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五、請說明裝運嘜頭(shipping mark)的定義及其主要功能。(15 分)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營事業◆國際貿易法規及實務-107 年 - 107 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_新進職員甄試_國貿:2.

【評論內容】◎  慎思模式代表一種推理的方法,以探討課程應包括什麼的實際問題。◎  慎思使人明白手段與目的會彼此影響,而且只要我們進行慎思,我們所慎思的現實就會不斷的修正。◎  慎思是靠系統思考、回饋或調整,或神經機械學的原則(cybernetic principle)。◎  慎思的活動基本上是從問題開始,到擬定計畫,以及最終的解決問題。◎  在動態與多元的社會中,我們如何能夠慎思,以便達成正確的行動(創造適當的課程)。◎  課程的慎思必須敏於察覺參與者的社會結構,必須承認個人的政治立場,必須了解參與成員的心理歷程。參與慎思的人們將什麼知識形式與知識觀帶入歷程中?我們是根據什麼來相信他人的提案、想法與價值?他人是如何看待我們的.....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題組】(三) confirming bank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營事業◆國際貿易法規及實務-107 年 - 107 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_新進職員甄試_國貿:2.國際貿易法規及實務#97346討論

【評論內容】一. 課程目標的垂直分類:            1.傑衣斯(Zais. 1976, 305)的課程目的的三個層次:1)課程宗旨2)課程目的3)課程目標        二. 課程目標的水平分類:            1. 事實、技能、態度            2. .....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4.個體經驗過厭惡刺激的痛苦後,學到在厭惡刺激出現前即逃離現場,避免遭受打擊。這是:(A)領悟學習 (B)逃脫學習 (C)迴避學習 (D)古典制約學習。

【評論內容】

逃學習(escape):受試者做出某些反應可停止一個已經正在進行的嫌惡刺激迴避學習(avoidance):受試者做出某些反應可取消一個已經即將來臨的嫌惡刺激

 

例子:脫逃-在烈日子走到蔭涼的地方脫掉一雙難受的鞋子(正在痛中所以要逃走)迴避-看到紅燈停下來為了避免被開罰單(尚未開罰) 

【評論主題】13.高大宜音樂教育理念中,不主張?(A) 歌唱教學 (B) 使用首調唱名法(C) 使用琴聲 (D) 即興創作。

【評論內容】高大宜音樂教學法的主要理念  高大宜(zoltan kodaly 1882-1967)是一位著名作曲家、哲 學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獻給匈牙利的音樂教育。 1905年,高大宜和巴爾托克(Bela Bartok)於1905年開始赴匈 牙利各地收集民謠,由此,讓他漸漸地警覺到需要去改善歌唱的 品質、訓練優秀的音樂教師和小孩以提昇匈牙利人民的音樂水準。 1920年,他運用民謠素材創作兒童合唱曲;高大宜於1929年,決 定使音樂成為每個小孩教育的一部份。  高大宜並未寫出教學的方法,他祇是強烈地提出有關匈牙利 音樂教育的哲學理念和未來發展方向,他的主要教學理念如下:(一)音樂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發展。(二)音樂是每一個小孩與生俱來的權利,而不是某些音樂...

【評論主題】九十四學年度,國小幾年級開始實施英語教學?(A) 一二年級(B) 三四年級(C) 五年級(D) 六年級

【評論內容】90年度:國小五、六年級同步實施英語教學94年度:國小三、四年級同步實施英語教學

【評論主題】直接教學法的步驟為:1呈現新材料2陳述學習目標3提供獨自練習機會4進行學習探測5複習先備知識和技能6提供分散練習和複習機會7評量表現及提供回饋正確順序為?(A) 2514376(B) 4152367(

【評論內容】2陳述學習目標→5複習先備知識和技能→1呈現新材料→4進行學習探測→3提供獨自練習機會→7評量表現及提供回饋→6提供分散練習和複習機會

【評論主題】小米是充滿教學熱誠的年輕教師,她認為:教育就是社會改造以提高國家競爭的歷程,希望能將教育落實民族意志。她的教育哲學反應出下列何種課程觀點?(A) 行動觀(B) 締造觀(C) 忠實觀(D) 調適觀

