心。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用道德教導百姓,用禮教來統一他們的言行,百姓們就既懂得羞恥又能使人心歸服。」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老子說:「最有道德的人,從不標榜自己有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標榜自己沒有離失道德,所以他並不真正具有道德。法令愈加嚴酷,盜賊就愈多。」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太史公說:這些說得都對!法律是治理國家的工具,但不是治理好壞的本源。酷吏列傳序---孔子曰:「道...

【用戶】Lin Hou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孔子說:「使用政令去引導人民,用刑罰來約束人民,人民只會求得免於犯罪受罰,卻不會有知恥之心。使用道德來教化引導人民,用禮制來約束人民,人民不但會有知恥之心,也會改正錯誤返回正道。」老子說:「具備崇高道德.....看完整詳解

【用戶】e0801704

【年級】

【評論內容】老子比較注重精神層面,而不是制度層面.

【用戶】linlin鐵佐事務已上榜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孔子說:「用政令來引導百姓,用刑法來整治百姓,百姓雖能免於犯罪,但無羞恥之心。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用道德教導百姓,用禮教來統一他們的言行,百姓們就既懂得羞恥又能使人心歸服。」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老子說:「最有道德的人,從不標榜自己有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標榜自己沒有離失道德,所以他並不真正具有道德。法令愈加嚴酷,盜賊就愈多。」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太史公說:這些說得都對!法律是治理國家的工具,但不是治理好壞的本源。酷吏列傳序---孔子曰:「道...

【用戶】何孟桓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1.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其中「道」字的意義,與下列文句中的「道」相同的是:(A)君子憂「道」不憂貧(B)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C)吾「道」一以貫之(D)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98 年 - 098年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五等國文#4048答案:B22、《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句中「道」字的意義,與下列何句之「道」相同?(A)莫「道」不銷魂(B)責善,朋友之「道」(C)不足為外人「道」也(D)「道」民之道,可不慎哉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普考◆國文(無公文)- 96 年 - 96~100年 特種 司法人員 四等 [各類科] [國文]#7075答案:D《論語.為...

【用戶】e0801704

【年級】

【評論內容】老子比較注重★★★★,★★★★★★★...

【用戶】linlin鐵佐事務已上榜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孔子說:「用政令來引導百姓,用刑法來整治百姓,百姓雖能免於犯罪,但無羞恥之心。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用道德教導百姓,用禮教來統一他們的言行,百姓們就既懂得羞恥又能使人心歸服。」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老子說:「最有道德的人,從不標榜自己有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標榜自己沒有離失道德,所以他並不真正具有道德。法令愈加嚴酷,盜賊就愈多。」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太史公說:這些說得都對!法律是治理國家的工具,但不是治理好壞的本源。酷吏列傳序---孔子曰:「道...

【用戶】中華郵政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1.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其中「道」字的意義,與下列文句中的「道」相同的是:(A)君子憂「道」不憂貧(B)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C)吾「道」一以貫之(D)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98 年 - 098年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五等國文#4048答案:B22、《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句中「道」字的意義,與下列何句之「道」相同?(A)莫「道」不銷魂(B)責善,朋友之「道」(C)不足為外人「道」也(D)「道」民之道,可不慎哉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普考◆國文(無公文)- 96 年 - 96~100年 特種 司法人員 四等 [各類科] [國文]#7075答案:D《論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