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在諮商過程中當事人透露 有自殺 的意圖, 下列 何種處理方式最 為合適?(A) 與當事人談論他對自殺的感覺和想法 與當事人談論他對自殺的感覺和想法 。(B) 不露痕跡地 評估當事人實際採取自殺行動的可

【評論內容】跟個案談自殺應該要大方地談,讓個案知道這是正常、而且可以談的B選項的「不著痕跡」,感覺有點像是在隱藏些什麼,個案可能也會發現輔導老師的奇怪,因而更不敢說出來

【評論主題】28 小明期中考成績不佳,母親說: 「你讀得那麼辛苦,還是考不好。現在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比例有 78%,你再不加油,最後只能當啃老族」 。這時,阿公說: 「小明,我們家還有一塊地,狗狗等 你帶牠出

【評論內容】

真心覺得...好題目就是知道核心概念後就能選出正解(內容效度)讓人匪夷所思的題目 就是就算知道核心概念 還是選不出正解諮商心理師考試有些(少數)讓人匪夷所思的題目...看了詳解還是不知道到底為何

【評論主題】32 關於女性主義治療的技術及策略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女性主義治療者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工作,此乃性別角色介入與分析的技術 (B)女性主義治療者以「預期性同理心」(anticipatory emp

【評論內容】

我的想法是 「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工作」是「權力分析與介入」的概念我覺得錯誤的地方是,涉及諮商關係的是「地位、平等、權力」等似乎跟究竟是「性別分析」還是「性別介入」沒有什麼關聯不同的想法 不保證無誤

【評論主題】20 關於投射測驗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羅夏克墨漬測驗是請個案用墨漬作畫以窺見其內在想法與感受 (B)投射測驗比其他人格測驗更容易建立良好效度,其用途遠超過心理治療的領域 (C)主題統覺測驗包含

【評論內容】

補充D畫人測驗有分成測量認知&測量人格樓上講的應該是認知類的畫人測驗至於測量人格的部分,心理分析應該是將圖作視為自體(self)的投射(自我的心理表徵)而不是反映重要他人(客體的心理表徵)

【評論主題】9 關於自我意識情緒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自我意識情緒的能力包含兒童能自我情緒調節、控制與管理 (B)罪惡感是種自我意識情緒,出現在意識到傷害他人,意圖改正並彌補時 (C)當兒童出現嫉妒情緒時,

【評論內容】補充A自我意識情緒與自我評價有清楚連結,是「自我感」發展而生的進階情緒而情緒自我調節則仰賴認知的能力,包含注意力轉移、抑制思維等兩者應是不同的領域

【評論主題】讚美是下列那一個諮商學派所強調的諮商技術?(A)認知行為諮商學派(B)阿德勒治療學派(C)存在主義治療學派(D)完形治療學派

【評論內容】可能是因為Adler有強調鼓勵跟讚美的不同吧??且選項也沒有SFBT 只好選阿德勒

【評論主題】與非自願及強制來談學生進行輔導的原則為何?請選出下列最為正確的答案。(A) 輔導老師要成為學生的同盟(B) 將困難情境轉為奇蹟目標(C) 協助個案從「消費者」成為「來訪者」(D) 持續努力在正向經驗就

【評論內容】他的A選項感覺很像 輔導老師要站在學生那邊(選擇學生立場)的感覺 覺得不容易想到是要跟學生建立同盟關係=.=

【評論主題】28 團體評估可從不同向度來進行,下列敘述何者最不適當?(A)根據成員的自陳報告 (B)根據領導者的自我評估(C)根據團體成員間的差異來評估 (D)根據成員的結果展現來評估

【評論內容】

團體評估可分為過程評估(e.g.成員互動、凝聚力)、結果評估(e.g.目標達成、成效)

【評論主題】10 根據策略選擇理論(strategy choice model),影響小朋友表現的兩個主要因素為何?(A)策略強度(strategic strength)與信心標準(confidence crit

【評論內容】兒童選擇策略的指標:正確性&速度正確性=連結強度速度=信心水準

【評論主題】4 下列能力測驗的衍生分數,何者最接近標準九為 5?(A)離差智商 94 (B) Z 分數 1.0 (C) T 分數 41 (D) PR66

【評論內容】

如果用推估(而非精準的判斷),標準5的PR約50(40至60)

(A)標準差正負1之間面積為34.13,僅扣掉6的話(100-94),表示PR值大約落在4X左右(靠近50)

(B) Z=1,PR約84

(C)T=41,Z=-0.9。由於Z=1所佔面積為34.13%,所以Z=-1,PR約為16

(D)PR66

【評論主題】讚美是下列那一個諮商學派所強調的諮商技術?(A)認知行為諮商學派(B)阿德勒治療學派(C)存在主義治療學派(D)完形治療學派

【評論內容】可能是因為Adler有強調鼓勵跟讚美的不同吧??且選項也沒有SFBT 只好選阿德勒

【評論主題】與非自願及強制來談學生進行輔導的原則為何?請選出下列最為正確的答案。(A) 輔導老師要成為學生的同盟(B) 將困難情境轉為奇蹟目標(C) 協助個案從「消費者」成為「來訪者」(D) 持續努力在正向經驗就

