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題組】⑵ Global Refugee Numbers Decline

【評論內容】知覺革新--知覺資訊水平--關注自我--關注教學--關注學生。

【評論主題】五、試述下列專有名詞之定義: (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題組】⑴ Masked symptoms

【評論內容】理想課程. 又稱理念課程; 設計者可以是基金會、政府或利益團體所成立的委員會,也可以是個人。 例如,多元文化課程、資優教育課程、生涯教育課程等都是

【評論主題】【題組】 ⑶何謂平均停車周轉率(Average turnover rate)?

【評論內容】標準參照測驗的結果依據有無通過標準,可分為有通過和沒有通過(二分法)而kappa係數應用於2×2表,也能用於配對的表格(3×3、4×4、5×5…),. 但只能表現一致性的百分比(有無通過的百分比)可加以比較Kendall和諧相關係數—用於評分者可對評分對象定出等第;Kappa一致性係數—用於評分者無法對評分對象定出等第,僅能將其分類。62.苗栗縣進行國語文競賽,要從參賽者當中選出最優秀的前三名,大會請來兩位裁判評分,請問對參賽者而言,兩位裁判哪一種評分者的信度指標較為重要?(A)相關 (B)符合度 (C)Kappa 係數 (D)可靠性係數。 出於:99 學年度中區聯盟 國小(一般) 教育學科試題#2302

【評論主題】每當學生有良好的表現,教師即給予讚美,此種增強方式為?(A)固定比率增強 (B)固定時間增強 (C)延宕增強 (D)連續增強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11/24 09:53):讚2人讚!

(1)連續增強:每當目標行為出現即增強

(2)間歇增強:出現幾次目標行為再增強

固定比率(Fixed Ratio,FR):達到設定的正確反應次數即增強。

變動比率(Variable Ratio,VR):達到變動的正確反應次數即增強。

固定時距(Fixed Interval,FI):達到固定時間間隔後,出現目標行為才增強。

變動時距(Variable Interval,VI):達到變動時間隔後,出現目標行為才增強。

【評論主題】35.下列何項敘述最接近泛智論課程的主張?(A)要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須以科學和技術為核心 (B)為人類的種種活動做準備的有價值的知識就是科學知識 (C)學校科目相互聯繫的中心點,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

【評論內容】批踢踢實業坊(ptt.cc) summer1204:泛智指全面或廣泛的科學智慧,要求人們學習現實生活中一切有用的智並要求所有人都能具備此知識!(教育即生活) 05/02 14:28a生活為核心b科學智慧c教材=實用(補:柯美紐斯泛智學校)

【評論主題】71. 唇顎裂通常會引起?(A)構音異常 (B)聲音異常 (C)語暢異常 (D)語言發展遲緩。

【評論內容】構音異常可以說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語言障礙,舉例:1.替代音:「鴿子」念成「ㄉㄜ ㄗ」。2.省略音:「下課」念成「ㄧㄚ ㄜ」。3.贅加音:「吃飯」念成「ㄔㄨ ㄈㄢ」。4.歪曲音:語言完全歪曲,無法辨認。

【評論主題】62. 苗栗縣進行國語文競賽,要從參賽者當中選出最優秀的前三名,大會請來兩位裁判評分,請問對參賽者而言,兩位裁判哪一種評分者的信度指標較為重要?(A)相關 (B)符合度 (C)Kappa 係數 (D)

【評論內容】Kappa一致性係數(K coefficient of agreement ; K )適用情況:二位資優鑑定委員將一群資優學生,依據診鑑工具的測量結果,將其歸屬在不同類別的資優班級中。

【評論主題】39. 韓特(Hunt)提出所謂的「適配問題」,下列何者為其內涵?(A)A學生對他們不了解的內容會跟不上是正常的 (B)B失衡程度必須要足夠大才能促進成長(C)C學生在思考衝突情境時無法引發新知識 (

【評論內容】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謝爾比•D•享特(Hunt)曾提出所謂的“匹配問題”,即既不使學生因學習內容太簡單而感到厭倦,也不使學生因學業太難而棄之不理。 他的觀點是要“適度失衡”,“失衡必須恰到好處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中,適度創造失衡的情境,有助於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樂學、“活”學。學習者最有可能學習成功的教育條件或情境,它是指學生如何學,描述學生如何學習,而非學到什麼。韓特(J.McVicker Hunt)也是另一位研究動機學習的先鋒,他與蒙特梭利的理論特別有關。 他發覺六個月大的嬰兒已經會形成一些認知模式,而且懂得如何讓這種模式再出現在自己面前,例如,他會啼哭以使母親出現在自己面前。 慢慢地,孩子們會在已知的環境...

