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主張學生會「視個人成功為能力之展現,而非努力的結果」之學習動機的學者是哪一位?
(A)班度拉(A. Bandura)
(B)卡芬頓(M. Covington)
(C)溫納(B. Weiner)
(D)尼可斯(J. Nicholls) (96教育原理與制度)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11488
統計:A(52),B(1090),C(221),D(16),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一)卡芬頓自我價值論(self-worth theory) 1.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源自於個體心中對自我價值感的維持。 當個體發現成功難追求時,會改以逃避失敗來維持自我價值。也就是說,當個體長期處於不成功的狀態下,個體會發展出因應失敗壓力的對策,例如不認為自己是努力或能力不足所以失敗,藉此認知來維護自我價值。2.視成功為能力之展現非努力的結果卡芬頓根據研究結果認為,當學生成功的時候,多半將成功歸因於自己能力上的展現,而非自己努力導致成功。3.成功難追求改以逃避失敗維持自我價值當學生覺得沒辦法成功時,就選擇以逃避的方式來維持自我價值感,例如對於沒把握的考試就乾脆不考以免破壞自己的自我價值。4.學生對能力與努力的歸因隨年級而轉移學生在學習成功方面的歸因會隨著年級而轉移,高年級學生認為努力而有好成績者,是因為其能力較低。

【用戶】pa pa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C根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下列哪一種歸因型態,容易發展出「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A)將成功歸因為能力 (B)將成功歸因為努力(C)將失敗歸因為能力 (D)將失敗歸因為努力教檢(教師檢定)◆教育原理與制度-98 年 - 教育原理與制度 (中等教檢)#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