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虎媽」一詞來自一位華裔美國學者的育女經驗,表達出東方父母以較嚴格的方法,督促兒女努力向學。下列何種教育或教學隱喻,與「虎媽」式的教育理念較不相同?
(A)塑造
(B)雕刻
(C)扣鐘
(D)鑄劍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23633
統計:A(418),B(182),C(3736),D(200),E(0)

用户評論

【用戶】雷恩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扣鐘是一種回饋,問的越多,答覆的越多。像是敲鐘,越大力敲,聲音越大呢。

【用戶】Yani Chou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育隱喻※教育即接生:教育的過程與產婆為產婦接生或助產無異。   1.兒童、學生具有天生的觀念或原則,教師若適時加以問問題,將這些觀念接生(引出)即可。   2. 強調由內而外的接生,引出發展。   例如:蘇格拉底的產婆法、觀念主義。※教育即塑造:教育的過程即心靈的塑造、人格的塑造、有如泥土或陶土的塑造。   1. 教育具有極大的功能,可隨心所欲塑造兒童、青少年品德或其他身心特質。   2. 漠視受教者先天與後天身心特質的差異。   例如: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教育即雕刻:教育的過程如雕刻家雕琢一塊大石頭或美玉。   1.承認青少年的身心特質是異質性質,有個別差異。   2.教育的方法應適應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才...

【用戶】木子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教育即塑造:經驗主義、行為主義心理學(教師本位)教育即雕刻:理想主義、觀念主義(教師中心本位)教育即扣鐘:(強調受教者自發性)教育即鑄劍:精粹主義(教師權威)

【用戶】王建元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教育即生長→杜威、盧梭、福祿貝爾、自然主義、實用主義教育即雕刻→理想主義、因材施教、由外而內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