【評論內容】他的A選項感覺很像 輔導老師要站在學生那邊(選擇學生立場)的感覺 覺得不容易想到是要跟學生建立同盟關係=.=

【評論主題】47. 以下有關依附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A)不能運用在家族治療中(B)伴侶間的相處方式反應他們早期依附關係的發展史(C)具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兒在面對壓力威脅時不會靠近父母(D)是從研究愛情親密關係發展

【評論內容】(C)安全依附的嬰兒會將父母視為安全堡壘,也又是安全感的來源,所以遇到壓力的時候會希望靠近父母尋求安全感如果不理父母的較有可能是逃避型依附

【評論主題】32. 「餓得話每日熬一鷹」有助於背誦八國聯軍的國家,此一方法沒有用到以下何項方法?(A)精緻化(elaboration) (B)聽覺聯繫(acoustic link)(C)心像聯繫(imagery

【評論內容】一般來說應該是選諧音法或關鍵字法但這題選項沒有此兩項,且題幹是問「沒有」用到的一般化在諮商中是指將個案的狀況或行為正常化,即一般人在情境下也都會有此行為,跟諧音法最無關係

【評論主題】38. 問卷調查的對象可用抽樣取得,而「就男生與女生抽取一定比率的人數」屬於何種抽樣法?(A)簡單隨機抽樣 (B)分層隨機抽樣(C)叢集抽樣 (D)系統抽樣

【評論內容】1.分層:有時為了研究目的,必須要抽取特定變項的資料(例如男女),但隨機抽樣不一定會能夠剛好抽到想要的比率(有可能男生抽到15人但女生只抽到5人→3:1),因此就將「男女分開」,分別進行隨機抽樣,這樣可以確保有抽到男生也有抽到女生(例如從男生中隨機抽出男生10人,女生中隨機抽出女生10人→1:1)2.叢集:如果要從母群中隨機抽出在進行調查,在實務上會有困難。例如一間學校隨機抽出(會有跨年級跟跨班級的情形發生),將造成教師及學校困擾(例如就有學生沒上到課),所以相應的方法就是整個班都借給研究進行調查,這樣課務上也比較好安排調課(隨機的部份就是指隨機抽出一個班級)

【評論主題】38.關於團體成員的篩選,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 與潛在成員個別晤談是最好的篩選方式 (B) 領導者有責任將不適合參加團體者剔除(C) 非自願成員參加團體是義務,不涉及篩選問題 (D) 領導者應樂

【評論內容】(C)篩選團體成員其中一項原因為保護其他團體成員,若某非自原成員具強烈攻擊性,可能導致其他成員受傷害,則領導者有義務篩選之

【評論主題】45.根據美國心理協會(APA)及美國人事與輔導協會(APGA)的標準,下列哪項敘述是符合諮商工作者的道德律?(A)若輔導員無法提供當事人專業性協助時,則應尋求其他專業人的協同、合作,以便迅速展開諮商

【評論內容】(A)無法提供協助應該要轉介,而不是諮詢後「展開諮商關係」(B)有緊急危險狀況,若輔導教師不知如何處理,應與專業人員討論(D)雙重關係應避免

【評論主題】50.關於 Piaget 與 Vygotsky 的認知理論比較,以下哪一項不正確?(A)Piaget 主張學習先於發展,Vygotsky 主張發展先於學習(B)Piaget 認為生理成熟因素重於其他因

【評論內容】C正確Piaget認為認知發展是不連續現象,故又稱階段論(感覺動作、前運思...)

【評論主題】4.下列各項諮商心理師的敘述,何者的內容和其意圖使用的技巧是一致的?(A)具體化技巧—>諮商心理師:「從你這幾次的談話,我注意到你越來越能勇敢地向父母表達你的想法。」(B)解釋技巧—>諮商

【評論內容】將焦點拉到個案及心理師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心理師猜測個案也可能會痛恨自己(治療關係是個案真實人際關係的縮影),因而提出詢問簡單說,個案會這樣痛恨別人背叛自己,也會痛恨心理師背叛自己,其內在運作模式在治療關係中浮現,並透過立即性提出討論

【評論主題】33.下列何者不是量化的形式?(A)因素效度(B)效標關聯效度(C)内容效度(D)預測效度

【評論內容】雙向細目表是依照教學目標及考題所交叉繪成的表格因為需要學科專家審查「考題概念是否符合教學目標」所以這部分稱為專家效度因此內容效度主要是依據教學目標所編製而成的題目及審題,這些過程都是質性(文字)的

【評論主題】在諮商過程中當事人透露 有自殺 的意圖, 下列 何種處理方式最 為合適?(A) 與當事人談論他對自殺的感覺和想法 與當事人談論他對自殺的感覺和想法 。(B) 不露痕跡地 評估當事人實際採取自殺行動的可