【評論內容】Snyder,Bolin,and  Zumwalt  的研究指出,教師在進行課程實施時,反應出三種和課程理想/課程計畫/課程目標之間不同的關係。(一)忠實觀 ( fidelity perspective ) → 目標模式這類教師認為課程是計畫性,而且是居於核心地位。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計畫性的課程是由專家所規劃設計的,而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儘量忠實完整的講這種課程傳遞給學生。(二)相互調適觀 ( mutual adaption )→ 情境模式這類教師認為課程是設計者與教師之間不斷調整協商的結果,他們用自己的看法來解讀原訂的課程計劃,加入自己的意見。這類教師又可細分成兩類,一類是較實務的,他們除了實施之外,還關心課程與社會結構、意識形態、價值問題間的關係。(三)締造觀...

【評論主題】10. Taiwan, a small island with more than 23 million people living on it, has one of the highest pop

【評論內容】

1.計畫(Planning):規劃完成任務所需做的事及做事的方法。

2.組織(Organizing):建立組織的正式結構。

3.僚屬(Staffing):人事的功能。

4.指揮(Directing):決策與命令傳遞。

5.協調(COordinating):連結工作的不同部分。

6.報告(Reporting):透過紀錄、研究和調查提供資訊。

7.預算(Budgeting):財政計畫、會計和控制。

【評論主題】【題組】 ⑵消費爭議

【評論內容】

  所謂「分離焦慮」,就是指孩子離開父母或親密的照顧者時所出現的負面情緒,比如緊張不安、沮喪、悶悶不樂,或者特別黏人、愛哭、固執,希望照顧者能留在身邊。

  一般來說,寶寶的分離焦慮在6~8個月時出現,通常在1歲至1歲半時會比較嚴重,這與寶寶的表達能力增強、探索範圍擴大、分離機會增加有關。不過,隨著寶寶對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對環境和自我狀態的掌握越來越有信心,分離焦慮的狀況就會逐漸改善。

【評論主題】四、【題組】⑴請證明 x, y 方向速度分別為 u = x2 + y2, v = -2xy 之流場滿足連續方程式。(7 分)

【評論內容】不懂階段發展觀為什麼是非連續的過程??像皮亞傑和艾瑞克森的階段發展不都是屬於連續性的嗎??

【評論主題】【題組】 ⑵何謂服務流率(Service flow rate)?

【評論內容】(1)系統減敏感法:利用有系統且漸進的方式減輕焦慮。(2)交互抑制:用刺激引起焦慮反應,再利用放鬆練習減輕焦慮,重複循環使用。在"肌肉鬆弛練習"中可知道有交互抑制法

【評論主題】四、由於環保意識高漲及水土保持的重視,因此露天石礦於開發設計階段即須考慮開採結束後之礦區復整及復舊作業。請詳述礦區復整及復舊應考慮那些環境因素及包含那些作業?(20 分)

【評論內容】(1)複誦(rehearsal):複誦是一種最普遍的記憶策略,是指一再地重覆訊息,使訊息存在短期記憶中。複誦不只是保存訊息在短期記憶中,而且也是將訊息轉入長期記憶的重要歷程。即便複誦是一種缺乏效率的策略,但是在學習抽象的材料或是沒有相關的項目時,它也是一種有用的方法。常見的複誦策略有反覆複誦(rote rehearsal)與抄寫(copying)。(2)組織(organization):組織是指將訊息進行建構或再建構以利於記憶。個體找出訊息之間的關係型態,分門別類,重組訊息。常見的組織策略有意元集組(chunking)、歸納(grouping)、分層(hierarchy)、列大綱(outline)。(3)精緻化(elaboration):精緻化是加入訊息幫助學習的策略,目的在使新...

【評論主題】三、下圖為簡化的 MOS 放大電路,電路參數如標示,未標示參數之特性假設理想。(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題組】⑴畫出此一電路的等效小信號模型。

【評論內容】查了一下 艾育通關寶典P.166"社會變遷是指社會生活方式或社會關係體系的變化,不涉及價值判斷。"

【評論主題】一、寫出【題組】⑴ dBm、

【評論內容】九年一貫課程目標:1. 增進自我了解,發展個人潛能。

【評論主題】17. 下列敍述中,哪一項是課程設計「過程模式」所強調的主張?(A)訂定具體而明確的課程目標(B)評鑑的實施主要在確認學生的行為表現(C)主張實施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D)課程設計須合邏輯、合科學。