【評論主題】「當合作或競爭都無法解決問題,而在時間緊迫下所採取的權宜之計」,係屬於何種衝突處理方式的適用時機?(A)順應 (B)退避 (C)妥協 (D)統合

【評論內容】

衝突解決

方式

適 用 情 境

不 適 用 情 境

統 合

1.當雙方關心的事情都很重要,卻又無法相互妥協,而需要整合性的解決方法時。

2.當所要的目標是為了學習時。

3.想融合各種不同觀點,獲得最佳解決時。

4.得到各方願共同合作解決的允諾時。

5.雙方關係良好,希望繼續維持時。

1.簡單的問題或任務。

2.需要立即作決定。

3.對方對於結果不關心。

忍 讓

1.自認為可能有錯。

2.問題對另外一方較重要。

3.想為未來的爭論建立社會資源,或預先鋪路。

4.處於弱勢時。

5.認為維持和諧關係是很重要的。

1.問題對自己很重要時。

2.認為自己...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 technique)的敘述何者正確?(A)目標行為(target behavior)的設定會決定行為改變的幅度 (B)問題行為(s

【評論內容】A-目標的設定,只是你所設定的(你想要的結果),並非代表你可以改變的程度(幅度),應該是類似態度等等複雜因素才能決定行為改變的幅度。例如有些人說的到,卻做不到吧~

【評論主題】18.某一教師出的三年級數學段考試題,在分數計算題目,出現了高年級才教的約分與擴分的計算,但他堅持試題的效度沒問題,因為是可測到學生的分數計算能力。請問他採用了何種效度?(A) 表面效度。(B) 內容

【評論內容】內容效度:受測的題目是否符合該特定領域內,題型必須在限定且清楚的範圍內。簡單來說,就是測量考試內容是否符合工作(學業)內容。表面效度:旨在明白受測人員是否明白該測驗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受測人員對於測驗內容感到是否合理。

【評論主題】79. 1-2 歲的兒童短暫與母親分離後重逢,表現出接近母親但臉上卻沒有表情或面露憂傷,為下列哪種依附行為? (A)安全依附 (B)逃避型依附 (C)抗拒型依附 (D)解組型依附 [北縣95國小教專]

【評論內容】30. 小青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過程當中常有不一致的行為,經常依他們心情的好壞而定,有時對她很好,有時又對她很冷漠,則小青最可能成為哪一種依附 (attachment) 類型的孩子?(A)抗拒型(resistant) (B)逃避型(avoidant)(C)錯亂型(disorganized) (D)安全型(secure)出於: 95年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國民小學-兒童發展與輔導#78答案:A

【評論主題】85.關於學生嚴重、長期鬧脾氣問題行為的處理,以下哪些選項是正確的?(1) 問題經常是多面向的,要顧及生物、心理及社會的面向(2) 導致問題發生的致因(如神經學障礙),就是處理的著手點(3) 從最深層

【評論內容】我認為答案都可從第一選項(正確選項)1問題經常是多面向的,要顧及生物、心理及社會的面向看出端倪..

【評論主題】62.志偉認為學習應採取精熟目標,請問下列何者是他的信念?(A) 成功是有改善、有進步。 (B) 成功是贏過別人。(C) 跟別人競爭,自己才能進步。 (D) 透過記憶與機械練習能記得更久。

【評論內容】精熟目標(mastery goal):發展、進步、成長、成熟、精進、學到、改 善表現目標 (performance goal):成績、排名、有能力的、贏過別人、在意別人眼光、面子

【評論主題】卡泰爾與荷恩(Cattel & Horn)認為流動智力與晶體智力最大差別是?(A)流動智力是解決抽象問題能力,晶體智力是解決具體問題能力(B)流動智力是解決抽象問題能力,晶體智力是解決訊息處理技能(C

