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德雄常在課堂中帶頭起哄,影響班上的學習活動。許老師為了不讓德雄帶頭起哄,刻意指派德雄擔任風紀股長,協助管理班級秩序。德雄為了維持班級秩序,自己的問題行為也有所改善。許老師的做法,較符合下列哪一效應或原則?
(A)比馬龍效應
(B)約翰亨利效應
(C)普利馬克原則
(D)增強相對立原則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21148
統計:A(238),B(154),C(149),D(887),E(0)

用户評論

【用戶】yu81emma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一樓講錯了吧@@是個體的兩種情緒相互抑制,不是不同個體相互抑制交互抑制,這概念是行為學派的學者 Wolpe 於1962年發展出來的,簡單來說,就是『人在同一時空中,只能存有一種行為傾向』這樣看起來很抽象,可以用這例子來瞭解,如在同一個時空中,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既興奮又平靜,此時,也就表示『興奮』和『平靜』是交互抑制的,此時間地點,有興奮就沒有平靜,反之亦然。因此治療者可以透過此概念,即可利用各種方法設計獲得平靜來抑制興奮的出現。另外像是『放鬆』也可用來抑制『恐懼』、『焦慮』等等。

【用戶】今年就要考到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C)普力馬克原則(或稱老祖母的法寶):以誘因比較強的活動來引發誘因比較弱的活動出現,概念屬於行為主義。(B)約翰亨利(或稱強亨利效應):對照組不甘於被比較或作為標準參照而與實驗組較勁,降低實驗內在效度。(D)增強相對立原則:行為學派學者沃爾夫提出,簡單來說,就是『人在同一時空中,只能存有一種行為傾向』,如在一個時空中,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既興奮又平靜,此時,『興奮』和『平靜』是交互抑制的,有興奮就沒有平靜,反之亦然。因此治療者可以透過此概念,即可利用各種方法設計獲得某行為或情緒,其與希望抑制的行為或情緒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