【評論內容】跟個案談自殺應該要大方地談,讓個案知道這是正常、而且可以談的B選項的「不著痕跡」,感覺有點像是在隱藏些什麼,個案可能也會發現輔導老師的奇怪,因而更不敢說出來

【評論主題】讚美是下列那一個諮商學派所強調的諮商技術?(A)認知行為諮商學派(B)阿德勒治療學派(C)存在主義治療學派(D)完形治療學派

【評論內容】可能是因為Adler有強調鼓勵跟讚美的不同吧??且選項也沒有SFBT 只好選阿德勒

【評論主題】與非自願及強制來談學生進行輔導的原則為何?請選出下列最為正確的答案。(A) 輔導老師要成為學生的同盟(B) 將困難情境轉為奇蹟目標(C) 協助個案從「消費者」成為「來訪者」(D) 持續努力在正向經驗就

【評論內容】他的A選項感覺很像 輔導老師要站在學生那邊(選擇學生立場)的感覺 覺得不容易想到是要跟學生建立同盟關係=.=

【評論主題】25.下列敘述,何者為真?(A)精神分析認為性衝突與性別角色認同的問題是出現在一到三歲的性器期(B)當代行為治療者認為個體過去的行為要比其內在的思考更要受到重視(C)阿德勒學派基本上是一種認知取向的治

【評論內容】阿德勒雖歸類於新精神分析學派,但也是認知行為取向及家族治療取向的「先驅」,所以其在心理治療地位才會如此重要(Ellis及Beck均受到Adler學說影響)

【評論主題】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效度考驗方法可以包括:(A) 分析基本學力測驗成績與其在校成績的相關 (B) 建立基本學力測驗題項的雙向細目標 (C) 分析兩次基本學力測驗分數的相關 (D) 分析基本學力測驗分數與

【評論內容】請問為何不是(B)的內容效度因為(D)選項會有點問題,例如某生基測PR99進入建中,但建中段考困難,導致在校成績不佳;反之另一學生PR70進入學校,但段考也許較為容易,在校成績佳。這樣有預測效度嗎...另外基測的目標應為國中三年總結性評量,為何與預測效度有關連?

【評論主題】三、填充題(20 分,共 10 格,每格 2 分)1.在 92 年至 96 年的五年管制週期內,假設輻射工作人員張大年接受之有效等效劑量,於 92 年為 45 毫西弗、93 年為 8 毫西弗、94 年

【評論內容】在諮商倫理的研究中發現 諮商員不可能保持價值中立,也發現價值中立是沒有必要,諮商員可以有自己的價值觀,如同案主保有自己價值觀,但重點是不要強加個人價值觀於案主身上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Freud 和Alder 的治療學派比較,何者為非?甲.Freud 是社會決定論,Alder 則是生物決定論。乙.Freud 學派治療師的角色比Alder 學派更直接及主動。丙.Freud 重

【評論內容】佛洛伊德學派的治療師傾向空白螢幕讓個案投射及移情阿德勒學派則重視治療關係,因而會比較主動參與

【評論主題】學校中實施戒煙輔導時,常是要求學生閱讀抽煙有害健康的相關文章和資料,藉由這些措施,希望導致下列何種效應?(A)知行合一 (B)認知失調 (C)相互抑制 (D)制約學習

【評論內容】看到吸菸有害身體(認知)與學生吸菸行為不一致,因而產生認知失調,為了維持心理平衡,需要改變認知或行為其一,或是合理化以降低焦慮學校進行此方案目的是增加學生改變行為的動機

【評論主題】依據認知治療理論,一個人若認定「自我是脆弱的、世界是危險的、未來是不可控制的」,他將會出現何種症狀? (A)憂鬱症 (B)焦慮症 (C)躁鬱症 (D)精神分裂症。

【評論內容】這題答案應是焦慮症沒錯吧@@焦慮症認為自我是脆弱的、世界是危險的、未來是不可控制的憂鬱症認為自我是失敗的、世界是令人挫折、未來是沒有希望的關鍵字是「自我是脆弱的」95年桃園教甄4. 依據認知治療學派的觀點,患有焦慮症狀者的主要認知特徵是:(A)負面的環境 (B)無望的未來(C)可怕的人際環境 (D)脆弱的自我答案為D線上測驗: /exam-95+%E5%B9%B4%E8%BC%94%E5%B0%8E%E5%B0%88%E6%A5%AD95%E6%A1%83%E5%9C%92%E7%B8%A3%E5%9C%8B%E4%B8%AD%E6%95%99%E7%94%84%E8%A9%A6%E9%A1%8C1265-1265.htm#ixzz46MTnsKDg

【評論主題】33.根據研究,當輔導者對個案表現出真誠、同理和接納時,有些個案會表現出下列其中之一的負面行為反應,請指出來。(A)抗拒 (B)情感轉移 (C)替代行為 (D)轉向反應

【評論內容】負移情跟反移情應該是翻譯的關係正向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ex病人愛上醫生負向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ex病人無緣無故痛恨醫生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ex醫生愛上或恨病人