【評論內容】最近的智力測驗理論區分出兩種不同的g,一種是「流動的g(流體智力),」是「抽象推理」的能力,「無法受到訓練和教育的影響」,包括抽象空間、推理、數列和工作結構的概念。另一種是「具體的g(晶體智力)」,是「可以被學習的知識和技巧」,包括數學知識、推理技巧、閱讀熟練度、字彙知識和很多領域的專業知識。有大量的研究支持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的區分,流體智力在一個人20歲左右達到顛峰且一直保留到70歲,晶體智力則隨著人生慢慢增加而沒有明顯衰微的點。http://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277608391.A.BE6.html

【評論主題】35. 若國小教師欲評定學生進行實驗程序的正確性,最直接的量化方法是下列哪一種方法?(A)評定量表 (B)檢核表 (C)觀察記錄 (D)紙筆測驗

【評論內容】重點在進行實驗程序的正確性而評定量表無法評量程序,也就是順序性必須透過紙筆才行

【評論主題】一、許多著名的勞資關係學者與研究組織試圖用「就業關係」(employment relations)或「勞工與就業關係」(labor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取代傳統的「工業關

【評論內容】第 6 條輔導工作應視學生身心狀況,施予下列三種層級之輔導: 一、發展性輔導:針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進行一般性之輔導。二、介入性輔導:針對適應困難或瀕臨行為偏差學生進行專業輔導與諮商。 三、矯治性輔導:針對嚴重適應困難或行為偏差學生進行諮商或轉介,並配合轉介後身心復健之輔導。 第 7 條發展性輔導內容如下:一、實施新生始業輔導,增進學生之生活適應能力。 二、協助學生瞭解高級中學之教育目標,並認清各學科之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及選課方式與原則。 三、實施各項輔導活動,增進學生解決問題之能力並建立健康之價值觀與人生觀。 四、提供相關活動與課程,輔導學生規劃生涯藍圖,增進...

【評論主題】12 閔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所指的組織主要部分,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A)作業核心(operating core) (B)策略高層(strategic apex)(C)技術結構(t

【評論內容】Mintzberg的組織結構普遍擁有的五個特性1.操作核心(operating core)2.策略的高層(strategic apex)3.中間線(middle line)4.科技結構(technostructure)5.員工支持(support staff)

【評論主題】66.下列有關「建構主義」的敘述,何者錯誤(A)能透過經驗的複製進行學習 (B)重視學習者的先備經驗(C)討論知識論的理論 (D)知識有其發展性並非一成不變

【評論內容】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是人類經驗世界活動的結果,是為適應環境而創造出來的產物(所以D.知識有其發展性並非一成不變),故認知係指認知者就所經驗到的世界加以組織,使其更具意義化,俾可以自圓其說,於是知識就成為認知主體的一種建構(林生傳, 87)。

【評論主題】15.「合作學習」是近年頗受重視的教學法,對於「合作學習」的內涵說明,何者較為 正確?(A)教師對全班進行直接教學,完全由教師來教導所有課程(B)教師依據學生的特性和能力差異,分派不同的學習任務(C)

【評論內容】to 2F合作學習與個別學習、競爭學習有別。本題選項C「教師在教材內容與教學法的選用,需考慮學生能否適應」,並不侷限於合作學習的模式選擇,更適用於個別學習的教學實施。因此,對於「合作學習」的內涵說明,選項D「教師先進行教學並交代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較為正確。

【評論主題】21、曾老師對於學生操行和德育成績的評量,著重於學生的日常表現,也參考同學彼此之間的互評結果,而不用紙筆式測驗。曾老師如此作法是將道德視為下列那一種「知識」? (A)事實(knowing that)

【評論內容】

「事實之知」(knowing that),代表各種資訊、原理(通常以各種命題的方式陳述,如「濁水溪是台灣第一長河」)。

 

「技能之知」(knowing how)代表著掌握事實的各種技能(know-how 是近年國內生態很流行的語彙,意旨有效達成目標的各種具體方法)。即使是把各種技能轉換成程序性的事實之知,通常也不能確保各種技能之獲得,還得經過不斷的嘗試錯誤或練習。

 

「規範之知」(knowingto),來自道德規範的習俗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