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便是說明學習應重視:
(A)準備
(B)反思
(C)自動
(D)興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04071
書單:1. 孔子是儒家創始人物、自動學習、Herbart

用户評論

【用戶】Michelle W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內容指出"孔子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隨時都在指導學生「學」和「思」同時並進。他的原則是老師舉一,學生也要能夠反三,老師叩引問題的兩端,而學生就要能夠反思而執得其中"所以題幹不清, 前半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自動 後半段"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反思  教育部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副研究員林文樹

【用戶】莊銘凱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便是說明學習應重視:(A)準備(B)反思(C)自動(D)興趣。

【用戶】Ellen Li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按11F的說法,應是C

【用戶】Adu Du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不對道理先 "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時,我是不會去開導他。如果他不是已經經過"思慮",只因困在某個關鍵處,想說卻說不出來時,我是不會去啟發他...我怎麼覺得內容是在強調 "思考" ,而 "思考 "的動作是主動的,所以兩個應該都對吧!(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應該不是一個答案就能交待的過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