【評論內容】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Process Model)認為課程實施的結果是不能預測的,因為課程是經驗,教育就是發展。認為學生是主動學習者,教育就是要給予學生増能、賦權,發展即是要增加兒童自主的能力。故課程即在協助兒童發展自主行動、能夠選擇、決定、判斷、控制、負責的能力,要有能力對社會做批判。重點不在課程提供給學生什麼,而是在課程如何提供。課程設計不一定要事先陳述預期的學習結果,要從內容和活動設計開始,先規劃學習經驗。著重師生學習過程的經驗,而非固定的課程目標。故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改以表意目標(expressive objectives)、程序原則(principles)來指引課程設計。非是沒有目標,而是改用引領原則指引課程設計。原則可在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加以調整。課程目標與實施過程不做區別,目標反應在過程中,過程即蘊含目標。

【評論主題】4.進行教學實驗時,研究者無法隨機分派學生到實驗組或控制組,而必須以原有的班級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理。這是採用下列哪一種研究方法?(A)事後回溯研究(B)真實驗研究(C)前實驗研究(D)準實驗研究

【評論內容】準實驗研究是指在無須隨機地安排被試時,運用原始群體,在較為自然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處理的研究方法。本來是心理學研究中採用的一種研究方法,近年來已被國外教育界引入到教育研究中,為了能在教育技術領域運用這種方法,這裡特對準實驗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進行闡述。真實驗研究(true-experiment research)是能夠完全作隨機分派力求等組的實驗事後回溯研究是指事實發生過後從事探討與此一事實有  關的先在因素的一種研究。

【評論主題】百分位數分數,屬於哪一種測量量尺?(A)等距量尺(intervalscale)  (B)類別量尺(nominalscale)  (C)順序量尺(ordinalscale)  (D)等比量尺(ratio

【評論內容】

²  等距量尺/區間量尺(intervalscale)

1.  等距尺度是一組具有連續性、單位又相等的數值。

2.  如果應用等距尺度來測量變項,乃是依其特徵或屬性之不同賦予不同的數值。

       使這些數值不僅顯示大小順序,而且數值之間具有相等的距離。

3.  例如:溫度(攝氏、華氏)、年度(民國、西元)。

²  類別量尺/名目量尺(nominalscale)

1.  主要功用是在區分類別,給每一個類別適當名稱,藉以辨識。

2.  例如:組別、性別、科系、職業、宗教信仰。

²  順序量尺(ordinal scale)

1.  將事物依其特徵或屬性的大小、或多少的程度,排成順序或等級。

2.  例如:名次、百分等級、...

【評論主題】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諺語中可出教育是何種概念?(A)求真的概念(B)求善的概念(C)求美的概念(D)工作~成效的概念

【評論內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評論主題】教師在教學或輔導的過程中對學生所抱持的特定期望,常常會對學生的自我期望及行為產生影響,進而導致學生實現教師對學生的期望。這是什麼現象? (A)比馬龍效應(B)霍桑效應(C)閃光燈效應(D)萊斯拖夫效應

【評論內容】萊斯托夫效應是指在一系列類似或具有同質性的學習項目中,最具有獨特性的項目最易獲得保持和被記憶住。簡單地說,就是特殊事物才易被人牢記。

【評論主題】布魯納的「螺旋式課程」組織型態,符合下列哪兩種課程組織的歸準?(A)繼續性和順序性(B)統整性和銜接性(C)順序性和統整性(D)繼續性和銜接性

【評論內容】螺旋式課程即是以與兒童思維方式相符合的方式,及早將學科基本結構安排在課程中心位置,隨年級、程度提昇,不斷將學科基本結構加深、加廣,猶如螺旋般上升。

【評論主題】16.下列的各項教學設計:a.探究教學、b.精熟學習、c.凱勒計畫、d.發現教學,哪些符合「適性教學」的主要精神?(A)ab(B)bc(C)ac(D)cd。

【評論內容】

a.探究教學教導學生參與之過程,經過思考並學習

b.精熟學習

Bloom和Carroll提出,是一種提供成功學習的「教」和「學」的方法。透過小步驟的教學、足夠的練習機會、充裕的學習時間及補救教學,讓學生精熟每一個學習步驟。c.凱勒計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勒(Fred S. Keller)在一九六零年代提出個人化教學系統即所謂的凱勒計畫(Keller Plan),是屬於個別化教學理論之一。凱勒計畫可以說是受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史金納(B.F. Skinner)的增強理論和編序教學理論的影響,試圖應用這些理論來改進當時教學的缺失。

主要包括下列六項特徵也是其優點:

(1)熟練標準

(2)學生自我控速

(3)單元考試和成績評量

(4)立即回饋

(5)...

