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2.何謂「PISA」?
(A)適性教學方案
(B)歐盟大學校長組織
(C)國際學生學力評鑑計畫
(D)提升國家競爭力計畫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16991
統計:A(339),B(40),C(6131),D(17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TASA 、 TEPS 、 SCAAT 、 NAEP 、 PISA 、 PIRLS 、 TIMSS 整理表、台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TASA)、芬蘭教育

用户評論

【用戶】Neuneu Che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主辦的全球性學生評量。PISA自2000年實施以來,各國教育改革多同時參酌PISA結果。由於PISA創新而真實的評量設計、標準化的抽樣和計分程序、和嚴謹的執行品質監控,讓評量結果的跨國和跨時間比較,普遍受到重視。我國從2006年開始參加PISA, 2009年測驗是第二次參加,其結果具有初步趨勢性資訊。

【用戶】高太陽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還有檢測問題解決!

【用戶】林宇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讀雙學,問題就解決了

【用戶】彭達瑞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除評量閱讀、數學、科學能力之外,自2018年起將增加「國際力(全球素養)」(global competence),OECD在最新PISA計畫中,將「國際力」定義為:在尊重人性尊嚴的前提下,個人擁有從多元觀點來分析全球與跨文化議題的判斷能力;能充分理解偏見如何影響對自我及他人的觀點、判斷與詮釋;能夠公開、合宜、有效率地與不同背景的夥伴溝通的能力。OECD提出「平等(equity)」、「和諧(cohesion)」、「永續(sustainability)」為國際力的三大指標,孩子是否具備理解國際新聞及分析議題的能力,將決定他面對全球化衝擊下的生活能力與職涯競爭力。OECD也建議老師可以跟孩子討論,與不同文化的朋友交流時,如何有效率又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