【評論主題】15.下列哪一種學習理論特別強調知識是由具有認知能力的個體所主動形成的,而非被動的接受,認知的功能是用來組織其所經歷的事物或經驗;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是協助者,而學生是學習主體?(A)經驗主義(B)行為

【評論內容】建構主義源自教育學,作為學習理論是為改進教學而提出的理論,主要的目的在於瞭解發展過程中的各式活動如何引發孩童的自主學習,以及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當如何適當的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評論主題】49.包括課程資源的選擇、設計與發展,資源則涵蓋材料、設備、程序、方法、人員、環境等(A)背景評鑑(B)輸入評鑑(C)過程評鑑(D)成果評鑑

【評論內容】

背景評鑑(context evaluation)

背景評鑑的基本取向在於確認某研究對象的長處及缺點,並提供改進的方向;同時也用在審查各種現有目標及重點是否符合所欲服務對象的需求。背景評鑑的方法包括對研究對象作各種測量,並加以分析,而其目的即在審視所欲評鑑者的地位與環境。

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

輸入評鑑的主要取向在於為一項變革方案指示行動方針,其方式是尋求各種可能的途徑,並嚴加考察。輸入評鑑的全部用意即在幫助委託人在其需求及環境的前提下,考慮各種可能的方案策略,並發展一種適用的計畫。其主要目的,即在審度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是否能夠配合。

過程評鑑(process evaluation)

過程評鑑基本上是對一個實施中的計畫作連續...

【評論主題】57.將人性分成「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之「性三品論」的中國古代學者是誰?(A)孔子 (B)楊雄 (C)莊子 (D)董仲舒

【評論內容】性三品說:董仲舒 韓愈1.教育可以幫助鐘等資質的人往更良善的方向發展

【評論主題】94. 國民小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若因教學不力、不能勝任工作之理由欲解聘一位教師時,依教師法應有多少比例之教師評審委員出席及決議?(A)1/2以上之出席和出席者2/3以上之決議 (B)2/3以上之出席和出

【評論內容】

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出席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上決議

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決議

比較一下!

【評論主題】1. 某研究者欲探討「某種教學法」與「學生學習成就」的因果關係,設計了一個教學實驗。就實驗有效性而言,他最應該重視這個研究的 (A)表面效度 (B)外在效度 (C)內容效度(D)內在效度。

【評論內容】內容效度指測驗題目對有關內容或行為範圍取樣的適當性。成就測驗和熟練測驗特別註重這種效度。例如,在成就測驗中,測驗題目是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適當抽出的,內容效度就是判斷測驗題目(內容)是否符合它欲測的目標。由於這種衡量效度的方法必須針對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以系統的邏輯方法詳細分析題目的性能,故又稱課程效度或邏輯效度。

【評論主題】56.下列哪個測驗應屬標準參照測驗的方式? (A)汽車駕駛路考 (B)職業興趣測驗 (C)普通智力測驗 (D)學習態度測驗

【評論內容】標準參照測驗:有標準、門檻的,不需與他人比較的測驗。              ex:醫師執照、會計師、建築師、律師等證照考試,或是汽車駕駛執照考試

【評論主題】44.以下何者不是開放教育的特徵?(A)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 (B)診斷式成績評量 (C)能力編班方式 (D)協同教學。

【評論內容】開放教育(張春興教育心理學):1.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

【評論主題】12.雙向細目表主要的作用在於提高試題的: (A)表面效度 (B)效標效度 (C)內容效度 (D)同時效度 。

【評論內容】雙向細目表:為一測驗的架構藍圖。描述了一份測驗中所應該包含的內容,以及所評量到的能力,同時也是命題的依據。以教學目標(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和學習內容為兩個軸,分別說明各項評量目標。其用途在於幫助命題者釐清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的關係,以確保測驗能反映教材的內容,並能夠真正評量到預期的學習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